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一個如此勵志的電影,竟然叫了這樣一個荒唐的名字。
周末下午正好沒什么事情,于是想到了這部名聲在外的經典之作《三傻大鬧寶萊塢》,于是我開始了和這部電影的約會。
以下是我觀影后的感悟:
01 好大學,更接近好的人生
三個主人公:蘭柯、法漢、拉朱。都是著名的印度傳統名校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這劇中響當當的名字,應該像我國的著名傳統古校北京大學一樣的名望。
正是優秀的大學才聚集了更多的優秀的資源,教師和學生。
連最反叛教育制度的蘭柯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校長是工程專家,這說明好的教師,其能力不是吹的。
遇到優秀的同學,也是進入名校的一大優點。比如想成為工程師的拉朱,卻沒有自信,一味的祈求神佛保佑自己功成名就。當然家庭沉重的負擔也是他的心病,所以,雖然很優秀,但他一直活在自卑,壓抑的精神枷鎖下。
我想若不是他得到“精神領袖”蘭柯的開導,他也許也會成功,但也許不會得到快樂,不會摒棄迷信,依靠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法漢也是三個好基友之一。他從小想做一名攝影師,但是他又不敢忤逆父親想讓他成為一個工程師的志愿。寫了給著名攝影師的信,卻又不敢寄出,最后終于在好朋友的鼓勵下說服了父親。
好的大學的意義就是聚集了許多優秀的人,是這人,這環境培養了更好的你。
02 大學學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
正如蘭柯去大學報道的第一天,就利用了中學所學的簡單導電知識,捉弄了學長。其他人或許也有不少人不平于學長的淫威,但是苦于找到合適的懲治措施而夭折吧。
他這種學以致用的思維正是大學里需要學習的。
學習知識,不是死記硬背。當老師提問他“機器”這個名詞時,他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背出書本上的概念,而是簡單的舉出來例子,死板的老師雖然不甚滿意,但是這卻是最實用,最簡單的答案。
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時刻轉換思維,這才是大學學習的本質。
03 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不是使你平庸的理由
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干一行。你只要專注于其中之一,你就會成為某一個專業的小專家了。
劇里的法漢不喜歡自己工程師的專業,但他酷愛攝影,并用自己的作品謀得了著名攝影師助理的工作。
在當今的大學里,很多學生理直氣壯的說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專業,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夠毫不猶豫的告訴他人,你真正喜歡的是什么,喜歡的程度又可以用什么成果來證明?
真的,你平庸,你迷茫,你失業,沒有一技之長,請不要用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來作為自己平庸的理由。
04 十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
看完電影,我慢慢關掉手機,靜靜的思索這個問題:十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呢?
大學里沒有培養出令自己滿意的愛好。寫作是我沒多久才開始的專注的興趣。專業課呢,也僅止于大學課本的深度。
《悟空傳》的作者說:人生最有價值的時刻,不是體現在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在對未來充滿期待與不安時。
我想,我應該算是通向最有價值的路上。我需要好好的規劃一下十年的自己。我決定提升學歷,提高專業課,堅持寫作,是我未來十年堅持的事情。
懂得學習力的重要性,永遠不會過時,把握當下,專注自己能做的事和感興趣的事,剩下的交給時間天使,終有一天你會與眾不同,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親愛的朋友,你的十年之約是什么樣子的?
讀到此處,請留個贊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