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干了這么多年打井,我還是頭一回走進他的工地。那里有個移動式加厚彩光房,既是他和工友們吃飯睡覺的地方,也是野攤工地上難得的“避風港”。
昨天,我和老公把彩光房送到工地。不巧風太大,沒法干活,我們便先安置屋子。為防止運輸途中晃動導致鍋碗瓢盆散落,我沒來得及一一整理,加上當時沒水沒電,只能打算第二天再來收拾。當天下午,我們就在房內焊制的鐵床上睡了一覺。
今天一早,我在家做好燜面,給老公和工友們送去。到工地時,老公已經接好了水電。我趕緊拿出昨天沒整理的鍋碗瓢盆清洗干凈。
仔細打量這個彩光房,它近乎正方體的造型很是特別。東面是門,北面和西面各有兩扇小窗戶。一進門,左手邊就是一張寬敞的大床,睡三個人都不顯擁擠。大床緊貼東墻,還焊著一張單人床,人少的時候,上面就堆放著大家的生活用品。大床上鋪著報廢的電褥子,薄得像毯子,鋪在床上平整不起皺,雖然落了灰塵不好清掃,但勝在耐臟遮丑。床上整整齊齊地卷著兩套被子。
大床底下,堆滿了各種打井用的零件,雖然看著有些雜亂,但對老公他們來說,都是干活的“寶貝”。西墻窗戶下還有一張單人床,緊挨著大床,權當“客廳”用。老公每次進門,總愛坐在這張床上,上面鋪著的花色墊子,早已被油污和土漬覆蓋,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北窗戶下方是“廚房重地”。從西往東,依次是洗菜池、案板和底下的櫥柜,再往東是一個碩大的白桶,這些都被電焊牢牢固定在鐵架子上。昨天桶里只剩一點泥水,今天老公接滿了大半桶水,兩個人合力才能挪動。西墻頂上也焊著一列鐵架子,用來收納小零件。門的右手邊,則焊著一張長方形桌子,用來放置洗臉盆。
說到這房子的設計,老公還特意給我展示了下水道和出垃圾道。洗菜池下方直接連著下水道,污水能從房子底下流走;旁邊隔出的小鐵方框,專門用來扔煙頭、紙片等垃圾,風一吹,垃圾就被帶走了。我笑著打趣老公:“這房子里的‘現(xiàn)代化家具’還真不少,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荒蕪的野地里,這個小房子確實給疲憊饑餓的工友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息場所。
老公說之前的小飯桌又小又矮,大家吃飯很不方便,尤其是冬天穿著厚衣服的時候。昨天我倆商量后,買了一張不銹鋼長餐桌,還添置了一個小冰柜。以后,這個彩光房就有臥室、客廳、餐廳、廚房和洗漱間了,功能齊全,溫馨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