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起床收到一條微信,一朋友發的,“星啊,你公眾號寫的都是些什么鬼???看起來感覺好無聊啊。”
我自知內容平平,文采不好,很自然地回復了他,“我就是瞎寫一些,當作練手。”
他卻不這么想,“做公眾號不就應該做出名堂嗎?怎么可以瞎寫???我看了好幾個公眾號,注冊時間和你差不多的,人家也是大二大三,寫得真實、走心,閱讀量成千上萬啊?!?/p>
我以為他在忽悠我,“你推薦我關注看看?!?/p>
02
好家伙,一下子推薦了五六個給我。我看了看,注冊時間確實跟我的差不多,最早的一個是在15年12月,最晚的是在今年6月,閱讀量最多的是10萬+,最少的也是2000+。
都是些大神啊,我看了看個人簡介,有幾個并不是文科生,申請公眾號之初也只是隨便寫寫,堅持原創,堅持走心,一來二去卻也吸引了不少粉絲。
我認真地閱讀著他們的文章,確實沒有使用多華麗的詞藻,也沒有使用太豐富的修辭,更多的是從內心出發,理清邏輯,說清楚故事,表達好想法。
03
有一個公號小編的經歷著實讓我受益匪淺。高考那年,成績向來不錯的她一不小心考了個三本,她一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上著不喜歡的學校,讀著不喜歡的專業,對前途不抱有任何希望,每天頹靡不堪。卻也是因為頹靡愛上了看書,說是從書中找到了一點方向,她突然想做一名作家??筛咧谐煽儾诲e的她偏偏語文不咋樣,她的作家夢看起來有些可望不可及。
她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理科生,自知對寫作一竅不通,但書上說,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那就堅持做10000個小時。所以她開始每天堅持寫作,并記下每天練習寫作所花費的時間,起初她寫500字也覺得難于上青天,但哪怕絞盡腦汁她也要寫到1000字才肯罷休。她每天的生活就是看書、寫作,看書、寫作,漸漸的,1000字于她而言就是順手拈來的事了。
可能堅持了兩個月,她注冊了公眾號,推送的好幾篇文章收獲了不錯的閱讀量。她每天的生活依然是看書、寫作,又過了兩個月,她的文章被人民日報轉載,這突然到來的驚喜讓她對寫作更加充滿激情。
對于寫作這件事,她離10000個小時還很遠很遠,但她的作家夢卻是變得越來越近。在她看來,10000小時理論就好像是一場游戲,你積累的每一個小時,都是一次對裝備的進階,積累的時間越多,你便有能力斬殺更多的敵人。
的確啊,那些10萬+看起來是如此的光鮮亮麗,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在背后堅持了多久。這世上真的沒有什么天才,天才都是在歷盡千難萬苦之后才走進你心里的。
04
看完她的故事,我對她油然起敬。我們是同齡人,或許曾經她也像我一樣,平平凡凡,可在她開始堅持寫作的時候,似乎就已經注定了她的未來會光芒萬丈,而我,還在原地空談一切。
我把自己的歷史文章重新看了一遍,真的是Low爆了,雖然做這個公眾號的初心是為了練習寫作,可練習應該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啊,但我每一篇好像都顯得有些空洞乏味、蒼白無力,這真的不是在瞎扯淡嗎?這時候我真的應該萬分感謝你們,我這么Low你們依然關注著我。
以前我總是覺得文字真不能改變誰什么,你寫你的文,我吃我的飯,睡我的覺,我們就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互不相干。但上面那位三本的姑娘,不就是在吃飯睡覺的頹廢中因為有意無意地看到一些文字而改變了自己嗎?
05
我突然想到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里面的陳末,曾經通過電臺讓很多受傷無助的心靈得到治愈。幺雞就是在最孤獨與無助的時候撥通了陳末的電話,陳末安慰她:
如果你感到悲傷或者難過,就去一趟稻城,和你心愛的人一起去,我希望有個人如你一般的,如山間清爽的風,古城溫暖的光,從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一切沒有關系,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幺雞說她好了,城市的雨越來越大,霓虹璀璨迷人,沒有人會為她停留,可那一刻,不管多糟糕,陳末的話還是溫暖了她,給了她走下去的勇氣。
可能那位三本姑娘就像電影里的幺雞,因為一段走心的話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幺雞因為陳末做了電臺DJ,像過去的陳末一樣,去溫暖無數受傷的心。那位三本姑娘也一樣,因為一位作家愛上了寫作,從寫作小白到走心小編,用文字治愈著無數同她那般年齡的心。
06
有時候,真的可以通過別人的一句話讓自己看到另一個世界,她說,“她完成了這10000個小時的堅持后,還會繼續下一個10000小時的堅持,堅持看書,堅持寫作,堅持走心。”
我們大多數人,看了別人的文字,別人的故事,也曾信誓旦旦地說要像寫故事的那個人一樣活。
可是,別人已經在寫作上練習了至少四個“一萬小時”,而你呢,按他的標準,你甚至連四分之一個“一萬小時”都不到,你還羨慕他?你沒有資格羨慕,因為你連他的四分之一都沒有做到。
是啊,我又有什么資格說自己是在練習呢?因為,我始終還是在原地啊,我從未真正地去改變,活該這么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