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沒有多少錢,卻能攢下一部分錢,如今生活費比原來高,但感覺越來越窮。
我不由得反思:我是如何走到現在這樣,越過越窮的?
1.消費欲望增多,消費不節制
初高中時,衣服是校服,除了買點吃的,書啊什么的,沒什么特別的花銷。
上了大學,買各種護膚品、衣服、小裝飾……光口紅就有十幾只。
看到打折信息就忍不住買買買……
應對策略:控制消費欲望,精簡購買物品。
盡量不買小零食,衣服少買,護膚品用完手里的再買。
2.沒有合理安排花銷,做收支記錄
我從來沒有做過收支記錄,東西基本上是想買就買,直到沒錢。
這個消費習慣很不好,每天、每月、每年,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買了什么,有多少是有用的。
應對策略:
花錢做好預算,超出預算除非急需,不要買。
做好消費記錄,盡量每天記錄。
每個月安排好哪些錢是生活必須,哪些是用于個人提升,哪些是娛樂消費。
3.接觸大量刺激消費的信息
我無聊喜歡逛淘寶,每次看到有喜歡的就想買,實際上我并不一定能用到。
應對策略:忙起來,少逛淘寶,即使看也盡量只加購物車或者收藏,不買。
4.貪圖便宜
我是淘寶小能手……買東西追求性價比……其實我也能做到,同樣的東西買的比其他人都便宜,同樣的價格比其他人買的質量要好。自認為“賺到了”。
實際上,這些便宜貨有些我并不一定能用的。而且因為便宜我會買很多,物質過剩,生活環境和質量也下降。
應對策略:提高對自己的要求,盡量少花時間淘便宜貨。
買之前考慮哪些可以買便宜的哪些不能。
比如衣服,買貴的質量好的,但是能穿很久的,穿出門也能體面一點,貴價衣服也會愛惜,減少浪費。
今年還會窮一點,因為會花很多錢。
但是我會盡力,讓這些錢花的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