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由兩個字總是會引起許多的的遐想,而二十歲又恰好是一個富有朝氣,又不失理智的年齡。這個年齡的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上大學?我不知道在大學的生活里,你們算不算是自由的。但至少我是羨慕的,在大學你們可以參加各種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有所謂干凈的友誼,能暢談自己的所謂理想和未來。而我,大多少的農村青年卻為了生活,為了自己以后的家庭去拼〈18歲考慮家庭說起來有些可笑吧!我們總是能考慮到這些的東西,或者更早〉說起來又不能算拼吧!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在一所電子廠打工,又或者去學個所謂的技術,窮其一生也很難離開自己的家鄉。某個省,某個市,更有甚者于某個縣。
?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照成了這種區域囚籠的現象,如果用我所想的來解釋就是『親情捆綁』所謂的親情捆綁就是你對父母,或者父母對你的一種依賴和責任,這種親情就像一座大山一樣把你壓到無法動彈。本來在這個年齡段你應該是按照自己的心去走的,但你不能,需要考慮你的父母,特別是一個條件不是特別好的家庭,在你踏上社會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不完全屬于你自己了,你想去外面闖蕩一番,但你不能。你的父母希望你就按照這個路走下去,這不是慷慨大道,它就像是一條打上混泥土鄉路。從這個村通往下一個村。久而久之你也失去了勇氣,你看著慷慨大道上車來車往,卻沒有勇氣踏上。仿佛這中間隔著一成玻璃墻!
? ?我有一段時間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北京青年》里面有一個角色何東本來有著賢惠的女友、穩定的工作,前方是一帆風順的人生。在結婚登記的時候,他卻忽然反悔,閃電般分手、辭職,他想重新過一次自己的青春,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就是我說的親情捆綁,一個從來沒有按照自己心意生活過的人,找不到自我。可能有很多人就理解不了,我覺得這種就應該類似于某些人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看著看著就哭了。他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的,卻又無力改變,而何東卻踏出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