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只能作為資金,而它想要成為資本,還有需要至少另外三個要素:、
1、資金的金額大小 ? ?2、資金的使用時限 ?3、資金背后的智慧。
“火急火燎隨大流”,其實就是由于沒有資金背后的智慧,才導致的結果。
看到一個所謂賺錢的機會,不管自己準備好了沒有,也不管是否做過相關的研究就跳進去,通常的結果都是自己成為了別人的紅利。
越是所有人都火急火燎的時候,越應該想清楚,這是不是自己的機會。
這種耐心和智慧都需要平時鍛煉,也只能在平時鍛煉。
雖然并不容易,但這資金背后的智慧是可以習得的。
第一個突破的并不是金額-這是大多數人止步不前的根本限阱。其實,投資的重點并不在于盈虧絕對值大小,而是在于盈虧比例大小。看相對值,也不是看絕對值。
第二個要突破的,也是最重要的:能不能給自己的投資款“判上個無期徒刑”。如果這是一部分動輒就要去救急的資金,你是沒有辦法給它判上無期徒刑的。換言之,我們能夠長期不去理會的資金,一定是那些“丟了也無所謂”的閑錢。
不能夠心平氣和的被判上個無期徒刑的資金,就別假裝資本混跡江湖了。
第三個,投資知識,經驗和智慧,幾乎只能從實戰中獲得,
今天這個專題講的內容我這半年還是深有體會的。
股市。從大學時就偶爾了解股市,但只是表面的看看大盤,從未深入的分析過。2016年身上有一筆閑錢正式開始打算學習理財投資后,才慢慢去熟悉了解。剛開始吃虧是必不可少的-應該是每一個股民必經的過程吧。16年第一次開通平安證券的賬號后買的第一支股票就便宜的股票,3塊多錢一股的,當時就想著這個股價便宜。然后每天去關注它的漲跌,并沒有去了解這個公司具體是做哪方面的業務,它的財報,它的市值,他的歷史波動情況等等,就像是老師說的,一是側重絕對值金額了,二是沒有智慧,隨大流了。結果肯定是虧的,好在沒有買很多,自己也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買投資,所以結果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不過這件事情最大的意義就在于改變了我股票投資的觀念。那次炒股退出后,我看了好幾本書,還跟著雪球大V了解投資的技巧,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前景等,會去根據自己的了解和學習關注幾支股票,而且是長期關注,直到現在我也沒有買入,還是持續學習關注中,我相信會找到股市規律的。效果有一點,我關注的幾支股票都在我的預料之中或者說期望之中。
? ?以前看到喜歡或關注的股票下跌就心里發慌,現在心態放心的很。就像我的指數基金一樣,我相信它,所以當它下跌的時候,我更開心,因為我能更加低成本的加倉。
也許,這就是我成長最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