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早起,高聲朗誦《孟子.梁慧王章句上下》,其中對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一段話頗有感觸,這是儒家文化重要的思想,以至于對于后世從政者影響深遠,其中對于宋代范仲淹影響很大,他在《岳陽樓記》中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信與孟子的這個思想是一脈相承的。自古儒家所繼承的就是自堯舜禹湯以來的“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這是儒家傳承下來的道統。這是孟子一直以來的“民貴君輕社稷次之”的思想的具體體現。
? ? ? ? 原文如下:
? ? ?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 ? ? 昔者齊景公問于晏子曰:‘吾欲觀于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瑯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
? ? ? ? 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說,大戒于國,出舍于郊。于是始興發補不足。召大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 ? ? ? ? 大意是:
? ? ? ? ? 齊宣王在雪宮召見孟子。齊宣王就問:“賢者有我這樣的快樂嗎?”
? ? ? ? ? 孟子就說:“有啊,人們得不到這樣的快樂,就會抱怨他們的國君。得不到快樂就抱怨國君,這是不對的。作為國君不能夠與老百姓一起快樂,這也是不對的。國君以老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老百姓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國君以老百姓的憂慮為自己的憂慮,老百姓以國君的憂慮為自己的憂慮。以天下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慮為自己的憂慮,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還不能夠稱王天下,還從未有過。
? ? ? ? ? 過去齊景公問晏子“我打算到轉附、朝儛一帶去巡視,準備沿海岸線一路朝南抵達瑯琊。我該怎么做才能夠與先王的巡游相比呢?晏子答道:“問得好呀!天子前往諸侯國叫著巡守,巡守就是巡視所有的疆域;諸侯朝拜天子叫述職,述職就是報告所執掌的公務。沒有不和政治相關的。
? ? ? ? 春季省視耕種,補給貧困,秋季省視收獲,救濟歉收。夏代有諺語說:“我們大王不巡游,我們怎么能有養息,我們大王不省察,我們哪里會得到救助?大王的巡游,足以讓諸侯效法”。今天不是這樣,隊伍出動了要跟下面籌糧食,饑餓者得不到食物,勞苦者得不到休養。人們側目而視,怨聲載道,民眾就會被迫作惡。違背天意虐待老百姓,大吃大喝像流水,如此流連荒亡,諸侯們也為之擔憂。順流而下不知返叫著流,逆流而上不知回返叫著連,沒有厭倦的打獵叫著荒,沒有節制的飲酒叫著亡。先王沒有流連的娛樂,沒有荒亡的行為。現在看大王要遵守哪一種做法了?”齊景公聽了很高興,于是在都城內進行準備,然后再到郊外居住,于是在哪看拿出錢糧補助貧困,又召見太師說:“幫我創造君臣共同喜悅的樂曲”。這樂曲就是《徵招》《角招》。其中歌詞中說“蓄君有什么錯?”蓄君就是敬愛君王的意思。
? ? 個人看法:
? ? ? 從孟子的觀點來看,坐在國君位置上真的不是享受,身為國君,必須超越個人超越自己,一國之君就是意味著沒有自己個人利益,自己的利益應該就是老百姓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整天想著如何富國強兵、擴軍備戰,以征戰更多的疆土,掠奪更多財富,統治更多老百姓以稱霸諸侯。固然沒有錯,但是從需求分析來看,這些東西對國君有好處,對老百姓有什么好處?不但沒有好處,可能還會造成老百姓因為戰爭搞得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顛沛流離。
? ? ? 老百姓唯一的就是需要和平的環境,不受干預的空間,老百姓需要的是國君春季耕種來看望他們,秋天收獲來看看他們,并能夠得到國家適當救助。國君把老百姓放在心上,體貼關心老百姓,把老百姓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把老百姓的憂愁當成自己的憂愁。這樣老百姓就會有歸屬感,就會有向心力,老百姓也就會把國君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國君的憂愁當成自己憂愁。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國家能夠建設的更好,稱王天下指日可待。
? ? ? ? 現在看來,孟子的思想沒有過時,永遠也不會過時,因為孟子是從人性的本質角度來分析問題,孟子的治國理政的思想其實對中國政治思想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只不過真正有悟性的統治者并不多,這也是中國歷朝歷代興衰成敗的根本所在,得民心時必得天下,失民心時必失天下。其實孟子的思想照樣可以運用的公司的管理上來,一家公司能否存活下去,關鍵在于如何為客戶真正解決問題,真正創造價值,真正為客戶降低成本,如果做到這三點,那么我們就會贏得更多市場,因為我們贏得了消費者的心。反之失去消費者的認可之心,公司也將隨之破產消亡。
余超林早讀《孟子》感言集之101: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2018-9-2于上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