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一個真實的錦繡未央之尋找叱云南

叱云南

叱云南這一形象是虛構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小年為什么要費力為一個虛構的人物找一個歷史原型呢?

或許這就是我喜歡歷史的一種表現方式。在尋找的過程中,慢慢的將史書的人物與劇中的人物,是強行拼湊也好,是完全吻合也罷,看著他們的身影重合,自己就有一種莫(gao)名(chao)的快感!

尋找叱云南

言歸正傳。

叱云南是北涼滅亡的重要推手,從劇中朝會時官員的站位可以看出他當時也算是位極人臣,最后被拓跋燾貶斥后派人暗殺。拓跋燾的死士并沒有將他殺死,但是從政治上來說,他已經死了,他的復仇也就如同跳梁的小丑,不值一提。

要想找到與叱云南相吻合的人,我想須得滿足這么幾個條件:

一是,參與北魏與北涼的戰爭,且對這場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二是,位極人臣;三須是,家族勢力龐大。

小年在《魏書》中找到了這么一個人:崔浩!

崔浩在北魏與北涼的戰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拓跋燾在與群臣商議討伐北涼之事,以李順為首的反對派和崔浩為首的主戰派爭執不休。李順反對的理由是北涼荒蕪,水草不生,不利于北魏軍隊生存駐扎;崔浩以李順收取北涼賄賂為攻擊手段,指責“汝受人金錢,欲為之辭,謂我目不見便可欺也!”

后來拓跋燾親率大軍攻伐北涼,看到北涼水草豐盛,知道了李順的謊言。

最后,被軟禁的河西王沮渠牧犍,就是北涼政權的領導者(還原一個真實的錦繡未央之北涼政權),被拓跋燾賜死的時候,也是崔浩去喧的旨。

這么看來,崔浩就是殺死沮渠牧犍的幫兇!

尋找叱云南

崔浩之所以受史家關注,是因為他死得特別屈辱。

作為三朝元老,他在被殺的時候,幾十名鮮卑士兵一邊輪流向他身上撒尿,一面高聲呼喊,對他極盡羞辱之能事,對此史書上評價說:“自古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

這些鮮卑士兵對這位漢族老者為何如此仇恨?難道只是個人恩怨?重要的其實是胡漢民族之間的仇恨!

隨著崔浩之死,北方的漢人世家大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清河崔氏無遠近,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浩之姻親,盡夷其族。”

崔浩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歷來有這么幾種說法:

一是國史之獄說;二是謀叛致死;三是佛道之爭的問題。

這些都是次要的,陳寅恪先生認為:崔浩之死,民族方面(華夷之分)與宗教方面(佛道之爭)雖然都是其中的原因,但非主要原因。主要是在社會階級方面,也就是崔浩想要“齊整人倫,分明姓族”。

“齊整人倫”是重視個人的品行與學識;“分明姓族”就是重視家族背景。

崔浩的改革,觸及了鮮卑貴族的利益。若是依照崔浩的取士標準,漢人世家大族必將向漢晉一般把持國家的政治運作,鮮卑那些沒有文化的“淳樸”貴族必將被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

鮮卑貴族們用崔浩修史“暴揚國惡”的借口,將之處死。

然而,漢族文化最大的優點就是包容性,無論是什么樣的統治者,要想在中華大地立足就必須融入我們的文化當中。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雖然崔浩死了,但是鮮卑漢化的潮流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


?往期推薦:

小年讀史文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