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本關于皮膚補水的書:《一萬種補水方法》。分享收獲。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保養=使用護膚品”,其實護膚品是最次的辦法,它治標不治本。而且所謂補水,它更重要的是護理好身體內的水。
該書作者認為,科學的補水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分為四個環節:喝水,親水,鎖水,養水。
喝水篇
喝水其實是個技術活,不僅要達到一定量,還得有計劃地喝。
通常我們可以根據這個公式計算一天喝水的量:
體重(kg)x30-600ml
但這個基礎量的假設是,你的飲食規范,每一頓都配有蔬菜和湯。如果三餐過于干燥,應稍多喝一些水。如果運動導致身體流失的水分過多,也應當額外再補充一些水。
不要等到口渴了喝,要按時按量,均勻地喝。可以準備一個隨身杯,計算出一天需要喝幾杯才能達到充足的量,然后有計劃的分配到各個時間段。
純凈水礦泉水是最佳選擇。出汗過后適當飲用礦物質水。學生或上班族可以多喝綠茶與菊花茶,自己沖泡,而不是買瓶裝的。若再加一些蜂蜜,還有養顏的效果。如果條件允許,比如在家中,鮮榨蔬果汁是非常好的選擇。
你早起喝的那杯水尤其重要,溫的,加速腸道蠕動。水果也在早上吃最好。晚上的話,喝水最好在臨睡前2小時,或沖一杯牛奶,它有增加腸胃供血的功能。
親水篇
親水就是使用護膚品,例如化妝水(爽膚水:適合夏季,柔膚水:適合冬季)、精華液(年輕女生可省去)、面膜等。它能短時間讓臉喝飽水。
在挑選使用護膚品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膚質:
干性皮膚:油脂分泌少,皮膚干燥,角質層薄。
油性皮膚:油脂分泌多,臉部經常出油。
混合性皮膚:額頭鼻子組成的“T字區”出油多,雙頰下巴組成的“U字區”干燥。
中性皮膚:最理想的膚質,沒有油光或干裂。
敏感性皮膚:容易受外界刺激產生過敏,擁有干性皮膚特征。
從書中摘錄了幾種最最簡單的DIY面膜,幾乎任何環境條件都可以做起來。
酸奶面膜
功效:補水
材料:酸奶,蜂蜜適量
做法:將酸奶與蜂蜜按1:1混合調勻,用面膜紙浸透敷臉,15~20min
適合膚質:干性,其它膚質也適用
香蕉面膜
功效:補水
材料:香蕉1根
做法:香蕉攪爛成糊狀,敷臉15~20min
適合膚質:干性,外油內干皮膚
葡萄面膜
功效:補水
材料:無核葡萄250克
做法:葡萄洗凈后放入攪拌器中攪成汁,倒入容器中,面膜紙浸泡15min后敷臉,敷15min
適合膚質:各種膚質,敏感性慎用
綠豆粉面膜
功效:控油
材料:綠豆粉60克
做法:綠豆粉中加適量水,攪拌均勻,涂在臉上,15~20min
適合膚質:油性,長痘痘的皮膚
苦瓜面膜
功效:控油
材料:苦瓜1根
做法:苦瓜浸泡10min后榨汁,過濾后加純凈水,面膜紙浸泡后敷臉,15min
適合膚質:容易過敏,長痘痘的皮膚
生菜面膜
功效:控油
材料:生菜葉500克
做法:生菜搗碎,加適量水煮5min,撈出葉子用紗布包裹,趁溫熱敷臉,剩下的湯汁用來洗臉
適合膚質:油性,輕微曬傷的皮膚
紅石榴面膜
功效:滋養
材料:紅石榴半個
做法:用小湯匙用力擠壓出新鮮石榴汁,再用面膜紙浸泡,敷在臉部和頸部,15min
適合膚質:各種膚質,特別是膚色暗沉人士
鎖水篇
鎖水有三寶:角質層、皮脂、保濕霜。
干性膚質的人角質層薄,洗臉次數不宜太多。洗臉時可在水中加幾滴甘油。
油性膚質的人皮脂分泌較多,雖然皮膚出油很惱火,但不宜控油多度,因皮脂是很好的鎖水之物。
保濕霜包括乳液,面霜等。兩者的區別是,面霜油分較多,適合干性、敏感性膚質。因此在使用化妝水、精華液,或是敷面膜之后,要涂保濕霜才能起到鎖水的效果。
此外,濕潤的環境也有鎖水的功效。可以多去湖邊走走,西方人長壽的秘訣便是每天湖邊散步一小時。綠化多的地方也是不錯的環境。
養水篇
改善膚質的“根”是改善體質,如果體質不好,喝再多的水,也運送不到全身,用再多護膚品也無濟于事。
不熬夜,均衡的飲食是健康的前提。
養脾胃:山藥 小米 紅棗 山楂 南瓜 生姜 粳米 胡椒 豬肚 牛肉
養肝:黑糯米 高粱 枸杞 紅棗 桂圓 桃 菠蘿 茄子 豬肝 紅酒 牛肉
養腎:海藻類 菇類 生蠔 黑木耳 黑芝麻 黑豆(黑色食物)
養肺:梨 柿子 藕 蜂蜜 燕麥 百合(白色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