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是由朱曉曼教授主持的一個項目,開始是北京中學和南通三中這兩所“種子學校”,我們學校有幸參與了該項目。在活動中,參與的人并不多,利用講座、開會、討論等多種形式,朱教授將情感教育的種子播撒到我們每一個與會者的心中。這種“種子”的理念很重要。
我現在擔任初一1班的班主任,自建班以來,我一直想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可是這一年過去了效果不好。暑假開始,我想了一個辦法,要求同學們每天都看書,然后在班級群里面曬書:今天看哪本書,看了多少頁到多少頁。其目的是要讓學生主動地或者被動地看書,其實最終是養成閱讀的習慣。而養成閱讀的習慣也就是將閱讀這個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中,讓他受益一輩子。
同樣的方法,后來我們在曬書的基礎上,又開始曬運動,要求學生每天跑步,并且利用“悅跑圈”這個工具實時記錄跑步的路程、時間、速度、地點,然后將跑步信息曬到班級群里去。這個行為其實也是把運動這個種子播撒到學生的心中。
我們講誠信教育,講感恩教育,講勞動教育……其實,所有的教育,就是播撒一顆種子,我們現在是將種子播撒到學生的心中,然后讓它生根發芽,成長壯大,最終影響學生的一輩子。
我很懷念我上小學低年級時期的吳啟瑞老師。她很嚴厲,逼使我學生必須認真;她很嚴厲,逼使我改掉很多很多壞習慣;她很嚴厲,逼使我成為最優秀的自己。在我二三年級她教的時候,我沒什么感覺,等到四年級(我們小學時,趕上合并學校潮,很多小學開始合并)我到了另一個學校,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認真的態度是周圍人所不具有的,我才意識到吳老師教給我的有多重要。等我漸漸長大,我發現我身上所有的優點,都是二三年級時吳老師撒下的種子。越長大,種子越長大,越凸顯出吳老師所教的重要。唯一的遺憾是,只教了兩年,如果一直教到小學畢業,我相信我會更優秀。
我們現在的教育,也是播撒種子,所以,每一個老師,我要慎重形式,想法設法播撒真善美的種子,這才對得住“教育”二字。
子曰詩云 ?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