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退學決定的那天是個星期二,也是正式開學的第二天。我只記得一覺醒來看看手機才六點多,身體蜷縮在被窩里壓抑的心疼。
我嘗試調整睡姿進入淺眠,可發現神經已經開始了緊繃的狀態,它讓我連闔上眼睛都困難,我就只能睜著眼空洞的望著天花板,然后不自覺的就哭了。
人在承受能力到達一定極限的時候往往是最堅強的,它支撐著你最后的意志尋找生的突破口。
我掏出手機,給媽媽發了消息,我要退學。
是的,本科畢業之后我為了圓自己探尋日本文化的夢,花了一年的時間考來讀大學院生。可是一切和我的想象背道而馳,我選擇的專業是我從未接觸的領域,對我來說寸步難行。它扼殺了我當初來這里的初衷,還把我搞得狼狽不堪。
人決定作出改變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當你發現自己追尋的夢想道路走錯的時候,及早放棄不見得是壞事。在最恰當的時間點止損是聰明的決定。
但退學的陰影到現在還圍繞著我,不是因為我放棄了進修的機會后悔了,而是我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就跌入了他人的閑聊漩渦。
我的人生忽然在一瞬間不歸自己掌控,對充滿希冀的家里人產生了深深的愧疚感。那是一種想擺脫現狀卻無能為力的郁結。我認為在這件事上我傷害到的只有家人,但我真的又傷害到他們什么了?我不怕所有人在背后的非議,好的壞的我自己承受,但小城市里的他們難免被別人問到你家孩子在做什么的時候,感到窘迫。年輕的一代變的更加自我,而上一輩人總還活在別人的眼里。這道鴻溝大概永遠難以逾越。
因為退學的決定,我從乖乖女淪落成了叛逆的代表。可是人一生做的很多決定,很難保證每件都是對的啊。只有經歷過了,發現不適合,及早更改方向才能少走彎路。至少作出決定的那刻,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我自始至終不覺得自己退學的決定太過武斷。一輩子就那么長,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有什么意義?如果我花掉自己兩三年的時間最后換來一紙文憑,然后再利用它找到一份還算可以的工作,在我二十七八的年紀里,我是否還有熱血去做些自己喜歡而不是被文憑捆綁住的事情。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清華學生買豬肉的事情畢竟太少了,你在一個高的起點上難免不屑于低微的工作,這里沒有歧視任何工作的意思。
我相信在我們學生時代都聽說過約翰·列儂的一句名言: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么,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理解錯了題目。我告訴他們,他們理解錯了人生。
我不想在自己不喜歡的道路上得過且過,那比讓我就此死在過去的某個節點還可怕。我沒想要有什么大的成就,能夠做到平安喜樂已經足夠偉大了。
你可以盡情的說我是懦夫,人生的挑戰和機遇抓都抓不住。比起成為女強人,我還是適合歲月靜好的度過。十年后我們的差距不是一紙文憑就能決定的,我失去的最終會以另外一種形式補償回來。
你若是站到臺上接受掌聲與鮮花的人,那就不要瞧不起給你鼓掌的人。渺小如塵埃,也是有意義的存在。
我做好了萬箭穿心的準備,可是真正能傷害到我的人都不會舍得對我立起弓弩。他們終有一天能諒解我陷在憂郁泥淖里的掙扎,我不能在自己喜歡的世界里大展拳腳的痛苦,以及我曾經聽信了太多他人言論后對自我的迷失。
是的,所有人都說我可以的時候,為什么我也開始欺騙自己說我可以。因為意志不夠堅定,因為欠缺深入的判斷,因為太急于求成。總之我終于被現實狠狠的打擊了一下。它用血淋淋的痛告訴我,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沒有可以復制的人生道路。
我不知道當這件事降臨在你的身上,發現人生在一段時間里活的特別沒有意義,沒有存在感的時候,是否能夠咬著牙走下去。如果你是肯定的答案,我佩服你的勇氣和決心,那是我望塵莫及的。如果你和我一樣,在精神崩潰的瞬間,渴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并沒有因此對世界絕望,我想更是勇氣可嘉。
在一段超負荷的壓力中終于理解了抑郁是種怎樣的心情,我們無權責怪任何人的脆弱。如果能夠選擇,誰都想強大的過一生是不是。可世間最不缺的就是能夠致我們于死地的事情,它讓你失去活下去的欲望,不再對未知充滿探尋精神,在一個個寢食難安的日子里,最終將利刃親自交到你的手里。掌控不了的心魔最可怕,你要殺了它,必須先殺了自己。
所以退學給我帶來的最大影響莫過于讓我知道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讓我忽然想嘲諷曾經的自己太在意別人的言語,從而失去了最佳的判斷。如今不管這道陰影還將籠罩我多久,我都不怕了,失無可失之后,我要活的更漂亮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