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那該是多么令人贊嘆的風景,可惜在我讀高中之后就再也沒有見著。一方面是中青壯年陸陸續續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地勢限制發展。
老家地處低丘陵平原,海拔不是很高,但往往都是一個小山坡連著一個小山坡,連綿不絕連成一片山林。房子靠山而居住,屋前是水田很平坦,屋后是坡地很是陡峭。一位真正山區里的朋友來我家玩,見到我屋后通向山坡的石梯子都會不由自主的冒汗水。
石梯子是沿著山坡的石壁開鑿出來的,地方不是特別大就夠兩人側身通過。院子里一位嬢嬢挑麥子回家,不小心從石梯子上摔下來,幸虧有政府的幫助才救一下小命。后來大隊上陸陸續續出現好幾例,因著山坡陡峭挑麥子下山摔著就不再種麥子。
山坡陡,分布廣,根本無法廣撒網修路,就算是現在有收割機也無法上山收割麥子。種麥子,收割麥子,就必須人工割麥子,然后再由壯勞動力一擔子一擔子挑下來。挑麥子難免因路窄又陡會碰著山壁,一下讓人失去平衡跌下山路。所以山坡上,一般種植油菜和玉米以及新增的檸檬,在豐收的季節拿袋子裝好用滑輪滑下山去。
家在公路這邊,公路那邊用橋連接這隊上的其他四戶人家。橋是用來運水的,橋下一樣有路通往對面的人家。只是橋是直線距離沒有一個50、60米來高的斜陡坡,更省時省力節約人工。
橋的那邊有一塊水田,每次打谷子挑谷子回家走斜坡比走幾公里平路還累,可沒有辦法啊。挑谷子走橋上過,怕有一個閃失掉下橋可怎么辦,還不是只能乖乖走橋下的路。打谷子得搬打谷子的家伙什么,特別地累人又費力。
打谷子太累,就把水田的水放干種包谷。雖然挑包谷一樣累得慌,但不用搬打谷子的家伙,確實要省力很多。這樣我在外面也不用擔心打谷子的時候,擔心老爹老媽搬打谷子的家伙和打谷子累得氣喘吁吁。
今年二月,老爹打電話說,對面幾戶人家在政府的幫助下要修路了。路由家門前的公路直接修到對面橋,這下可把老爹老媽高興壞了。
早在前兩年,老爹就聽取了大隊干部的意見,把橋對面那塊放干水分種包谷的水田換上了檸檬樹苗,今年正好有部分檸檬收成。路修好剛好是金秋十月,檸檬第一批黃澄澄的果子下樹。不用再老爹老媽用背簍一背簍一背簍地背回家,只需要把摘好的果子裝袋開三輪車或是拿推車拖運回來就可以了,既能省時又省力。
路修通了,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