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家中發生火災,三名親友遇難,兩人受傷救治,他在眾籌平臺募集20萬元,卻被傳言曾經獲得百萬拆遷款,這就是廣西版羅爾。
不過,大家已經對羅爾失去興趣了。年終歲尾,人人都要捂緊錢包準備過圣誕過元旦過春節。無論什么版本的羅爾,都見鬼去吧。
你不用擔心,這并不是人心冷漠的表現。雖然人們很善良,但是人們更健忘。只要時間過得足夠久,新版羅爾再現時,大家還會呈現出以往的熱情。
而且,即便是受騙上當,依然還會有人自豪地以自己的善舉為榮。對他們而言,善良這玩意價格便宜量又足,而且永遠沒有保質期。
所以有人說,別怪騙子太狡猾,要怪就怪傻子不聰明。話糙理不糙,道理就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善良很廉價,不招騙子才奇怪。
有一個段子,描述得更形象:傻子遇見騙子,騙子說,如果我有糖,一定給你一塊。傻子若有所思,從兜里掏出一塊糖塞到騙子手中。
騙子說,如果我有很多糖,全部都給你。傻子感動的滿含熱淚,把所有的糖全都塞給騙子。騙子發現傻子已沒有糖,走向別人。
每個人都恨騙子,那是在發現上當之前。在此之前,傻子眼里的騙子充滿了可憐相,如果不給對方一點什么就會感覺自己不配做人。
傻子和騙子相互依存的故事,自古就有,以后也不會消失。廣西版羅爾只是媒體報道出來的,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羅爾”深藏在你我左右呢。
他們很可能就是你的家人和朋友。別緊張,他們不是要騙取你的錢,而是要利用你的善良透支你的精力和感情。而這一點,恐怕連他自己也沒意識到。
至于你,就更意識不到了。你只是感覺,家中的某一個人很麻煩,常常鬧情緒,要不斷地給給給,TA可能才會滿意有所收斂。
就像是一個巨嬰,只會張牙舞爪地索取乳汁和關心,卻從不愿意付出。通常我們說,這是自私的表現,可是好像又不是。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對號入座,然后有疑問:作為家人,難到我的付出不是應該的嗎?不,你的付出是應該的。但是,你的付出應該是有尺度的。
3歲以下的幼兒吃喝拉撒完全依賴父母照料,可是隨著年齡增長,TA向外界的索取應該逐年遞減才對。一個人原本應該自己完成的事情,卻不斷依賴家人供給,如果不給就用感情要挾。
即便你的善良足夠多,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正在慢慢變枯竭。你的善良成了垃圾貨,你的善良沒有保質期,永遠敞開足量對TA供應。
哦,這不是家人,是吸血鬼。你原本有自己的生活要去過,你的責任和義務是有限度的,你的善良原本不便宜還有保質期。
2016就要過去了,清理清理自己的內存吧,哪些家人和朋友還在無限制地對你進行索取呢?有些時候,不要全給;有些時候,干脆說不。
這很難??墒?,不難的事情存在嗎?人活一世,最終是要成全自己,成為那個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任何人的終身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