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面具后的臉
杰茜婭說:“是這樣的。孩子們漸漸長大的過程,也就是她們對成人世界漸漸認識的過程。她們脫去了最初的純真,學會戴上了面具,沒有面具是不可能和不現(xiàn)實的。但是,人不能總在面具后面生活,特別是人對自己的面具要有清醒的認識,要知道哪些是面具,哪些是真實的自我。明白自己的面具是怎么來的,如果有可能,要將面具減到最少。要使真我和面具盡可能地統(tǒng)一起來。總之,就是對面具有一個明白的認識和把握,不能讓面具主宰一切?!?br>
16/提醒幸福
風暴終于姍姍地來了。我們們悵然發(fā)現(xiàn),所做的準備多半是沒有用的。事先能夠抵御的風險畢竟有限,世上無法預(yù)計的災(zāi)難卻是無限的,戰(zhàn)勝災(zāi)難靠的更多的是臨門一腳,先前的惴惴不安幫不上忙。當風暴的尾巴終于遠去,我們守住家園,氣還沒有喘勻,新的提醒又響起來,我們又開始對未來充滿恐懼和期待。
人生總是有災(zāi)難。其實大多數(shù)人早已練就了對災(zāi)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會災(zāi)難間隙的快活。我們們太注重讓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
24/最單純的生活必需品
縱觀人類的歷史,我們的生活必需品的名錄,就像銀艮行信用卡惡意透支的黑名單,越來越長了。一千年前,假如我們外出,真如哪那個鄉(xiāng)下孩子所講,只需帶上水和干糧,再攜一把火鐮,就可走遍天下?,F(xiàn)在呢,要有旅游鞋、休閑裝、盆、碗、帳篷、凈水器、驅(qū)蚊油、防曬霜、衛(wèi)星電視、電話機……
這應(yīng)該算是進步吧,只是大自然不堪重負了。養(yǎng)育一個現(xiàn)代人的物資,足夠當初養(yǎng)活一百個一千個原始人。
大熊的箴言里,還有一個含義——單純。單純是一種很真實、很透明的東西,我們已經(jīng)在進化中將它忽略和玷污。比如水吧,人體的細胞所需要的,是純凈的自然之水,而絕不是啤酒、可口可樂和摻了色素的某種混濁液體。人們先是把水弄得很復(fù)雜,然后再把臟水過濾。當人飲著這種再生的清水時沾沾自喜,以為這是文明和進步,其實比古代人的飲水質(zhì)量還差著檔次。
再如空氣,人的肺所需要的,是凜冽的清新的山谷森林之風,而絕不是被汽車吞吐了千百次的工業(yè)廢氣。人們聚集在城市里,在空氣中混淆進數(shù)不清的雜質(zhì),然后搖搖頭說,這樣的地方太不利于健康了。于是開著汽車,滿世界找青山!綠水的地方,心安理得地住下來,把新的污染帶到那里。
人體本來應(yīng)該簡潔明確地表白自己的內(nèi)心,這樣會避免多少誤會,節(jié)約多少人生,增進多少了解,加快多少速度啊!但是,不。人們變得虛偽客套、聲東擊西、云山霧罩,并尊稱這些技術(shù)技巧為禮以和時交,讓世界變得遮遮蓋蓋、詭譎莫測。于是,天數(shù)人在這面無法超越的黑斗篷前終生猜謎,并以此形成許多新的職業(yè)和窺探的癖好。
也許我們可以對自己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中所需物品的龐大分子分母,來一個約分。本著單純和必需的原則,把太繁多的精簡,把太復(fù)雜的擯棄。必需的東西越少,我們]的腳步航越輕捷。佛家有一句話,叫“無掛礙故,無有恐怖”,不妨借用來,少需要物者少煩惱。因為必需少,所以受限輕,人就獲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飛翔。
單純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因為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雜質(zhì),無時無刻不在腐蝕著單純。人們往往以為單純只存在于童真,如果你在晚年還保有單純,如果不是太傻,就是天賜的一種好運氣,保佑你未曾遭遇污濁侵襲,所以依舊清澈。其實,最有力量的單純,是歷練過復(fù)雜之后的九九歸一。以不變應(yīng)萬變,自身有過濾化解和中和澄清的功能。任你血雨腥風,我自靜若處子,心永遠清清的,呼吸永遠輕輕的……
32/在紙上寫下你的憂傷
把你不快樂的理由寫在一張紙上,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它們]完全沒有你想象的那樣多,一般來說,它們是不會超過十條的。在這其中,把那些你不可能改變的理由劃掉,比如你不是雙眼皮或者你不是出身望族。然后認真地對付剩下的若干條,看看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將它們改變。
具體的操作步驟是這樣的。假如你感到沮喪,就請你分門別類地把沮喪的理由1寫下來。假如你哀傷,就嘗試著把哀傷的理由也提綱挈領(lǐng)地寫下來。如果你也不知道因為什么,就是心煩意亂、百爪撓心、不知所措、諸事不順的時候,也請你把所有可能導致如此糟糕心情的理由寫下來。不要嫌麻煩,依此類推—當你憤怒的時候,當你寂寞的時候,當你無所適從的時候,當你自卑和百無聊賴的時候……都可以用這個法子試一試。
34/錢的極點
比如理想,比如愛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錢的盲點。它們可以因了金錢而賣出,卻不會因了金錢而買進。金線只是單向的低矮的閘門、永遠無法積聚起情感的洪峰。
造物給予人的軀體是有限的,作為補償,造物還人以無垠的精神。人的軀體的每一個細微之部,都是很容易滿足的。你主觀上想不滿足,造物也不允許你。造物以此來制約人物質(zhì)的欲望,鼓勵思想的飛翔。于是人類在有了果腹的獸肉和蔽體的樹葉之后,就開始創(chuàng)造語言、繪畫和音樂……積蓄了代又一代的精華,于是我們有了文學,有了藝術(shù),有了哲學的探討和對宇宙的訪間…那都是永無窮盡的奧妙啊。只要人類存在一天,就會上天入地披肝瀝膽地尋找與提煉。
我們現(xiàn)在是站在錢的極點上,但我們很快就會離開它。人們在新的一輪物質(zhì)需要滿足之后,回過頭來仍然要皈依精神。
37/坦然走過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