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如何用閱讀來改造大腦”包含了本書的第二、三、四章。
第二章講述了通過閱讀,強大的人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
1.成為御宅族
御宅族跟宅男宅女沒有絲毫關系,它指的是對某一領域極為喜愛,且對其有深入研究的人。在我理解,這個所指的應該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
一個人能否專注于某事或某物,主要取決于他是否對此熱愛。若愛,也會覺得快樂,也愿望沉浸其中,那么學習起來也就不會覺得痛苦了。感覺有點像談戀愛,若愛一個人,無論艱難險阻看起來都是甜蜜,專注亦是如此。
2.創(chuàng)造知識的附加值
通過閱讀,書中的內(nèi)容有時可能同我們的現(xiàn)有觀點或想法有所不同,從而產(chǎn)生思想碰撞。這種碰撞偶爾會有些危險,但正是因為這樣思想碰撞才會引發(fā)我們不同角度的思考,從而也對變化的世界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這樣的創(chuàng)造的價值往往超越書本內(nèi)容本身。
3.懂得從自己的角度利用書籍
對于各種實用類書籍,我們不再是一味地學習,而是從自己才是主角的角度來閱讀并利用書中的知識。
那我們?nèi)绾握业侥軌虼龠M自己成長的書呢?這正是本書第三章所講述的內(nèi)容。
1.閱讀各個領域的“冠軍”的著作。
每個領域都有它的領軍人物,從這些領軍人物的著作中去學習,自然會有超越常人的見識和經(jīng)驗。
2.將所讀之書當做聊天話題。
作者認為判斷一本書的好壞,關鍵就在于“你會不會想要談論此書”。能將書中內(nèi)容或所獲得感受講出來,這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所讀之書,更會大大提高我們的共鳴能力和聊天能力。畢竟,這是即使最智能的計算機也無法學會的行為。
當然,我們讀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讀,而是要掌握書中的知識,并能將它巧妙地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而將海量的信息變成自身知識有“七個關鍵點”,具體如下:
1.大腦適合“雜食”
所謂雜食就是不分領域地雜讀。讀書要不拘一格,讀百家書,雖不見得哪本書會立時起效,但說不準哪天就會用得上。這就如同在給大腦積攢不同的養(yǎng)分,讓它慢慢地培育優(yōu)質(zhì)土壤。終有一天,會在這肥沃的土壤中開花結果的。
2.同時閱讀多本書
很多書都提到過這個觀點。這對于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大有好處。同時,也教會我們要能分辨書的好壞,懂得適時的放棄。
3.打造自己軸心的“教典”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一本或幾本值得用一生來反反復復閱讀的書籍,這就是用要尋找的“教典”。
4.與“萬事通”做好朋友
在你的身邊,一定會有愛讀書且擅長讀書的人,那么一定要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5.區(qū)分“網(wǎng)絡的輕松”和“紙質(zhì)的高端”
想比網(wǎng)絡信息的輕松感,書籍中的信息無論從可信度還是信息容納量,都是網(wǎng)絡信息無法比擬的。
6.分清好文章與壞文章
這里所說的好壞不是指內(nèi)容的好壞,而是說文章能帶給大腦的負荷。負荷過少,只是簡單的復制粘貼的文章只會使大腦退化。反之,負荷大的文章雖會讓人很累,但會讓大腦得到成長。
7.對“速讀”運用自如
一本書并不是每字每句都值得認真研讀的。有時,我們需通過快速閱讀掌握50%的內(nèi)容即可。當然,這需要我們用快速閱讀掌握書的整體感覺再做出判斷。
以上就是本書的中心部分,它不僅告訴我們通過讀書我們應該培養(yǎng)什么能力,同時也教給我們?nèi)绾螌袑W到的知識更好地應用于生活,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
本書最后一章,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10本可以終身受用的書籍。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買來自行閱讀。
至此,我們也讀完了《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
要說這本書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作者用自己所處領域的獨特視角來向我們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
書中很多觀點,或許你在其他有關閱讀的書籍中也見過類似的觀點,有的或許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學了就要用,否則一切都只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