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雖然我是2016年4月省考上岸??墒?,由于14年就參加過省考,15年省考,16年國考,省考。所以,很多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 ? ?前期:14年15年呢,由于都是打醬油,準備的的確不夠系統。。而且在校期間課程還是比較緊的,只有周末有時間。網上找了華圖的課,聽了一遍,買了試卷每天一套,趕在考試前做完就上考場,所以就是62分左右的水平。
? ? 2015年國考:15年6月放假后,開始準備16年國考,由于16年畢業,所以這可能是最后一次國考機會。我還是把華圖的模塊寶典買來,開始做,之前聽過課也刷過題,就直接做模塊寶典了。。假期在家零零散散做了一周,發現還是很多細節存在問題。又開始網上找資料,發現了粉筆公考,想著自己在家也不自律,就報了班,每天晚上跟著聽課,白天復習加刷模塊寶典。星期天做粉筆送的真題,就這樣的不斷堅持。??墒牵谧稣骖}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情況跟我想的不一樣。比如:我覺得自己擅長言語理解,可是計算后發現準確率只有70%左而不是右,我以為我不擅長判斷推理,準確率卻有80%...于是,我就在每次做套題的時候,在機讀卡背面把具體情況做成表格。如圖,這是現在寫的草圖。
? 通過這個圖,我發現了自己的優缺點。對于問題比較大的模塊,就作為每天必學模塊。先刷題看看問題大不大,有沒有共性的,是沒掌握知識點還是不會運用,還是時間緊,一慌張就想不起來了。我都會寫在批注里。這樣有針對性的解決后,我感覺到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體現在言語理解的準確率上。最終國考行測69.幾。。不算好,但進步明顯。
2016年省考:過完年,就不斷在公考和畢業論文之間糾纏。這一次,我直接打印了套題。12-15年的國考題,山西省考題,山東省考題,河南省考題各打印三份。我根據時間列出了刷三遍的計劃表。每套題刷完,也會做表格分析,了解自己的問題。可能是自己之前的積累爆發了,反正每個模塊準確率都有提高,包括我根本不復習的常識也由原來的對七八個,到穩定在十二三個。由于之前申論都只是聽課,沒認真寫過。這一次也把申論寫作列進了計劃中。一周一套寫兩遍,第一遍卡時間看真實水平,在網上買了批改課,根據老師的批改在寫第二遍。就這樣堅持著,最終行測75.9分。
補充:其實每個培訓班大同小異,只要系統聽完,方法都能掌握,關鍵看熟練程度和考場時間把握。
要點:1.堅持刷題。千萬不能手生,沒時間哪怕用粉筆客戶端刷15道題呢。
? ? ? ? ?2.對癥下藥。這真的需要以上的數據對比來看出問題。有知識漏洞就重新把那部分去聽課,總結方法后再刷題。
? ? ? ? ? ?3.考場上,嚴格控制時間。我做題順序:還沒打鈴之前:常識。邊做邊涂卡。鈴聲一響:言語理解、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剩余部分、數量能做多少算多少,我做了四個。(我們一共十道)
? ? ? ? 大概就是這樣,有了針對性,其實提高真的是看得見的,大量積累是前提。
? ? ? ? ? ? ? ? ? ? ? ? ? ?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