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1-1 所示,飽滿的驚訝表情形態特征如下:
(1)額肌充分收縮,雙眉大幅提升。
(2)上瞼提肌收縮,在額肌收縮的共同作用下,使上眼瞼大幅提升,眼睛睜大,露出虹膜上緣的眼白部分。
(3)嘴巴不自覺地張開,配合一次快速吸氣;只有下唇在下巴(下顎)的帶動下自然向下輕微張開,嘴唇表面皮膚不會變緊,不向兩側拉伸。
如圖11-4 所示,飽滿的厭惡表情形態特征如下:
(1)皺眉肌收縮,雙眉皺緊。
(2)眼輪匝肌強烈收縮,緊閉雙眼,同時造成雙眉下壓。
(3)提上唇肌和上唇鼻翼提肌收縮,提升上唇,同時在鼻翼兩側擠壓形成鼻唇溝。
(4)頦肌收縮,將下唇向上強力推起,使雙唇緊緊閉合;下巴同時向上皺起,表面皮膚產生很多褶皺;下唇與下巴上的肌肉隆起之間形成深溝。
(5)降口角肌收縮,將嘴角向下拉,與提上唇肌的作用形成制衡,在嘴角兩側形成括號形紋路
刺激源力度減弱為中等的話,會讓人產生輕蔑情緒。輕蔑總體上表達了行為人對刺激源自上而下的排斥感。雖然也是排斥,但心態輕松很多,不需要消耗很多精神來應對。如圖11-5。
圖中所示的輕蔑表情,可以分析出如下形態特征:
(1)皺眉肌收縮,形成輕微皺眉紋。
(2)眼輪匝肌輕微收縮,造成眼瞼緊張、輕微閉合,同時造成雙眉輕微下壓。
(3)提上唇肌主導收縮,上唇向上提升;鼻翼被間接向上提升并向兩側拉伸,在鼻翼兩側形成淺溝紋。
(4)下唇沒有明顯形態變化,雙唇可能保持閉合,也可能輕微分開。
3. 不屑的表情形態(厭惡的微表情形態特征)如果刺激源力度很弱,會讓人產生不屑情緒。不屑就是完全的輕視,除了看不起之外,根本就不用花力氣來加以排斥。如圖11-6。
觀察圖11-7 可以看出,飽滿憤怒表情的形態特征如下:
(1)眼輪匝肌強烈收縮,導致雙眉下壓;皺眉肌強烈收縮,眉頭緊皺。
(2)上瞼提肌強烈收縮,將上眼瞼提至最高,想要努力露出全部虹膜上緣(如圖中虛線所示)。但是,上眼瞼的提升和雙眉下壓形成互相擠壓的憤怒形態,會在上眼瞼皮膚上形成斜線的皮膚褶皺。
(3)下眼瞼繃緊。上眼瞼的形態和繃緊的下眼瞼匹配,稱為怒視。
(4)提上唇肌和上唇鼻翼提肌共同收縮,提升鼻翼的同時也使臉頰隆起,形成鼻翼兩側深溝紋。
(5)下顎向下張開,下唇在降下唇肌的作用下下拉,露出部分下齒,在頸闊肌的收縮作用下向兩側拉伸并變薄,緊緊貼在下顎骨上。
根據圖中的提示信息,我們可以分析憋氣的憤怒表情形態特征如下:
(1)皺眉肌收縮,眼輪匝肌收縮,使雙眉皺緊并下壓。
(2)上瞼提肌收縮。
(3)眼輪匝肌的收縮,還會使下眼瞼繃緊并輕微向兩側拉扯。
(4)口輪匝肌收縮,使雙唇緊緊閉在一起。
(5)降口角肌收縮,使雙側嘴角向下彎曲。
(6)頦肌收縮,在下巴上形成肌肉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同時向上推起下唇,保持雙唇緊閉。
如圖11-9 所示,最小的憤怒表情的形態特征為:
(1)上瞼提肌收縮,上眼瞼試圖上提(通常會遇到雙眉的皺緊、下壓)。
(2)眼輪匝肌收縮,下眼瞼繃緊,更貼緊顱骨。
如圖11-10 所示,飽滿恐懼表情的形態特征如下:
(1)皺眉肌收縮,雙眉向中間皺緊,形成縱向皺眉紋。
(2)額肌中束收縮,向上提升兩側眉頭,在額前形成倒U 形皺紋。
(3)上瞼提肌收縮,試圖提升上眼瞼,但因為眼輪匝肌和皺眉肌的反向運動受到抑制,在上眼瞼的皮膚上形成對角線褶皺。如果不受到抑制的話,可以分析出虹膜上緣會全部露出(如圖中虛線所示)。
(4)提上唇肌和上唇鼻翼提肌共同收縮,提升上唇,露出上齒。
(5)頸闊肌收縮,將嘴角向兩側拉開,使嘴的水平寬度比正常狀態更大。
(6)降下唇肌收縮,將下唇向下拉低,露出部分下齒。
害怕:(1)皺眉肌和額肌中束共同收縮,正常的拱形眉形(虛線)被破壞,眉頭上揚,眉形整體在內側1/3 處扭曲向上(箭頭)。
(2)上眼瞼向上提升,露出更多的虹膜上緣。
(3)提上唇肌輕微收縮,上唇提起,略微露出上齒。
(4)頸闊肌輕微收縮,將嘴角向兩側拉開,使嘴的水平寬度較平時的松弛狀態更大。
不安:(1)眉毛整體趨平,依舊保持著扭曲的狀態,眉頭上揚,但程度略微減輕;皺眉肌引起輕微縱向皺紋。
(2)眼睛睜開的程度增加,但并不夸張,上眼瞼提升沒有恐懼和害怕的表情中那么明顯,但虹膜上緣露出的面積要比正常的松弛面孔中大一些。
擔憂:這張面孔上有兩處比較明顯的形態特征值得注意:
(1)眉頭上揚和扭曲的眉形,說明心有壓力,但不是厭惡和憤怒。
(2)嘴唇緊閉,唇紅部分隱藏,口輪匝肌收縮使嘴唇緊繃,嘴角處由于降口角肌的收縮,也產生隆起。
輕微擔憂:此時眉毛沒有大幅提升,僅能觀察到眉頭的上揚和眉毛的平直扭曲形態;眼瞼整體自然,但上眼瞼還是處于比正常狀態略高的位置,露出的虹膜面積較大。這種眉眼形態組合就是恐懼的微表情形態特征。
(2)眼輪匝肌收縮,造成眼瞼的有力閉合,在眼內側角擠壓形成皺紋,在眼角外側相互擠壓形成魚尾紋。
(3)提上唇肌收縮,在提升上唇的同時,與眼輪匝肌共同使臉頰位置提高,隆起的臉頰與下眼瞼相互擠壓,形成下眼瞼下方的凹陷區域,并在鼻翼兩側形成鼻唇溝。
(4)頸闊肌收縮,將嘴角向兩側拉伸,使嘴的水平寬度比平常增加;拉伸的嘴角與臉頰之間擠壓形成法令紋。
(5)降口角肌收縮,向下拉低嘴角;降下唇肌同時收縮,將下唇整體下拉,試圖露出下齒。
(6)頦肌收縮,將下嘴唇中部向上推起,并在下巴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肌肉隆起。下嘴唇中部的推起將原本可以露出的部分下齒遮住,兩側嘴角處還保留向下,因此能夠露出嘴角位置的下齒。下嘴唇曲線呈W 形。這樣的口型,是痛哭表情所特有的。
閉嘴哭泣:上圖中的表情形態特征分析如下:
(1)眼輪匝肌和皺眉肌收縮程度減輕,但仍然造成雙眉下壓、皺起;額肌中部收縮,輕微向上提升眉頭,扭曲向上,整個眉形趨平。
(2)眼瞼緊張,呈閉合趨勢。
(3)提上唇肌收縮,輕微提升上唇,在鼻翼兩側形成鼻唇溝(比痛哭時淺)。
(4)頸闊肌收縮,將嘴角向兩側拉伸。
(5)降口角肌收縮,向下拉低嘴角。
(6)頦肌收縮,將下嘴唇中部向上推起,并在下巴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肌肉隆起;唇間線呈水平狀,雙唇抿緊。
最小的悲傷:仍然留在臉上的,是悲傷的眉:整體眉形皺起、下壓,但眉頭上提。這種眉形是悲傷表情的必要形態特征
(1)眉毛保持松弛時的自然拱形,前額平滑。
(2)眼輪匝肌收縮,雙眼緊閉,下眼瞼凸起、提升,下方會出現笑容專有的溝紋;眼角內側形成皺紋,眼角外側產生魚尾紋,漸隱。
(3)顴大肌收縮,提口角肌協同收縮,嘴角向上、向兩側提升;同時造成臉頰隆起,提升到最高位置,呈最圓狀態。
(4)上唇提升后,露出大部分上齒;下顎打開,下唇在顴大肌和降下唇肌共同收縮的作用下拉長,表面變平滑,露出少量下齒(相對于上唇而言)。
(5)下巴展開,皮膚平滑,自嘴角到下巴頦,形成笑容特有的溝紋,與鼻唇溝一氣貫通。
飽滿的微笑:(1)眼睛瞇起,上眼瞼基本不動,下眼瞼輕微提升、凸起,在眼睛下方形成笑容溝紋。
(2)臉頰提升、飽滿,表面皮膚光滑。
(3)嘴角仍然因向耳朵方向的大幅拉扯而咧開,上唇提升,上齒露出,下唇展開程度減弱,看不到下齒;下巴光滑、展開。
驚喜的表情如圖11-21 所示。這張圖我們在第4 章講解驚訝的時候曾經見到過。現在,我們可以用專業的分析手段來拆解一下形態特征:
(1)雙眉提升,屬驚訝表情特征。
(2)上眼瞼大幅提升,露出大部分虹膜上緣。這在驚訝和恐懼表情中都可能出現,但根據自然不扭曲的眉形判斷,沒有恐懼。
(3)上唇提升,露出上齒,下顎打開,下唇張開呈U 形,嘴角向兩側、向上拉起,屬驚訝、大笑特征。
(4)臉頰隆起,下眼瞼下方有笑容特有的溝紋。
總結:排除恐懼,確認驚訝和笑容特征,綜合而言是驚喜表情。
期待的笑:其表情形態特征可拆解如下:
(1)雙眉提升,屬驚訝表情特征。
(2)上眼瞼大幅提升,露出大部分虹膜上緣,這是驚訝的微表情形態特征。
(3)上唇提升,露出上齒,下唇拉長,上下齒咬合,嘴角向兩側、向上拉起,為笑容特征。
(4)臉頰隆起,下眼瞼下方有笑容特有的溝紋。
總結:眉眼有驚訝表情特征,但因為沒有嘴部的配合,表達出來的驚訝不是真正的吃驚,而是傾向于已經預知了即將發生的結果,是默契,同時確認笑容特征,綜合而言是期待的笑。
冷笑,譏笑(不屑地笑)(1)上唇單側提升,露出上齒,鼻翼兩側形成鼻唇溝,是典型的厭惡表情特征。
(2)單側嘴角上揚明顯,單側臉頰隆起,為笑容特征。
(3)眼瞼閉合,但下眼瞼沒有凸起、變緊,下方也沒有產生笑容溝紋,因此不是真笑。
總結:確認厭惡情緒,因為眼睛特征的缺失,笑容不真誠;露出的嘴角的笑意,是內心對于厭惡刺激源的優越感而產生的,不是愉快,是不屑一顧。
獰笑(憤怒的笑)表現的是經典的準備搏擊的表情。對其形態特征分析如下:
(1)略微低頭,下巴回縮,為準備攻擊時的頭部姿態特征。
(2)雙眉皺緊、下壓,呈“10∶10 狀”,眉間有皺眉紋,為典型的憤怒表情特征。
(3)上眼瞼努力上提,遇到雙眉下壓阻力,在上眼瞼皮膚上形成褶皺,下眼瞼繃緊,為憤怒表情的必要形態特征。
(4)上唇提起,露出上齒,嘴角向兩側拉伸、向上翹起,下唇放松,為笑容的局部特征。
(5)上齒有咬下唇的動作趨勢,表抑制。
總結:憤怒特征明顯,可以確定為主導情緒;出現了笑容的嘴部特征,但沒有眼睛參加,不是真誠笑容,沒有愉悅情緒;再加上牙齒咬嘴唇的抑制動作,可以判斷當事人抑制憤怒(暫不攻擊)的心態,但笑容表示當事人對情境有掌控感或者壓力不大。在憤怒的主導情緒下發出笑容,可以稱為獰笑,表達了進攻可能性和對戰斗結果的內心得意。
恐懼的笑:(1)雙眉形態變平,眉頭和眉梢的連線角度改變,盡管沒有明顯的眉頭上揚,但還是能看到眉頭上揚造成的眉形改變,屬恐懼或悲傷表情特征。
(2)上眼瞼試圖睜大,但遇到雙眉下壓的阻力,在皮膚上形成褶皺(堆積隆起),如果沒有阻力,可判斷出虹膜的暴露區域會增加,這是恐懼表情特征,排除悲傷。
(3)下眼瞼凸起、繃緊、上提,下方出現笑容溝紋,加上嘴角、嘴唇形態以及臉頰的隆起,都是笑容的標準特征。
總結:笑容特征充分,是真笑容,但眉毛和上眼瞼的形態為恐懼表情的最小特征,可以判斷有恐懼類情緒存在。在笑容中摻雜了害怕的情緒,常見于下級對上級、弱勢對強勢的對話情境,可能是阿諛奉承,也可能是有所求或者有所怕的討好。
當然,也不一定都是這么功利的情境,心存擔心的憂慮笑容也是這樣。如果老板莫名其妙地表揚了你,對你來說,既意外,但又不知道表揚的后面會跟著什么事兒,不敢放開了笑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悲喜交加:這張臉孔中混雜了愉悅和悲傷兩種表情,分析如下:
(1)眉頭上揚,眉形趨平但在內側1/3 處出現扭曲,為悲傷或恐懼表情特征,但緊閉的雙眼排除了恐懼的存在。
(2)下眼瞼、嘴部和臉頰形態是笑容的標準特征。
總結:先悲后喜的破鏡重圓或歷經辛酸的成功,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表情。我們經常可以在足球比賽中看到這樣的球迷,因自己支持的隊伍艱難取勝后出現這種巨大的悲喜交加的表情。
狡猾的笑:(1)雙眉下壓,輕微皺起,眉間有輕微皺眉紋。
(2)眼輪匝肌收縮,眼睛瞇起,上眼瞼沒有提升,排除憤怒和恐懼情緒;下眼瞼凸起、彎曲、上提,下方因臉頰隆起擠壓形成溝紋,為笑容特征。
(3)嘴角被顴大肌拉扯,向耳側翹起,臉頰隆起,為笑容特征。
(4)下唇在頦肌的收縮下向上推起,與上唇抿緊,下巴上有隆起,表示認可。
總結:笑容特征明顯,眉毛的降低會給笑容中添加一些壞壞的感覺。皺眉肌的收縮暗指用力思考,抑制的嘴唇又能凸顯出笑容中的惡意。如果看起來不狡猾,至少也是精明的,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一樣。
得意的笑:(1)眉毛輕微提升,但上眼瞼沒有提升,因此否定驚訝表情特征,表示的是自信。
(2)視線偏轉至右側,不正視刺激源,屬于視覺阻斷行為,表示沒有接收或者表達信息的意愿。
(3)下眼瞼形態符合笑容特征。
(4)上唇有提升表現,鼻唇溝明顯;嘴角向兩側拉扯,上下嘴唇變長;在下唇被頦肌頂起的狀態下,唇間線呈水平直線,說明如果沒有頦肌的作用,唇間線將向下彎曲。這些口型表現屬笑容特征。
(5)頦肌隆起和降口角肌下拉的雙重作用參與了嘴部形態的抑制,說明當事人不希望流露出明顯的笑意。
總結:自信的笑容中出現了主動抑制行為(嘴部),同時出現視覺阻斷以中止有效交流,屬于偷偷的得意。
羨慕嫉妒恨:(1)雙眉眉形正常,通過皺眉紋可觀察到有輕微皺眉動作,表示關注和應對。
(2)上眼瞼形態正常,沒有明顯上揚或下垂;但下眼瞼繃緊,輕微鼓起,屬憤怒表情特征。
(3)視線偏向左上方,此圖中是在注視左側的刺激源,偏上表示自我定位較高(相對于刺激源而言)。
(4)上唇提升,鼻唇溝清晰,但有受到抑制的痕跡,屬厭惡類表情特征,根據程度判斷為輕蔑。
(5)頦肌收縮明顯,在下唇下方形成凹凸不平的隆起,同時推擠下唇向外鼓起,與上唇抿緊。
(6)降口角肌和頸闊肌輕微收縮,嘴角向兩側輕微拉伸,向下微彎,屬于苦澀的癟嘴,表示抑制和無奈。
總結:對所注視的對象呈矛盾心態,一方面持否定的厭惡情緒,可能是輕蔑;一方面表示關注、應對,略微氣憤,但又沒有什么辦法改變現狀,只能自我抑制和接受現狀。
不悅的厭惡:(1)皺眉紋顯示出有明顯皺眉動作,同時雙眉內側1/3 處有扭曲,眉頭向上,結合眼瞼形態判斷不是恐懼,屬于悲傷表情的必要形態特征。
(2)上眼瞼在眼輪匝肌的作用下下壓,幾乎遮蓋了虹膜的上半部分,停留在瞳孔上方。由于不是自然下垂,而是用力閉合至這個位置,所以不是失神,結合眉毛的下壓判斷為厭惡表情的典型形態特征。
(3)口輪匝肌有輕微收縮,嘴唇不是完全放松,而是向外撅起,程度很小,同時頦肌也有配合動作,表示自我抑制,拒絕表達自己的觀點。
總結:眉毛的形態和眼瞼的用力閉合表達了不悅(不悅屬悲傷類情緒)的厭惡,以不高興為主,用貌似無神的故意忽略眼神表達不關注的輕蔑,與眉毛的皺緊形成矛盾,嘴部的輕微抑制形態表現了內心承受壓力的狀態,用緘口的形式強化了厭惡情緒的表達。說明內心的厭惡程度很重,但不能通過明顯的表情充分表達。此表情中沒有憤怒的必要形態特征,說明內心的厭惡尚不足以形成進攻的欲望。
對慘狀的無奈(不關我事的慘)(1)雙眉大幅提升,表示驚訝;但眉毛的形態不是自然拱形,而是在內側1/3 處形成扭曲,屬于恐懼或悲傷表情特征。
(2)盡管眼睛睜到最大,但根據虹膜露出的上緣面積判斷,上眼瞼提升的動力來自額肌對眉毛的大力拉升,而不是上瞼提肌的作用,因此上眼瞼自身不緊張,沒有主導動作,可以否定恐懼的存在(恐懼要求上瞼提肌有上提動作),結合眉毛形態判斷,屬悲傷表情特征。
(3)淺淺的鼻唇溝,提示了提上唇肌的收縮動作痕跡,為厭惡表情的必要形態特征,只是上唇的實際位置被降口角肌整體拉得很低。
(4)頸闊肌將嘴角向兩側拉開,降口角肌強烈收縮,大幅拉低口角,只是唇間線呈現為向上拱起的弧線。
(5)頦肌強烈收縮,向上推起下唇中部,使雙唇抿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隆起。這一特征與降口角肌造成的影響相結合,可判斷為典型的悲傷口型,區別只是在于下顎沒有打開,嘴沒有張開,否則就是咧開嘴的哭泣。
總結:眉眼形態表達了驚訝和悲傷情緒,上唇提升的程度表達了輕微的厭惡,嘴部整體形態表達了無奈(悲傷代表的心理狀態是對結果的無力挽回)。這個表情常見于看到慘狀之后的第一瞬間,表達了心里對慘狀的無奈(不關我事的無能為力),與聳肩表意相同。
對慘狀的恐懼和悲傷(身臨其境的慘)(1)雙眉下壓,皺緊,表示強烈關注,內側1/3 處扭曲向上(左側眉更明顯),為恐懼或悲傷表情特征。
(2)上眼瞼努力提升,但遇到下壓的雙眉,形成皮膚褶皺,結合眉形判斷為恐懼情緒的表達。
(3)提上唇肌收縮,上唇提升,鼻翼兩側形成淺鼻唇溝,表示輕微的厭惡情緒。
(4)頸闊肌將嘴角向兩側拉伸,降口角肌向下拉低嘴角,降下唇肌向下拉開下嘴唇,頦肌收縮,上推下唇中部并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肌肉隆起。這個口型是咧著嘴哭的典型形態特征,表達強烈的悲傷情緒。
總結:眉眼形態表達恐懼,下半臉表達悲傷和輕微的厭惡,說明當事人對負面刺激源非常害怕,慘狀引起了感同身受的痛苦,引發了悲傷情緒。
不服氣:(1)雙眉提升,眉形自然,但眼瞼放松,沒有眼輪匝肌和上瞼提肌的動作痕跡,說明不是驚訝,而是表示自信或者較高的內心自我定位。
(2)視線轉移向左下方,視覺阻斷表示中斷有效溝通,視線下移表示承受。
(3)頭部整體形態可以看出下巴翹起的抬高動作(詳見《微反應》一書中的“仰視反應”),與眉毛共同表達了較高的自我定位。
(4)頦肌輕微收縮,上推下唇中部,造成嘴角下撇,雙唇抿在一起,下巴上隆起凹凸不平的肌肉鼓包,表示自我抑制。
總結:眉毛和頭部形態表明內心對自己的觀點持堅持意見,不希望接受刺激源的信息(比如某人的觀點),想要中斷有效交流,但限于情境不能離開或者反駁,因此自我抑制表達(口型),只是堅持著聽下去(視線下移)。
固執己見的不認同:(1)雙眉提升,右側眉更明顯,在上眼瞼沒有提升配合的狀況下,表示較高的自我定位或自信。
(2)上眼瞼向下閉合,幾乎與下眼瞼接觸,瞼裂很小,排除享受的可能,屬于不想看到刺激源的反應,可確定刺激源被當事人評估為負面刺激源。
(3)視線向右下方轉移,不正視刺激源,表示提前對刺激源的出現有所預期,遇到負面刺激表示承受,但不認同,也沒有試圖改變。
(4)通過鼻唇溝可以確定,上唇有一定提升,屬厭惡類表情特征,表示否認。
(5)降口角肌收縮,下拉嘴角明顯;頦肌收縮,向上強力推起下唇,使下唇繃緊與上唇抿緊,下巴上的肌肉隆起,表面凹凸不平,這是典型的苦澀的癟嘴形態,表示無奈和自我抑制。
總結:面對負面刺激源,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認同刺激源的信息,但沒有改變的欲望,對負面刺激采取承受、忍耐的態度。
加強的不服氣:(1)眉毛已經恢復正常高度,不再上揚,皺眉紋表明有輕微皺起痕跡。
(2)上眼瞼垂落得更低,是有意識的動作結果,表示對負面刺激源的視覺阻斷。
(3)視線轉向左下方,中斷有效溝通,表明自我承受。
(4)充分上提的上唇和深深的鼻唇溝暴露了內心的厭惡情緒程度很強。
(5)嘴部在頦肌的強烈收縮下,下唇向上推起與上唇抿緊,表示否認但自我抑制。
總結:同樣是表示不服氣,但這個表情比圖11-34 強烈很多。沒有較高的內心自我定位,僅僅就是厭惡。嘴部形態共同表達了內心的不屑,但自我抑制的形態特征和視覺阻斷中的視線下移表達了對負面刺激信息的承受。說得簡單點,就是“你說唄,我聽著,但是我絕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