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我們向前走,看見得見的是永遠比我們跑得更快的人。
“降維”一詞最早出現在劉慈欣先生的小說《三體》中,如果一個人適應了三維空間,一旦去掉一個維度,進入二維世界,那就無法生存。同理,一旦某個企業適應了傳統的銷售渠道、品牌等維度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去掉這些維度的價值,這些企業就如出水之魚,難以存活。
在互聯網時代,學會“降維打擊”,找到破局點,站在更高的維度思考企業發展的方向,才有可能不被跨界的新生企業“打劫”。
一、什么是降維打擊
降維打擊的核心,就是運用高維度思維,找到競爭對手一擊致命的那個維度,并將對手在這個維度的競爭力直接降為零。
以前任何一個商場,都必須開在人氣旺,人流量高的區域。互聯網來襲,地域這個維度幾乎降為零,也就是電子商務已經去掉了地域維度的限制。
以前產品的競爭維度是具體功能,現在則承載了趣味與情感的維度。優秀的產品可以直接帶來可觀的用戶、粉絲群體,基于這個群體還可以開展更多的業務,實現利潤遞延。
總之,互聯網時代,不管人們是否意愿,降維將成為必然,如萬馬過獨木橋。
二、降維打擊的策略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說:“一個企業只能在企業家思維空間內成長,一個企業的成長被其他經營者所能達到的思維空間所限制。”
企業家作為企業的頂層設計師,必須認清互聯網化的大趨勢,靈活運用各種策略。
那么如何制定接地氣的好戰略呢?
1.預測
網絡上有一句流行用語“預測就是找到大風口,做快樂的豬。”
這就需要企業家現在更高的維度審視現在,在大方向上認清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也需要企業家不斷仰視,懷著“空杯”心態去學習。在仰視和研究人家的成績中,找到自家的突破口。
第三,不斷地試錯,用資源換取機會。
第四,利用大數據記錄、歸納、總結、研究其規律來預測未來。
2.破局點
必須思考自己與其他大公司的區別在哪?破局點要迎合大方向。如果沒有突進的點,那就跟平庸的公司沒區別。這一點,蘋果手機就是很好的例證。
3.努力到無能為力
任何時候,資源永遠是稀缺品。精力尤其如此。一旦確認某個點,就不要有任何猶豫,想盡辦法,不給自己留下后悔的機會。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降維打擊
“缺乏場景感,沒有故事的產品必死無疑”,這是吳聲在2015年一場互聯網大會上的警句。
分享移動時代的場景有很多經典例子。
比如,梁朝偉的“我是路人甲”,范冰冰和李晨的“我們”。
比如咖啡,在不同場景就有不同的訴求:
“咖啡+商務”衍生出星巴克咖啡、COSTA咖啡;
“咖啡+閑聊”,成就了漫咖啡、咖啡陪你;
“咖啡+鮮花”,成了“野獸派”
……
正所謂:產品即場景。
降維打擊重點在于理解用戶思維,創設符合用戶需求的場景。
更多的關注小眾化、個性化的需求,從定位到研發,從產品到服務,從設計到包裝,時刻現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尊重他們的喜好,滿足他們的需求。
這樣才能在時代潮流中,找到發展企業自身的機會,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