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一提到這個詞也許我們都會覺得具有一種宗教的韻味,可是這篇文章跟宗教沒有半毛錢的關系。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冥想對于踐行者的好處非常多。
在說冥想之前,我先談兩件我是如何錯過認知升級的:
第一件事發生在我大二的時候,某天早上我與朋友去背單詞,看到有人在冥想。我們就覺得搞笑,還在談論那人就像傻逼一樣,現在看來我們更像傻逼。
正所謂一念一世界,表面上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可真的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嗎?我們的本能都不喜歡未知的世界,因為那里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希望一切都是確定的,我們喜歡那種掌控感,可是只要有未來存在,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面對一件未知的事情,我為我當時的心態感到悲哀。
這讓我想到姚明的一句話: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理解一件事,哪怕自己暫時還不喜歡,如果永遠站在對立的情緒上,永遠無法接受,只會讓我們的未來變得越來越漫長,越來越漫無目的。
第二件事發生在閱讀《自控力》時,當時書中提到:冥想五分鐘,能提高自控力。當時我想了一會兒為什么,也嘗試了幾次,但過眼便成云煙。可即便我從書中知道了冥想有助于提升自控力,我也沒有堅持去行動,所以說有些東西僅僅知道是沒有價值的,知道與做到的距離是如此的巨大。不過知道總比不知道好,因為知道是做到的前提。
這是我錯過了的兩次升級認知的機會,不過我一直比較幸運,在一段時間后我讀到一篇李笑來的文章,文章中他把國外關于冥想的研究總結如下:
(一) 它能讓你更健康
它能夠增強你的免疫系統
它能夠減緩各種疼痛
它能夠在細胞層面去除炎癥
(二)它能讓你更快樂
它能增加正面的情緒
它能減輕抑郁
它能消除焦慮
它能減緩壓力
(三)它能讓你更好地社交
它能讓你對社交聯系體會更深,進而改善你的情商
它能讓你擁有更多同情心
它能讓你覺得不那么寂寞
(四)它能提高你的自制力
它能讓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它能讓你有更強的自我審視能力
(五)它能改善你的大腦
它能增加大腦的灰質
它能增加與情緒管理、正面情緒、自制力相關的大腦區域的體積
它使大腦皮層變得更厚,使你更能注意力集中
(六)它能提高你的效率
它能增強你的注意力與參與度
它能增加你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它能增強你的記憶力
對于冥想者而言全是好處,剛好我在那段時間讀的《安靜的力量》與《快節奏,慢生活》里也都提到冥想的作用。這讓我大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則曾經的新聞,說:世界上很多精英,每年都會有一段時間去寺廟里靜修,而靜修的內容主要就是冥想。到這里我心動了,我開始了我的冥想,至今為止已經是第一百一十一天了,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具體的冥想。
冥想有很多不同的稱呼,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我踐行的是最簡單的一種:
呼吸冥想,簡單說就是,閉眼靜坐,觀心,感受自然。
具體操作:
找一安靜的地方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坐下(當然如果你想盤腿,請隨意),閉眼,深呼吸,也可以是正常呼吸。關注自己的呼吸,當你走神時,別去評價它,再次將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即可。當然如果你注意力實在無法關注呼吸,那在呼氣時在心里默念“呼”,反之則默念“吸”。但是注意一點,背要挺直,不然你會睡著了。
是不是覺得特別簡單?別想當然了,當你去踐行時,你就懂了。剛開始時建議時間不要太長,十分鐘就差不多,當然如果你想找虐,那請隨意。
最近我還讀到一篇文章,說得是去年國外的研究發現:冥想有助于減緩大腦的衰老;最近我也聽了耶魯大學精神醫學博士后的一次分享,說了一堆冥想的好處以及國外對于冥想的研究與普及。
在此我分享一下我自己冥想的感受:
冥想,就像我們為自己配置了一個監測系統,監測自己的情緒與行動。這也是為什么能提高自控力,因為我們有很多行為都是在潛意識下進行的,也許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而冥想能鍛煉我們的監控能力,進而在行動發生之前就意識到它,比如當我們生氣時,我們能意識到我現在很生氣,這就多了一份理智,而不是僅僅只是很生氣。
冥想,還能提高我們的主動的專注力(對于那種看電視劇、讀小說等通過外界的影響而進行的專注力稱為被動專注力) ,在互聯網時代,專注力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在這個時代我們總是被打擾,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這一切的后果就是專注力越來越低。因為冥想的鍛煉,我能專注三十分鐘左右,這也是為什么我的番茄鐘也就三十分鐘。
我記得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你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別人已經解決了,你需要的僅僅是學習。
那么,這就是我錯過升級認知的機會,難道你還打算觀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