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燒掉50萬欠條”被道德綁架的無奈
文/寒江
最近,河南新鄉村醫楊全鴻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情,他一把火燒掉行醫近50年收下的欠條,數額高達50多萬。(2017年03月16河南電視臺)
村里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傻”村醫,老伴埋怨他48年沒給家里掙過一分錢。而楊全鴻說,我愿意讓病人欠我一輩子。他不過鄉村普通醫生,收入有限,為了補貼患都,還經常撿破爛換錢。
因為這,網友們再次高呼“最美醫生”。而他在2014年還真獲得過“最美鄉村醫生”的榮譽。
什么叫“最美醫生”?難道就因為他看病可以欠費,欠費還可以不還?只要不收錢的醫生,就是好醫生?
那些欠錢的人,果真幾十年都還不起這筆醫藥費?只要楊醫生不上門討要,是根本不打算還吧?我相信楊醫生是想要那些錢,畢竟是他勞動所得,否則怎會將那些欠條保留50年?只是討債的成本有點大,還有些患者就算治好了,也在裝糊涂。楊醫生也不可能為那些錢上法院告他們,畢竟當初還得過最美醫生稱號。那筆欠條也許今生都無法兌現,還不如一把火燒了,省得看著心煩。他說讓那些患者欠他一輩子,那些患者欠他的何止這50萬,還有那一輩子的良心債!
現在各路媒體在宣傳典型正面人物時,總喜歡把“大公無私、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標簽貼在個人身上,號召民眾向他們學習,但這種效果并不好,因為沒有人能脫離世俗煙火生活,他們也有家庭父母親人需要照顧。講“公德”也要講“私德”。
不可否認,楊醫生是個好醫生,可以讓病人欠錢看病。但在他老伴眼中,他就不是一個好老公,因為48年沒給家里帶來收入,未能承擔養家的責任!
像楊醫生這樣的醫生注定無法做長久,也不可能成為公眾學習的榜樣,大家只會贊美,卻不會去學習,只會號召他人去學習,自己享受既得利益就好。
他被評為最美醫生,實際是樹立了一個道德陷阱,其它鄉村醫生怎么看?他們難道也可以讓患者打一個永遠收不回的欠條?不收費醫生又如何養家糊口?這樣下去,最壞的結果是,沒有人愿去基層當醫生,也沒有人愿意學醫!
醫生只是一種職業,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重視基層醫療行業,加大投入,擴大醫保的受惠面積,對那些看不起病的貧困群眾,除了免除部分醫藥費用,還應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這些都要依靠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完善。光知道頒發道德獎,頻繁報道這樣的最美醫生并不是什么正能量。尊重一個行業,正視一個群體,比在其中選擇一個“最美XX”“XX正能量”來的有意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