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看到二次創作,下意識想到的必然是永遠能在心中排行第一的《紅樓夢》。且不說影視作品被二次創作過多次,單就我們現在看到的,流傳至今的紙質文本,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屬于二次創作的產物。
很少有某一本文學作品的研究能夠自成一派,而紅學卻能夠做到如此,也許很多紅學專家都會對現今的版本作者,后四十回是否是高鶚續寫,前八十回為曹雪芹親筆等等問題存在爭議,以及書中的各種草蛇灰線的伏筆在后面卻沒有太過得到印證,脂硯齋評紅樓夢等等未解之謎。
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廣泛的討論,大約是每個人心中都期待著一部最完美,最完整,最真實,最符合自己心意的《紅樓夢》出現吧。
我們不知道曹雪芹當初寫的最真實的《紅樓夢》是怎樣,也因此,我們對美好的事物總存在著美好的向往和想象,恰如那尊愛神維納斯的雕像,我們早已找不到她手臂在哪里,可是卻總會幻想這樣儀態萬千的她,該配上怎樣的纖云素手呢?
因為我們的期待過高,所以似乎凡塵俗世中的這些可以想象的,能夠做出來的創作,我們總能吹毛求疵,找到缺點,認為不匹配這樣美好的作品,對于紅樓夢,亦是如此。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拍攝的《紅樓夢》的作品中,至今被尊為難以超越的經典之作的毫無疑問是87版歐陽奮強和陳曉旭等主演的《紅樓夢》,劇中各式演員塑造的形象十分貼合原著,深深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就連最著名的《紅樓夢》唱段,也是寶黛初見時的場景——
(賈寶玉):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似一朵輕云剛出岫
(林黛玉):
只道他腹內草莽人輕浮
卻原來骨格清奇非俗流
(賈寶玉):
嫻靜猶如花照水
行動好比風拂柳
(林黛玉):
眉梢眼角藏秀氣
聲音笑貌露溫柔
(賈寶玉):
眼前分明外來客
心底卻似舊時友
相信大家對這些作品早就耳熟能詳,但放在這里,也正是想證明,當一個優秀的文學作品面對被二次創作時,總會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創作者,當他們投身于二次創作時,也預料不到自己創作的作品會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但因為他們的真誠,因為對作品的尊重,而絕對會被記住不止一個時代。
也正是因為他們對于這部優秀作品的尊重,付出了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和勞動,去完成他們心中所認為的完美,為大家獻上這樣一部也許達不到影視作品最高峰的神話地步,但也因心向往之而亦步亦趨的追隨著,期待把優秀的作品呈現到極致。
作為觀眾的我們,當然期待這樣充滿誠意的二次創作。
就像當下掀起一股熱評的《小戲骨之劉姥姥進大觀園》,真算的上鮮肉鮮花們充斥的商業電視作品中的一股清流。
也許還有很多存在不甚完美,包括小演員們的演技或許有很多將來有更多提升空間的地方,但至少目前,這個創作團隊是的確為大家獻上的誠意之作。
每一個二次創作都希望能成為獨一無二別具一格的存在,小戲骨也不例外,也找到了一個十分切合而且適合這群小演員們演繹的作品片段,像是元春省親,在曾經的版本里我或許還有這段的印象,但對元春這個人物在電視劇中的表現也確實不太記得,就像87版紅樓夢,好像注意力都被那幾個十分搶眼的主角們(寶黛釵,鳳姐,劉姥姥等)給吸走,而有點忽略其他人物的塑造。
而小戲骨中,選取了元春省親的片段,反而更細致的營造了這樣一個大家小姐被選入宮中作為嬪妃侍奉皇上的情景,有氣質,有儀態,更重要的是有遠見,知進退,懂收斂。
像是剛乘船游園后,等候親人們的拜見,那種焦急見到親人的神情還有不得不顧上皇家禮儀而隱忍克制的感情,都在那微微皺起的眉和焦灼等待的眼神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本來滿臉愁緒,但見到自己最疼愛的弟弟寶玉,知道他過的很好,而且才情上有所長進,立馬恢復到長姐本性,一臉欣喜和期望。
跟眾親人見面聊天后,吟詩作對,聊完家常后,也不忘時時警醒,告知家族維持的長久之計,不要太奢華靡費,不要因為有一位家里的娘娘在宮中,就張揚起來,樹大招風,這樣話中有話的警醒和敲打,也盡顯其中。
包括看到牌坊上最開始的“天仙寶境”,立馬著人修改為“省親別墅”,并且嘆道,這個名字太張揚了,也是希望能讓自己的家族,父輩們能夠收斂低調,才是家族繁榮持久之計。
最后,省親時間到,元春奉命不得不回宮伴駕,對于眾親人的依依不舍卻又無可奈何的傷感和即將入宮后又回到這不得見人的去處的孤苦無依,這些表現,確實是曾經在其他作品里不曾注意到的,而不也恰恰是二次創作后的亮點么。
當然除了元春這位小演員的演繹之外,其他的人物也都有各自亮點,或者說在挑選的時候都盡量尊重原作,讓他們達到最好的演繹狀態。
-
黛玉的嬌弱,寶玉的多情
寶黛共讀書 -
寶釵的知書達理
寶釵 -
鳳姐的人未到笑聲先至的潑辣
王熙鳳 -
劉姥姥的風趣和為了討得大家的歡心而質樸的“表演”
劉姥姥
這些都是驚喜,難道不值得我們期待嗎?
“過高的期待,早就了觀眾的高審美和對作品質量的嚴格要求”
同樣,當《紅樓夢》這本小說的出現,就必然避免不了后人對它的二次創作,以及影視作品上的翻拍等,同樣也會產生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
因為這部本就無可比擬的作品的存在,導致了我們對影視作品的高期待和高標準,而正因為這樣的期待,也誕生了一波又一波優秀的作品,例如87版紅樓夢。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一批批優秀的影視作品的存在,也讓觀眾對作品的審美標準有了一個無法降低的訴求。
就如我們鑒賞美食一樣,當我們吃過最美味的食物,即便我們不能天天吃到,但也會記住那就是我們吃過最美味的東西,但凡有一絲一毫比那個差,我們也能很明確的嘗出來,而且會永遠記住那樣一份美食的好處。
作品也是如此,當我們看過了優質的影視創作,我們也不會被任何粗制濫造的東西給隨便糊弄,即便是糊弄,也不會讓這樣的粗制濫造長久的存在,只會是曇花一現,過了這當時的熱度,也會被立馬被拋諸腦后。
優秀的存在,似乎既無情,而又多情。
在搜索紅樓夢影視作品集時,搜到了天涯論壇上某博主整理的32個紅樓夢影視作品目錄,也有意無意的印證著這種無情而又多情的存在。
市場是無情的,觀眾們看似多情,而其實也無情。畢竟,我們的審美,已經被養刁了,即使很多作品因為一時的熱度或者迎合市場而翻拍,但是光看看這樣的列表,我們還能記得曾經看過的紅樓夢呢?大約是寥寥可數。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無情的準則和已經被優秀的作品而培養的挑剔的目光,又變相的為我們嚴格的要求作品的創作質量和精妙的劇本構思。
正是在我們這樣挑剔的目光下,經過琢磨而存在的作品,我們才會更加期待。
十年修得柯景騰,百年修得王小賤,千年修得李大仁,萬年修得陸勵成,億年修得何以琛,我們期待的是,那份終有一天會得到的期待
記得網友們做的這一首調侃的打油詩,十年修得柯景騰,百年修得王小賤,千年修得李大仁……
這些男主角無一例外,都是對女主角死心塌地,一如既往的陪伴在他們身邊,而作為一幫迷妹,此生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擇一人終老。
可是,這些偶像劇中的男主角都是杜撰的,虛構的,為什么大家還是這樣大的熱情和期待呢?
不正是因為,期待那份幸福的降臨到我們身上讓我們有所期待嗎?
對待二次創作又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會經歷過一次又一次渣男(渣作品),但,我們總相信,我們對與未來的伴侶的挑選的眼光是獨一無二的,對我們自己來說是完美的,是我們最想要的幸福,那么在經歷過也許是渣作品,也許是勉強將就能看的作品,但我們知道,我們最終想要的那個作品才會真正帶給我們視覺上的盛宴和享受。
莊子曾說“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我們可能做不到這樣的純粹,也會想要打發時間而看各式各樣的劇,看過后會覺得跟吃了腐爛的老鼠一樣難受,但當我們最終遇到那一個我們的Mr right,我們的感覺,大約跟浴火重生的鳳凰一樣,棲息于梧桐之上,喝清澈的泉水一樣讓人透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