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下這兩年讀過的一些書:
《金瓶梅》 蘭陵笑笑生
中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說,《紅樓夢》受其影響很深,借鑒其中不少內容。可惜因為有露骨的情色內容(其實不多),被列為禁書。書序中寫的很好,分享給大家,警人而竟警己: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
PS: 《金瓶梅》有很多版本,我看的的崇禎本。
《Steve Jobs》沃爾特·艾薩克森
《曾國藩》唐浩明
這兩年看了一些人物傳記,比較推薦這兩本。為什么要讀人物傳記呢?古人已經告訴我們了: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人生海海》 麥家
這兩年讀的小說中,除《金瓶梅》外,數這本最好,比較對我的胃口吧。
《貧窮的本質》阿比吉特·班納吉 / 埃斯特·迪弗洛
經濟學著作。想要真正消除貧窮,除了要讓政府干活以外,窮人想要變富,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不過,社會的重重枷鎖,早就壓的窮人沒有時間思考這些,甚至到了沒有想過要思考這些。社會的穩定,某種程度上要依賴于“對窮人的壓迫”。如果人人都嘗試去創業,去走變富有的路,那社會的“螺絲釘”就會少很多,社會也就不那么安定了。
《1984》喬治·奧威爾
長篇反烏托邦政治小說,個人不是很喜歡,但值得一讀。
《麥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一個少年的內心獨白。可能20歲左右讀這本書,會有很大的共鳴。過了年紀了,也可能是文化差異,并沒有多少的感同身受。但其獨創一格的文風,還是值得一讀的。(感覺上學的時候讀過,但記得一點也不真切了)
《萬壽寺》王小波
王小波是我比較喜歡的作家,啥都敢說,很啰嗦,但很有趣。
《解憂雜貨鋪》東野奎吾
《白夜行》東野奎吾
《彷徨之刃》東野奎吾
我不太愛看推理偵探類的小說,費腦子。但東野奎吾的,確實有意思,值得一看。
《優秀的綿羊》威廉·德雷謝維奇
探討教育的書,非常有意思。大學教育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是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還是成為一個被主流價值觀所認可的溫順的綿羊?大學生都在拼命的努力,為了畢業證書,為了將來更好的工作,更多的收入?是否想過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標。大學教授了知識,但更應該教授的是,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尋求真實的自我,等。作者在呼吁我們,不要被主流價值觀所捆綁,不要成為優秀的綿羊,而要成為優秀的自己。
《愛的五種語言》蓋瑞·查普曼
建議已婚夫婦及未婚情侶都看看這本書,更好的了解你的伴侶,讓親密關系更加融洽。愛的五種語言如下:肯定的言辭;精心的時刻;有意義的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觸碰。每個人都會“吃”其中的一兩種語言,了解你的伴侶,“喂”ta需要的語言吧。
《文城》余華
《許三觀賣血記》余華
余華的文字非常簡單直白,故事也基本樸實無修。但往往感人的,就是這般看似見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