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愛好并學習古箏演奏的我,看了這部電影,才知道古箏不僅可以高山流水、漁舟唱晚,更可以混剪潮流千回百轉、蕩氣回腸。
在這樣一部充滿中國民樂和西洋樂器、以及現代混剪古風音樂層出不窮的青春樂章,我看到憧憬的青春的樣子。
混雜一個懵懂奇葩樂觀的少女,一場默默守護摯愛樂器的震撼心靈的西洋樂和民樂的音樂決斗,一群堅持勇敢義氣的小伙伴……
“神經女孩”在音樂和熱愛里逆襲成為“閃光少女”?
一個古靈精怪“神經”少女陳驚,從戀上了校草師哥,到引起了校園西洋樂和民樂兩大院系之間的大混戰,再到聯手“502宿舍”四位美少女組成2.5次元樂團,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音樂青春趣事。
青春的樂章
古箏的細水流成,也可以激情如戰歌。
揚琴的靜若流水,更可以激蕩山河直闖人心。
琵琶的甄軟柔情,竟可以行云流水逆流而上。
阮的溫文爾雅,但可以錯落有致散發熱情。
二胡的有償溫暖,卻可以破壁戰歌策馬奔騰。
編鐘的繞梁余音,將古代殿堂里的空靈穿越到今。
鋼琴依舊舒緩動人,或激蕩心靈。
豎琴也柔軟細膩,親親你心。
小提琴的野蜂飛舞演奏,將那蜂蜜群飛的畫面感躍然腦海。
……
音樂的世界,沒有古今,更沒有中西,沒有國界,亦沒有藩籬,它穿越過青春的臉龐,播種進這些美少男女的心里一顆種子——熱愛生命。
不談戀愛,談音樂。
清晨的少男女們,沒有大多數青春偶像劇里愛的死去活來,恨的驚天動地,但有青春期初戀的酸澀和懵懂,也有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的努力拼搏,一切愛戀和執著,在音樂的世界里如同音符樂章,有快樂的輕快節奏,也有拒絕的低沉拍子,更有重新生活的樂觀序曲……
一群愛音樂愛演奏的熱血小少年們,在不以談戀愛為主線卻音樂充滿的校園劇,竟將自己的樂器與對音樂的執著完美融合,在彼此接觸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化學反應,激發出心底的熱愛和激情,更掀起了一大波民樂傳承的熱浪。
不論偏愛,論傳承。
古代王朝,無論各種王宮慶典,亦或是貴族的休閑娛樂都有樂隊伴奏,都有音樂相隨。
特別是古代詩詞歌賦,現在我們背誦的詩詞,在古代可都是有配樂,可唱誦的。但可惜那些詩詞配樂的譜子早已失傳了,如果我國的民樂也逐漸的被大多數國人遺忘或放棄,專心追逐西洋樂器的話,那么若干年后,我們的子孫后代,真的就再也聽不到那么美妙絕倫的民樂了。
你的青春你做主。
女主有個很棒的家庭教育環境,所以她樂觀開朗,勇敢積極,在她面對挫折時和她媽媽談起想放棄學習揚琴時,她的媽媽不是怒罵或生氣指責,而是非常平靜給她解釋來龍去脈,讓她自己去和揚琴分手,如果她自己想通,不是一時沖動,她媽媽也欣然接受。
女主的媽媽的建議就是讓她坦然面對自己的心靈,對揚琴11年的學習,是愛?是堅持?是煎熬?還是誤會?全由自己找到答案,人生不是也如此嗎?
開明的通情達理的家庭教育下,就是特別能夠養育出像女主這樣積極樂觀的孩子。更是這樣的教育下,才有一個讓我們驚喜的快樂女主,才創造出女主一群小伙伴們的怦然心動的音樂青春。
這是中國版的音樂青春。
美國有一系列非常贊的電影《歌舞青春》,而在中國電影逐漸發展的今天,我們也看到了令人期待的中國版的音樂青春——《閃光少女》,閃光的不僅僅是那些愛音樂的民樂少女們,更是那些閃耀的音符樂章,不僅穿越電影,直擊每一位國人的心靈,更震撼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民樂也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
“等你們出國了,難道不想告訴外國人,我們自己的音樂也超厲害,學你們的音樂只是因為喜歡。”
——油渣對西洋樂的同學們怒吼
在學校里,民樂一直被西洋樂打壓,連學校都不愿意繼續招生了。
終于在女主表白校草師兄失敗的一次沖突后,油渣忍不住了發飆。
音樂沒有高低之分,民樂和西洋樂一樣好,自己民族堅持了幾百年幾千年的東西,怎么會不牛呢?
你不喜歡可以,但你要尊重別人的夢想和喜好,無論是選擇學習西洋樂還是民樂,亦或是熱愛二次元的少女們,所有的少年們各有所愛,各有所持,尊重才是成熟的開始,更是因為都是對音樂的熱愛,更是惺惺相惜……那些這是正是《閃光少女》最可愛的地方。
結語
這部電影一樣,又尬又燃,很獨特。
怦然心動的音樂青春里,有初戀的喜歡、拒絕、釋然;有對興趣的堅持和刻意練習;有西洋樂和民樂樂器的演奏“拼殺”斗琴、更有穿越掙扎和表現找到熱愛的本源探索……
一場音樂青春的少男少女們,用輕松愉快的校園音樂喜劇來訴說中華傳統民樂,美妙絕倫,經典非凡,需要大家的熱愛、學習、傳承,才有機會發揚光大,讓世代的國人能夠聆聽和熏陶。
《閃光少女》是那么的有情、有愛、有樂、有料、有用、有感——
學會珍惜自己選擇的興趣,也熱愛自己心動的音樂和樂器,我決定每天抽出時間與我的古箏再談一次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