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作為黨員干部,在開展調查研究不能僅憑“熱血”,必須要掌握科學方法,這樣調查研究才能真正取得實效,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發展。
站位高——準確把握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調研研究不僅要使用演繹推理剖析該事物或現象的特殊性,而且也要把該事物或現象合理放置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中,并歸納推理出該事物或現象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這里面既有事物或現象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有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和國務院工作要求的主觀解讀。比如,開展農業調研一定要站位在黨中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上,否則研究的方向是雖未脫離發展,但卻容易出現與國家大政方針偏離,造成調研報告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入口小——有效突出核心內容和關鍵問題。與其大而全,大而空,面面俱到,泛泛而談,不如選準一個小角度,窄扣子,寫深寫透,有一滴水見太陽的效果。在調研分析數據時,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抓住異常數據不放,從小入口進行分析,突出核心內容和關鍵問題,切忌大而化之,適當舍棄部分非主要數據,轉而用語言加以概括說明,突出主旨,確保關鍵問題得到充分論述,準確服務領導決策需求。
立意新——突出新形勢、新問題、新經驗。重點話題會被許多撰寫者大量寫和反復寫,如果僅用舊材料堆砌,那么撰寫出的調研報告會毫無新意,且十分容易忽視當下經濟社會運行特點,造成決策的不準確。在撰寫調研報告時,一定要抓住宏觀經濟運行新特點、新趨勢,形成重點部分,并將更多筆墨放在新問題上,對于變化較小部分客觀陳述,寥寥數語即可,切忌平均用力或平推平擁。同時。從事調查研究時,不要忽視老典型、老話題,推陳出新,體現新意境,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提煉新經驗,方為上上之選。
特點亮——鮮明展現出報告內容的獨占性。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寫調研報告也一樣,要注意抓住特色部分、抓住要害寫,重點轟炸,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重點部分要舍得多下點筆墨,給人以生動、深刻的印象。比如,四煤城推進煤炭去產能的辦法大同小異,但七臺河許多煤炭企業出現“壓爐”這種奇怪現象,后經調查了解到,黑龍江煤焦化企業主要集中在七臺河,其他三煤城沒有較大規模的煤焦化企業,這種客觀現實決定了七臺河推進煤炭去產能產生的效果肯定不同于其他三煤城,而“壓爐”的背后則是體現煤焦化企業原料煤不足,是選擇按部就班匯報,還是真實反映焦化企業訴求和困難,是調研報告展現特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