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第四回),思緒不寧,四大家族總在腦海里反復出現,賈、史、王、薛。在天朝產生的影響力,究竟能量有多大?不可想象。作者如此撰問,究竟要表達何種內涵?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為馬,
賈家!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王家!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薛家!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史家!
這四大家族,讓人看見了天朝的四字真言:“假王血史”。
且說,賈政妻子王夫人的妹妹,寡母王氏,是天朝京營節度使王子騰的妹妹,其丈夫去世以后,留下一兒一女,兒子叫薛潘,女兒叫薛寶釵。這個節度使后升為九省統制,奉旨查邊的王子騰。也就是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子騰,王大家族。
而薛蟠的祖父乃是前朝老臣,在戶部掛了虛名,支領錢糧。其亡父是各省買辦承局總管,王子騰是他舅舅,賈政是他的大姨夫,他便是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大家族長子。
王夫人說:“妹妹家攤上人命官司了”,就是指妹妹王氏、薛家而已,承辦這個案子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賈雨村。
如果說(第三回)說的是賈家的富可敵國,那(第四回)作者要表述的應該是賈家的當朝勢力,賈雨村只是其中一個小卒罷了。在朝中經營百年,何止賈雨村一人?
英蓮遭遇被人拐,人命官司扯兩端。
薄命孽障逢此難,重生再造解心寬。
拐子拐了英蓮,先賣給了馮公子,只因馮公子厭惡堂客,要討二房,便買下英蓮,訂好三日后迎娶。哪知,這拐子!又將英蓮賣給薛公子(外號呆霸王)。薛公子性情尚氣之人,強行拖走英蓮,馮公子花了銀子,又空歡喜一場,反而丟了性命,被生生打死了。
在薛蟠心里,在天朝金陵,這都不是事,不就是打死一個人嗎?花點銀子的事,所以,把家里的事交給管家,自己跟沒事人似的,攜母帶妹,直奔京都。誰人有如此膽量呀,薛蟠而已。
葫蘆廟里葫蘆僧,糊涂斷案避吉兇。
前生冤孽胭脂記,徇私枉法換人情。
賈雨村聽了葫蘆僧的一段話,深信不疑。于是便虛張聲勢斷了此案,以徇私枉法賣個人情,以便日后好相見。
官官相護真巧妙,順手尋得護身符。
雨村缺德真小人,不仁不義不報恩。
第一,賈雨村明知英蓮是甄士隱的女兒,恩人的女兒,也不能阻礙自己的仕途之路。此等卑鄙無恥之徒,甄士隱當初的五百兩銀子算是喂狗了。如果他在天有靈,知道自己的女兒英蓮遭此苦難,士隱又該如何去想呢?現在看來,當初甄士隱便是看走眼了。那么,賈政安排的賈雨村到應天府任職,賈政會不會看走眼了呢?咱們拭目以待吧。
第二,封建社會本就是個男權社會,男尊女卑,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賣兒賣女只為活命。這于四大家族形成強烈的反差,買賣也就算了,還打罵,打罵也就算了,還打死。
薛潘本人就是一個吃天朝供應糧的主。本來家里己經田有千傾,金銀遍地,仍如此欺壓百姓!外號呆霸王,荒淫無道,奢靡亂性,整日斗雞走馬,游山玩水,一個亡命之徒而已。是誰給他的膽子如此作為,答案都已知曉,此人必遭天報,時候未到。
薛寶釵善解人意,替母分憂解勞,崇詩尚禮,被京都選為才人的后備人選,此次隨兄進京只為備選進宮。
第三,賈府在此次事件當中做了什么?其實,什么也沒有做,只是王夫人問了一句,可見,問的是何等巧妙。當朝的官員之間,又如何官官相護的,話到口中留半句,剩下半句讓你說,詞不達意遠點走,以后不知找誰說。賈雨村這等會辦事兒,就是現今所謂的情商吧!
足見賈府在天朝的勢力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