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有關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病辨證用方
- 小建中湯:
桂枝三錢,芍藥六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
炙甘草二錢,飴糖一兩半。
辨證:脘腹痛,腹直肌強急者。
按:胃痛有屢發屢愈的較久歷史,尤其是在寒季時發作,在熱季時已者,大多屬于本方證。若其人更虛者,宜酌加黃芪,名黃芪建中湯,煎服法同小建中湯。
- 旋覆花代赭石湯:
方見前。
辨證:胄脘痛,心下痞硬,惡心嘔吐,或反酸,或噫氣不除者。
按:潰瘍病活動期及幽門痙攣的患者,常現此方證,須注意。
- 半夏瀉心加乳沒貝烏湯:
半夏五餞,人參三錢,黃芩三錢,黃連二錢,
干姜—錢,大棗四牧,炙甘草二錢,乳香三錢,
沒藥三錢,貝母三錢,烏賊骨二至四錢。
辨證:胃灼痛或劇痛,心下痞滿,嘔而腹鳴,大便較溏者。
按:十二指腸潰瘍常見此證。
大柴胡湯桂枝茯苓丸合劑:
方見前。
辨證:胃疼痛,胸腹脹滿,嘔吐不欲食,大便干燥者。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合劑:
方見前。
辨證:即上證而大便秘結不通者。
按:嘔血的患者,亦常現以上的二方證。
- 柏葉湯:
柏葉三錢,干姜三錢,艾葉三錢。
辨證:下血或吐血劇甚者。
按:胃出血而有虛脫的現象者,如頭暈、汗出、面色蒼白、脈虛數、血壓降低等現象,可合用人參湯,即本方加人參三錢,白術三錢,炙甘草三錢。
附:有關胃擴張及胃下垂的辨證用方
茯苓澤瀉湯:
茯苓八錢,澤瀉四錢,甘草二錢,桂枝二錢,
白術三錢,生姜三錢。
辨證:嘔吐,渴欲飲水,眩暈,心下悸,小便不利者。茯苓飲:
茯苓三錢,人參三錢,白術三錢,枳實二錢,
橘皮三錢,生姜四錢。
辨證:嘔吐,心下痞硬,逆滿胸悶,食欲不振者。大半夏湯:
半夏二兩,人參三錢,蜂蜜一兩半。
辨證:嘔而心下痞硬,不愛食,食即吐者。吳茱萸湯:
吳茱萸五錢,人參三錢,生姜六錢,大棗四枚。
辨證:嘔而胸滿,或嘔吐涎沫而頭痛者。半夏瀉心湯:
方見前。
辨證:嘔而心下痞,腸鳴者。
按:胃擴張,胃下垂大都由于胃肌緊張力的衰減而致病,亦是二病常并發。胃擴張以周期的嘔吐為主,(頗似《金匱要略》胃反為病,但不是持續的嘔吐,不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意即胃虛不能消化水谷,積留一時, 終須吐出,故此病亦往往便秘,慎勿認為里實而用下劑,只宜溫藥和之,胃氣復津液行大便自調矣。又此病亦常并發胃炎,故可選胃炎治方,有時亦須適證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