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篇文章
“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
是他就是他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
這段來自兒時記憶,有沒有跟著唱出來。
這兩天被來自四面八方的《哪吒》給刷屏了,上映5天突破10億,評分9.7,口碑很是不錯。
人們常說好電影自會被看見,不是說它一定大賣,而是傾注的誠意與努力,遲早有人識貨,遲早水落石出。
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剛看完且來聊一聊。
一、先說角色。
哪吒
記憶中的哪吒長了一張正氣十足的臉,記得小時候看到他揮刀自刎時決絕地說:“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不連累你!”跟著難過了好久。
再看這一版的哪吒,魔珠轉世,性情暴戾。一雙大大的黑眼圈,加上一嘴鋒利的鯊魚齒,一顰一笑間,透著一股難掩的邪氣:
這和印象中英氣逼人的三太子完全不一樣啊……
剛被母親生出來的時候,形態是個蛋,隨著鏡頭的推進,忽然間睜開的兩個大眼讓我在冷氣十足的電影院里著實嚇得一哆嗦…
造型上基本全程是一個大頭娃娃,如同一個萌版的公仔,沒有飄逸出塵的地方,倒是有個性的很。
太乙真人
作為中國明代神怪小說《封神演義》中的虛擬人物,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之一,昆侖十二金仙排名第五位。道行高深,仙法高強,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
印象中的太乙真人是個法力高強,仙風道骨的老者,但是在這里卻變成了騎著一頭飛豬、說著一口川普的冒失胖子,對比不要太明顯…
整部劇大部分的笑點也都來自于他和他的飛豬坐騎。
太:“徒兒,師傅把自己最心愛的坐騎送給你,它可以根據主人的特性變幻形態。”
(飛豬到了哪吒腳下變成了威風凜凜的風火輪)
路:“為啥在你那兒就是一頭豬?”
太:……
這只飛豬有意思了,不僅能轉換形態,還能拔根草讓自己打噴嚏,搖身一變成為放映機為你投屏轉播…給力!
為什么太乙真人說著搞笑的川普呢?
導演解釋說,他的道場在乾元山金光洞,這個地方在四川江油市附近,為了讓人物更加真實,因此設定他說一口麻溜的川音普通話。
真嚴謹啊!
申公豹
大反派在這里竟然是個口吃,說話說一半憋不出來鬧了不少笑話:
龍王:“是否把靈珠注入龍蛋,我兒就能得道成仙,位列仙班?”
申:“不…”
龍:“不行?”
申:“不…不錯…”
申:“不成…”
龍:“不成?”
申:“不成......成功便成仁。”
最后老龍王直接道:“你以后點個頭就行了。”
戳萌點~
申師叔作惡多端,是因為不想被看不起。
據導演透露,他的口吃設定的根源也是自卑,一個不倫不類的豹子仙,在仙界備受歧視,人微言輕,久而久之,就落下口吃的毛病。
敖丙
眉清目秀,溫文爾雅;
一襲白衣,仙氣十足。
一出場就引得呼聲一片,妥妥的龍族小帥哥啊!
要知道,在原版里面,他可是長這樣:
額…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敖丙是靈珠轉世,天性善良,一出場就二話沒說就對遇險的小女孩施以援手。
但在劇情設置上,他與哪吒一樣,并非是天命的承受者,而是一個陰謀的受害者。
什么樣的陰謀呢?
二、且看劇情。
剛才提到過的靈珠和魔珠,聽起來很厲害的亞子,到底啥玩意兒?
天地之間孕育了一顆混元珠,這顆混元珠被元始天尊一分為二,靈珠、魔珠一正一邪。魔珠被施了天劫咒,三年一到就會被天雷摧毀。
本來靈珠應該投生在陳塘關李靖家里,跟隨娃一起長成一個純良的小孩兒,魔珠老老實實等著被毀掉就是。
可萬萬沒想到申公豹從中作梗,致使太乙真人在殷夫人生產時喝酒誤事,結果兩顆珠子被掉包,魔珠投胎成了哪吒,而靈珠則如豹豹所愿投生成了敖丙。
壞菜了!
哪吒一出生全村人就知道他是妖怪,后雖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壓制住了魔性,并被李靖困在設了結界的家里,但這個不同尋常的半大娃娃還是成天竄出來在村子里搞事情,大伙都怕死了他,要求將他直接恢復出廠設置。
但李靖夫婦力保,畢竟是自己的娃,畢竟他也是無辜的。不僅如此,還被太乙真人收為徒,親自教導,好讓他積極向善。
父母和師傅在三年中都想盡辦法幫助他、感化他,可以說這個“魔珠”轉世的熊孩兒算是很幸運的了。
另一邊,被困龍宮多年的老龍王與申公豹勾結,讓靈珠轉世在龍族。因著龍族這個族群充滿怨念,一直想要復興,所以靈珠轉世的敖丙,是整個龍族的希望。
也因著這份沉重的希冀,敖丙一直肩負重任,苦練技藝,不曾有過懈怠,也未曾有過朋友。
機緣巧合,有一次兩個人在海邊遇上了,不打不相識,后竟成為了朋友。
哪吒從小到大都是格格不入的,即使有父愛如山,母愛如海,但仍然,連能一起好好踢個毽子的人都沒有。
然而他遇到了敖丙,可以一起撒丫子用盡全力好好踢毽子,旁邊還杵著一個把自己當英雄看的小迷妹。
那一刻,大概是哪吒最開心的一刻,相信敖丙也是。
日子一晃,三年大限已到。
在這天到底還是粗大事了!申公豹特意在哪吒的生日宴前挑唆,當哪吒從他那得知自己是魔童的真相后,徹底暴走。
敖丙屆時受父命來殺他,在出發之前,老龍王以及全族生生扯下自己身上最硬的龍鱗(看著都疼)為他打造了一件無堅不摧的龍鱗甲,讓他莫要辜負囑托。
本是受命殺人,但為了朋友情誼,他無法看到哪吒殺死其父母,遂阻止了他的大開殺戒。
但是就像動畫中說的那樣: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動。”
這句是申公豹一口氣說完的話,為什么他說這句話不口吃?
我猜這是在他的心中、腦海中循環無數次的話吧。
所以盡管敖丙阻止了暴走的哪吒,救了陳塘關的百姓,但在大家發現他龍族的犄角時,還是紛紛變臉,稱其“妖怪就是妖怪”,并且要上報天庭懲罰龍族!
明明那么漂亮的龍角,愣是成了萬人口中辨認他是妖的證據…
如此忘恩負義!此時好孩子丙丙的內心坍塌了…為了保護自己的族人,他只能殺了陳塘關所有人好讓他們閉嘴。
這時清醒過來的哪吒奮力阻止敖丙。
一直向善的靈珠敖丙成了惡人,而一直被村民排斥厭惡的魔珠哪吒卻成了救世主,真諷刺啊!
好友終于反目。
但這畢竟是一部熱血動畫,最終敖丙醒悟,用龍鱗甲和哪吒一起抗天雷,最終兩個人的肉體被毀滅,只剩下靈魂。
他們最終贏得了村民的尊重,
全片到這里也就結束了。
有什么感悟呢?
有!
三、感悟很深。
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父母的愛:
原生家庭好的,對“惡魔”包容接納、悉心栽培、正確引導,給予他沒有任何附加值的愛。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里,最終使“惡魔”變成了英雄;
而龍族線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什么親情,敖丙出生前得到一顆靈珠,出戰前得到一件鱗甲,一身都是拯救族人的期望,沉甸甸的責任。
這沉重的付出,多像爸媽對你說:“爸媽這么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啊!” 將自己的期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愿望的工具,著實令人唏噓。
故而,在三年的時間里,魔珠哪吒能夠打破偏見、和命運抗爭,在父母和師傅的愛與寬容中克服魔性,逆風翻盤。
而靈珠敖丙的心中雖有善良打底,卻因背負過多,內心深處缺乏愛的支撐,沒有勇氣活出自我,最終引得哪吒咆哮:“你還是不是靈珠?還不如我這個魔丸活的像個人!”
敖丙說到底是個可憐人,一個孩子單薄的肩膀上,承載著族人畢生都無法親自實現的夢想。他們從未問過他想不想,愿不愿意,絲毫沒有考慮過他的感受,所以他才會走著走著產生了對自我深深的懷疑。
每個人都是被環境塑造的,但父母的影響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是起決定性的。
一個混世魔王可以經由好的指引令所有人驚艷不已;一個天生的好孩子也會被錯誤的價值觀帶偏方向。
一切全憑引導。
到底該怎樣更好的教育?
參考下李靖夫婦和太乙的做法。
1,正向指引&精神鼓舞
沒有哪個人是真心希望遭人恨的,只是,人聽信了別人的話,產生了心理作用,給自己輸入一個程序:
“都說我壞,那我就壞給你看。”
這就是成見的威力,我們總是難以避免地會有成見,而成見,就像申公豹所說,會讓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例如,“你太不聽話,你是個壞孩子,你不愛學習,你太懶……”久而久之,抱怨的內容成為了一種固化的成見,當你為他貼上這個成見的標簽后,他只會越來越用行動去證明這個標簽,而不是去摘掉。
而李靖卻告訴哪吒:沒人能告訴你你是誰,除了你自己。
甚至,李靖夫婦謊稱哪吒是靈珠轉世,注定成為英雄。換了個標簽的哪吒,努力修煉,希望有朝一日成為造福一方的英雄。
負性標簽會讓一個人彌足深陷,
正性標簽也會讓一個人自信奮進。
調皮搗蛋頑劣外表下,哪吒其實擁一顆期待被認可的心,好在他是幸運的,在父母的鼓勵和引導中,點亮了成長之路。
2,恰當管理
哪吒一開始在府上一個大的封印范圍里活動,當闖禍后,父母會縮小原有的活動空間作為懲罰。
李靖的原則是,將哪吒的行為約束在一個社會可允許的范圍內生活,既不一味根據村民要求,嚴苛打壓,也不任由哪吒的性子,疏于管教。
在漸漸地對他的行為進行及時監管、調整的同時,讓他承擔做錯事的代價,樹立是非觀。
3,方法指導
在跟隨太乙真人修煉兩年后,哪吒自以為學好了仙術,便可以出去降妖除魔。但不懂得約束自己神力的哪吒,在降服妖怪的同時,卻對村民的財物造成了更大的破壞。
太乙真人悉心教導他不可如此,只有能力和德行兼備,才能正確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懂得約束自己,終將一事無成。
正因種種如此,我們看到了最初的“熊孩兒”最終成為了耀眼奪目的英雄。
為之歡呼,為其感動。
能夠做到以上的幾點的父母,相信孩子即便成不了所謂的龍鳳,也定會擁有豐盈篤定的內心與幸福感十足的人生。
包容接納不放棄,給孩子堅定的底氣,與他一起面對生活的悲與喜。
愿越來越多的“哪吒”和“敖丙”能夠活出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