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題:理性安迪的感性思考
前幾天看了歡樂頌2,其中一個場景(第18集的第33分鐘)很是抓住了我。臨近五一假期,大家都高高興興地準備享受假期。邱瑩瑩本來約好了跟男朋友開車回家,卻因為的意外的變故分手了。邱瑩瑩很想挽回這段感情,但安迪深知這個可能性極低。在安迪送邱瑩瑩去機場的這段時間里發生了以下這段對話:
安迪:放假回家了,打算去哪玩啊?
邱瑩瑩:累,在家待著
安迪愣了下,鼓起歡愉的笑容:在家待著也好,家里一定會給你做很多很多好吃的
邱瑩瑩:吃什么都一樣
安迪看了看邱瑩瑩,重新尋找話題:鹽城遠嗎?要飛多久
邱瑩瑩:近,一個小時
安迪輕輕嘆了口氣,陷入思考
正如旁白所說:安迪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理智到心硬的人,但是邱瑩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喚醒了她的母性。要是原來,她一定不肯說這種謊,哪怕是善意的謊言。但是現在,在歡樂頌二十二樓待久了,安迪卻覺得如果能讓這個小姑娘安安穩穩地過一個節,她愿意講這樣一個善意的謊言。
我禁不住也問問自己:我要不要講這種善意的謊言呢?
我們的社會是拒絕謊言的。我們痛恨感情中的騙子,我們痛恨出爾反爾的合作伙伴,我們痛恨在法庭上作偽證的人。同時,我清楚地知道善意的發心,不一定帶來善意的結果。我們經常好心做壞事。我們最厭煩父母說的一句話是:這都是為你好。出于善意,我們可以劫富濟貧,但最終可能導致社會財富的整體下滑。善意的發心與善意的結果沒有必然的聯系,而且往往是相反的聯系。善意的謊言始終是謊言,所以,我們到底要不要講善意的謊言呢?
故事:一點道德,一點良知,再加上幾許無奈
為了講這個話題,也為了解決心中,也還有安迪心中的矛盾,我看了這部電影:《善意的謊言》。沿用片尾的總結:一點道德,一點良知,再加上幾許無奈,構成了這個悲哀和感人的故事。
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期間,在波蘭的猶太平民被德軍控制。德國人筑起了高墻,墻內是奴役的生活,墻外是通往集中營的死亡的列車。生活在封鎖區里的猶太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許多人頂不住壓力選擇上吊自殺。自殺是每天都發生的事情,直到人們從雅各布(故事主人公)口中聽到了久違的聲音:蘇軍對德軍發起了進攻,戰事朝著德國失敗,人們解放的方向發展。
誰說這是善意的謊言,這是人們渴望聽到的聲音。
一個偶然的機會,雅各布從德國軍官收音機中聽到只言片語戰事的消息,最終被封鎖區中渴望聽到解放消息的人們添油加醋,愈發成真。雅各布擁有一臺收音機并且聽到戰事走向勝利的消息不脛而走。當你渴望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所有風吹草動都將成為此事發生的理由。人們需要的不是謊言,人們需要的是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雅各布萬分無奈,他沒有收音機,他沒有任何戰事消息的來源,但他又知道這個謊言對于這些猶太人同胞們萬分寶貴。因為這個謊言,經常跟他吵架的理發師不再上吊了;因為這個謊言,年輕的拳手大膽地向女友的父親求親,重新燃起生活的斗志。無疑,這個謊言是不真實的,但是這個謊言拯救了許多人。這個謊言對封鎖區中的猶太人如此的重要,以致于他們相信他說的都是真的,他們大腦屏蔽所有關于這是謊言的事實或者觀點,主動為雅各布自相矛盾的謊言圓謊。
雅各布并不想講善意的謊言,可是他現在說什么都沒用了。每天人們追問他聽到的最新消息,最后他不得不編造蹩腳的謊言。他也無可奈何地被票選為抵抗組織的頭兒。他實際上已成了向世人傳遞福音的耶穌。醫學教授開解他說,唯一能給她的藥是你的好消息,這就是你最奇妙的藥。
宗教是善意的謊言
我們知道上帝是不存在的,圣經里的故事是虛構的。耶穌是唯一能與上帝對話的人,只有耶穌才能了解來自上帝的消息。所以人們堅信耶穌的話,堅信耶穌的故事。
人們相信雅各布擁有了了解世界真相的收音機,雅各布因此成為了封鎖區里的耶穌,向受苦受難的猶太人傳遞他杜撰的給人帶來正能量的故事,或者說善意的謊言。最后猶太人有收音機這件事被泄露,“始作俑者”的雅各布扛起了責任。他被德軍嚴刑拷打,押送上高臺,德軍命令他聲明他說的收音機的事是謊言。雅各布看了看周圍的世界,笑著一句話也沒說。最后,德國軍官成就了雅各布,將他一槍斃命。就像被釘在十字架上,雅各布成了名副其實的耶穌。
雅各布幫助封鎖區中的難民度過了痛苦的日子。最后,在列車開往集中營的路上被美軍攔截,這些猶太人們獲救。他們想起了雅各布蹩腳的謊言,美國芝加哥的樂隊真的跟隨坦克迎接勝利。我想雅各布的同胞們誰不會感激這位說了善意的謊言的耶穌。
結語:要不要講善意的謊言?
謊言到底重不重要,謊言是否欺騙了你到底重不重要?我的答案是謊言有用則重要。如果說一個謊言能給人以希望,哪怕是虛假的希望,從而燃起生活的斗志,最終落實到積極的行動當中,為什么不呢?
毫無疑問,謊言總有被捅破的一天,但這不能泯滅善意的謊言給你帶來的積極作用。
你的老師為了鼓勵你進步,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你在某方面很有才能。你或許并沒有這個才能,但你會因為這個善意的謊言,努力學習,并且培養起了興趣。最后這個謊言是否是真實的已經不重要,因為現在的你已經把謊言變成了真實。
小龍女和黃蓉跟楊過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這個謊言讓楊過等了十六年。當然這個謊言最終沒有讓楊過改變主意,他最終還是跳了下去。但如果一個謊言能讓你的親人朋友多活十六年,你是否愿意說呢?誰能知道十六年能發生什么?你只有熬過這段痛苦的日子,你才有資格迎接變化的到來。
假設你的配偶因為車禍不幸離去,而你的孩子還小或者你的孩子明天就要高考,你不會告訴他事情的真相,這個善意的謊言你可能要說上一段時間。等到你的孩子適合了解真相,具備接受真相的條件下說出來。善意的謊言給予我們緩沖的時間,在一個更好的時機接受現實。這是善意的謊言帶來的另一個作用。
所以,我們為什么要講善意的謊言?因為有的時候真相能摧毀人,而善意的謊言能拯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