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打開很久沒上的豆瓣看見這個#作弊#的話題,隨手翻了翻被嚇到。我覺得有點悲哀,作弊的人洋洋得意自吹自擂,沒有做過的人反倒說,真是慚愧。然后自說自話地寫了一篇廣播,無人問津。
其實我覺得最悲哀的事情就是,這個世界喜歡噱頭。而最最悲哀的事情就是,現在的趨勢是承認這個喜歡噱頭的態度。
人們更期待于尋找認同,而不是追求真理。這是讓我覺得胸悶氣短的一件事。
剛剛隨手點開了一篇文章,讀完大概知道好像是因為最近一個跳樓的孩子引發的討論。夜深了,我也只是想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我不想說服誰,本來就是主觀的東西。
一個學生因為抄襲被抓,被羞辱傷自尊,然后跳樓。于是引發眾人反思,作弊是不是本該是一件好事。
這個時代好像,就喜歡糟踐價值觀這種東西。歪理也是理,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講得還挺像那么一回事,大家都愛看,說,看這個人,多么與眾不同,看這個人,多么真實多么不虛偽多么不造作。
在這個話題下面,有一個題目是《不作弊的人都是傻子》,說,
學霸畢竟是少數人,很多時候英語20分到60分,想想就是很長的一段距離。
所以這個作者告訴大家,什么叫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學霸是少數+及格不容易=作弊的正當性????????我不是要求所有人當圣母不犯錯誤,我只是說,能不能別做了錯事還一副“我是大爺”的模樣。也許我們不能抵制誘惑不能免俗地做了錯事,但是至少要有羞恥心。
面對做錯事有羞恥心及時反思及時懺悔的人,我們的態度是什么?
當然選擇原諒ta啊,我們一家人風雨同舟。
【不好意思畫風突變】
但是做錯事還覺得自己做得倍兒對的人,不值得原諒。
這件事情本身來看,作弊只是一個引子。就好像是他遲到被罵被羞辱然后惱羞成怒縱身一躍一樣,事件有導火索,也有直接原因。今天作弊被羞辱跳樓,一堆人跳出來說,哎呀作弊本來就沒什么不對??!作弊是沒錯的啊!明天偷東西被抓被羞辱跳樓,還會有一堆人站出來說,偷東西沒什么不對啊本來就是沒錯的??!他走投無路不偷還能怎么辦?
于是本著死者最大的觀點,本著對眾生的憐憫之心,總有這么一群人站出來告訴我們,他們做的都對;反倒讓老老實實信奉道德尊重法律的人,無言以對不知如何是好。
讀了一篇文章,打著苦情牌,通篇論述作弊的好處,以及自己作弊的無奈,自己作弊的各種不得不,仿佛看見昔日讀書無用論。我看見評論里很多人寫,這是現實啊,事實就是這樣的啊。
知道孟母三遷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嗎?你的環境是什么樣子,你就以為世界是什么樣子。
我只是仿佛看見枯井里幾只青蛙,一起抱怨著這片天空有多么狹窄。最可笑的地方是,作者很認真地講
“
考試作弊和抄作業是我們全班有組織進行的,那時候大家都不覺得這件事跟人品和恥辱有關,抄作業能讓我們保證5小時的睡眠,作弊能偶爾幫助大家逃過羞辱罰站批斗檢討請家長。
我們為了虛榮而作弊?虛榮這個詞已經達到了精神高度,我們還在為了生理需求這么低級的原因而作弊。
我爸媽,還有一些同學的父母也都知道我們抄作業的事情。每年大假都有山一樣的作業,有時同學們來我家集體寫,有時我去別人家寫,我們的家長都知道我們互抄。家長們從來不說什么。我的父母希望我好好學習,但他們更關心我的身體健康。”
作者說的所謂像富士康一樣流水線的高中生活,誰沒體驗過?高中,我不能說本來就該是這樣子的,你當然可以選擇不這樣,就像選擇抄作業選擇作弊,其實就是相當于選擇不過這種苦日子,你想保證睡眠,你想保證人格尊嚴不受傷害,你想要舒舒服服的生活,你想安逸,這都沒什么。只是別告訴小孩子,所有人都應該在年輕的時候選擇偷懶選擇有技巧地劃水。這個世界不是這么運作的,我也不相信一個班的人互相作弊抄襲。如果真的那樣的話,為什么要浪費那個時間抄作業?都高考了啊,再這樣自欺欺人有意思嗎?一整個班的人抄作業,我不知道是老師的悲哀還是這個班同學的悲哀。既然同學父母都知道你們全部都在抄作業,就沒有個家長反映少一點作業?就沒有一個家長給老師說,老師我們家孩子需要睡眠你不要像對別的孩子那樣對他,他時間不夠就不做作業?你以為老師放棄一個學生是侮辱?老師放棄一個學生是忽略。那種老師,沒事就侮辱學生的,那是他師德有問題??墒撬袉栴}不代表你們沒問題。作弊能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嗎?跳樓也不是啊。
體制有問題了,要改,而不是默不作聲唯唯諾諾一邊附和著體制一邊陰著忤逆體制。
“改革,你嘴上說得輕巧”
我沒說輕巧,但至少像這樣茍活在體制下,對集體對個體并無意義。
改變很難,但是那些像鴕鳥把頭埋進沙子里自欺欺人地以為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人,有什么資格說改變很難。
現在的潮流好像就是推翻主流價值觀的一切,以標新立異,以特立獨行。于是人們七嘴八舌,懷疑所有。不信奉道德,不信仰法律。我們講道德的時候,總有人跳出來說,世界都這樣了,道德的意義何在;我們講法律的時候,卻偏偏有人硬要扯進道德來,“換做是你,你難道不會殺他嗎?”還有人,帶著一種扎堆過紅綠燈遺留下來的思考方式反問:難道大人作弊不比孩子多?難道大學生不作弊?
嗯,世界都這樣了,就別讓它更慘了;換做是我,我會殺,但是我沒說不接受法律的制裁;大人也作弊,世界上很多人作弊,但這并沒有讓它變成一件對的事情。你可以同情我,但是法律不可以;你可以跟著大流一起,但是道德標準不會。這就是法律和輿論的區別,就是社會道德和個人選擇的區別。輿論說什么都可以,法律不能那么隨便;你可以選擇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是拜托像一個成年人那樣承擔后果,而不是抬杠耍賴著鬧騰說,法不責眾。你以為湊一撮人偷盜就不是偷盜了,你以為湊一撮人殺人就不是殺人了,知道共同犯罪嗎?有很多人和你一樣,不是說明你就對了,有時候也可能是你們都錯了。你在心里給自己一個安慰,說,看啊,那么多人陪著我,和我一樣呢,你們有什么資格評判我?我們沒資格評論,但是法律和道德有。人們的選擇都是自己做出的,不需要你來給他們合理解釋。我可以為殺人犯找到無數個理由合理解釋,但是這不能改變他犯罪的事實,很多事情本來,就不需要解釋。
將心比心這事在以前,是讓人們學會體諒,放到今天卻完全變了味。就好像是說什么,我可以通過想象成你,來判斷你的對錯,來判斷你的價值取向,來判斷你是不是有罪。人和人的想法,思維,人和人的成長背景,經歷,那都是不一樣的啊!別沒事動不動就想通過事情換位思考解決問題,換位思考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讓你在那個“位”上看待是非對錯更加主觀。本來就沒有什么絕對好或絕對壞的人,也沒有絕對對和絕對錯的事,于是,有人就自以為是地把小處無限放大,再偷換概念,來告訴我這個世界應該如何運作。
悲天憫人,有時候是善良;不分場合地悲天憫人,更多的,就是愚蠢。很多時候有的人為了少數人,發聲啊呼吁啊,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殊不知在潛移默化中,他的言行,他對道德對法律的蔑視,已經深深影響了社會中的其他人,而因此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我們面對一件事情,不是說靠人多嘴雜逼迫公權力投降,而是看到底是什么問題,究竟是長此以往危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還是只有少部分人可能會受損;究竟是通過改變部分人的行為模式即可改善,還是必須要更換道德標準,重新撰寫法律法規……這些都是面對一件事情要思考的問題,而事實上,多數人的思考方式是,面對著造成悲劇的眾多原因,他更愿意把自己最有共鳴的那部分當做唯一原因,并朝它開刀。
我想我們需要一點理智。我們欠缺太多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