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圈有人發了動態“我想說累成狗,但是發現,我家狗怎么可能有我累......”
記得前段時間我也整日跟朋友抱怨“每天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就拿今天來說,本來周六是一個休息的日子,本想好好在家墮落一回,可早上臨時收到通知,下午又要趕回公司開會,頓時,心情蒙上了一層灰色。
再往下翻朋友圈,也有人發表“周末這兩天參加培訓學習,從每天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十點半,中間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休息可以吃飯看手機。”
再定睛一看,是那個喜歡的作家發的動態,是誰說過,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已經比你還優秀的人,還在繼續努力。
關上手機,將頭蒙進被子,感覺到無地自容,然而不一會就睡著了.......
02
減肥的人說要么瘦要么死,他們似乎將自己逼上了絕路,而生活也一樣,要么身累要么心累,你也總得選一個。
表哥在國企上班,每天上班的內容似乎就是喝茶看報,正因此,他有太多的時間去遐想,去展望自己的未來,當然他說自己是沒有未來的,因為一眼就看到的未來算不上未來。
于是,表哥每日心事重重,想要離開,可生活容不得他選擇,唯有委曲求全。
當然那些有勇氣離開的人,最終還是會離開的,比如小鵬,我的一位大學室友,當初畢業后,他爸爸花了很大的力氣才讓他進到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可是他說他不喜歡那里,無所事事,勾心斗角,最重要的是浪費生命。
我說,你不在那里浪費生命,就得換個地方繼續浪費生命。
誰知,這家伙士別三日,也讓我刮目相待一回,他辭職的時候,還專門給我發了消息,“這一步我總算邁出去了”。
后來小鵬自己找了份工作,每天工作加班將近十個小時,晚上回去基本上都已經是晚上八點左右了,可是他說:“至少這是自己的選擇,比以前過得充實多了。”
原來,有些路,是自己選擇的,就真的要跪著也要走完。這不是執拗,而是對自己負責。
03
一個人身累的原因無外乎兩種,要么是純粹的體力勞動,要么是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連續作戰。
而心累往往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得不到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當你在現實所走的路,與你內心想要走的路方向相反,而又愈來愈遠的時候,你的內心就會心生一種防御機制在牽扯著你,這種防御會導致你對周圍的一切開始厭煩,導致你一遍遍地告訴自己必須離開。
而即便離開了這個地方,就真的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嗎,并不見得。
以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名青年正在找一處地方安家,路上遇見一位老者,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
老者回答:“你的家鄉如何?”
年輕人回答:“糟透了!”
老者聽后說:“你快走吧,這里跟你的家鄉一樣糟。”
后來又來了一位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者也同樣反問他,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人也好,景也美。”
老者說:“這里同樣如此,人也好,景也美。”
在一旁的旁觀者便很詫異的問老者:“為什么前后說法不一致呢?”
老者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它給你的感覺卻因你的眼光不同而會完全不同”
生活里的我們亦是如此,當我們以欣賞的眼光看人看事時,你就會看到許多優點;假如你以批評的眼光去看待某一個人或事時,你便會發現無數缺點。
如果改變不了現狀,我們還可以改變自己。
04
古人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倘若現在有一天你可以兼得,那一定是你已經變得足夠強大的時候。而什么是強大,強大就是你經歷重重阻難,依舊心懷希望地站在那里,不卑不亢。
古人又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雖然我們沒有匡扶天下的大任,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家庭,肩上都有一份責任,那么心志苦些,體膚餓些,又算的了什么。
生活從來都是不易,如果你覺得容易,那么一定在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如果沒有,要么身累,要么心累,你總得選一個。
而當你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你就必須走下去,因為你一定要讓這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