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隨緣適,瀟灑出凡塵——東康中學初二年級“我讀蘇軾”項目學習(七)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林語堂說蘇軾是一個具有現代精神的古人,其人、其品、其作、其思,置于百代之后的今天仍是熠熠生輝,讓人不得不仰而視之且滿懷崇敬之情。蘇軾一生飽懷經世濟民之志,卻政治坎坷、仕途連蹇,我們也從中看到了一個豪放、瀟灑、慈柔、磊落、曠達的蘇軾。而他的詞風也在其人品的渲染之下“自是一家”:突破了早期詞必香軟的樊籬,奔放靈動、不拘一格、才思橫溢、氣勢壯闊。
? ? ? 隨著對蘇軾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利用假期時間,初二年級個別班級進行了以蘇軾為主題的小課題研究。

【337班? 景馨月】

? ? ? ? ? ? ? ? ? ? ? ? ? 軾道伴輔親

? ? ? ? ? ? ? ? ? ? ? ? ? ? ? ? ? ? ? ——蘇軾親情雜談

? ? ? 蘇軾這一生,真可謂坎坷不平,大起大落。可我們豪放的蘇軾,寧不忍心拘泥于此,硬要是闖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這其中,最缺乏不了的,還是他身邊的郁厚親情。

? ? ? 蘇軾出生于1037年的四川眉山,他的父親蘇洵喜得次子。后二年,程夫人再生幼子,名蘇轍。那時小小的蘇軾也未想到,此去經年,他的人生竟會這般,不過對于他,似乎以后的命運還太早。蘇洵《名二子說》載道,次子名軾,意為車轎前似無用之扶手橫木,他希這次子可老實本分扶危濟困;幼子名轍,意寓路道車轎遺留輪印,寄望幼子含蓄穩健。父輩厚望也由此有鑒。

? ? ? 希冀怎好,難敵命運爪手。誰都未料,后景皆出乎。

? ? ? 蘇洵予了子瞻文學人倫之道,母親程夫人也是自幼費心孜導。他與其弟一同論道茁成,漸親,加之血緣,也是為二人之后互掛念相交心奠了厚基,日后更是掛著血親名的交心知朋。

? ? ? 也許蘇軾自小就不為那性,所為與其名無應。名意老實,可他的作風,卻相徑甚多。嘉祐二年,他年二十一,命運攸折動觸,應試一舉中進士,名聲大動,與值年十九之弟一齊登上宋時科舉之峰。親情處處隨伴,也是他之一優罷。蘇氏軾轍二人,亦成親友之驕。

? ? ? 蘇軾與其弟性格,正巧打一顛倒。之后,蘇軾的張放不拘愈加顯露。弟蘇轍卻生性沉穩,未多張揚。也許這一對兄弟是上天的巧合,誕于一檐同氏之下,性子也合。

? ? ? 或是歐陽修賞識令他驕,亦或帝王封百年未見之銜令他傲,蘇軾的這副性子,讓他日后也嘗甘苦不少。就拿他位在簽書鳳翔府判官的日子,也是讓當時的他抱苦過一段日子的。上司陳公弼對他這么喜豪的人來說,真的是太過死板了,蘇轍也為此掛心。可他終是明白,這么嚴厲也是要他明白,官場不易,并非他想象中的“有才就能活”的那樣簡易輕松。

? ? ? 后來,他又被調回中央,他未忍。遞諫請回地方,帝子應允,他也如愿得還。他赴望杭州,后赴密州、徐州等地,為官為民做事也讓他踏實許多。這期間,他與弟子由書信也未曾斷過。萬語不及一首《水調歌頭》摯詞,將他與弟弟分別七年來的思念,趁酣酒興,借中秋皓月、垂照銀輝,將此情揮出的盡致淋漓,思情難抑難結,孰重牽掛亦明了。

? ? ? 蘇軾不知,經年后的一案驚天大謀,正慢預結,并悄然向他撲來。這是,親情之重,卻一同浮出,助給大用。

? ? ? 正當蘇軾在湖州(今浙江吳興)任知州之時,大謀降臨。

? ? ? 蘇軾被有心人所用,刁取其詩詞內容加以亂斷。如此,蘇軾就被冤扣四大莫須有的罪名。盡管保守、革新、中立三黨都有人物力挺蘇軾,可大勢已去,蘇軾依舊被貶黃州,險些成為這一場政治爭斗的犧牲品。

? ? ? 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看來,也是清閑。居于此地,他自得了“東坡”這個名號,流傳千年。黃州生活,他不懼各類問題,對于子瞻來說,活的瀟灑,比什么都重要。況且有親伴與他共度,有何可憂?其妻王閏之也替其操持家務,其弟子由也是關心。濃情相伴,陪他度過漫長難時。他未曾想到,之后發生的事情,更是他所未料。

? ? ? 蘇軾人生的起勢,就于此時來臨。朝野更替,17個月,他在汝州由一個犯官,搖身平步青云,至了三品大員。

? ? ? 后來他人生的起起落落,也是由他妻他親處處相伴。子由雖與他不在一地,但天涯海角,這兄弟間的關問亦未斷過。

? ? ? 這個登上宋代文學巔峰的人,既幸運,又未曾幸運。與他相伴相隨的,僅是如牽絲般隨繞的親濃。

? ? ? 仕道,軾道,僅與血親濃情牽。

【337班? 李倩柔】

? ? ? ? ? ? ? ? ? 一蓑煙雨,任平生

? ?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 ? 寒夜,庭院下,一位少年白衣勝雪,衣袂飄飄,以孤獨落寞的背影示眾,他時而舉頭望月,朗爽大笑,時而又憑杯酒對月獨酌,搖頭輕嘆,口中呵出一團白霧。一抹清瘦身影,似真似幻,朦朧隱于皓月之中。庭下,清冷的月光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罷。

? ? ? 多少個夜晚,他出現在我的夢中,周身不棄卓然的詩人氣質,又帶有超群的曠達氣場,伴著一樣的夜色,帶給我同樣的震撼,望著這樣的背影,不由讓人想起他,蘇軾,那官海沉浮,在平淡中又帶著傳奇色彩的五味人生。

? ? ? 少時,二十出頭的少年蘇軾與弟弟蘇轍在父親蘇洵的陪伴下首次赴京應試,蘇軾憑自己舉世無雙的才華,在科舉考試中一舉成名,奪得第二,實則為第一,體驗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感受,那段日子恐怕是蘇軾最充滿沖勁,及對未來懷揣希望的時光。然而,當他入朝為官,正是北宋繁榮的背后隱藏政治危機之時,因他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后來,因這些官場糾紛,他幾經調任,幾度被貶,這使他的心中不免有些難過及挫敗感,但當他在閑暇時游玩作樂以放松身心,結識了很多知己好友時,被貶謫的愁苦煙消云散。這就說明,政治上的挫敗不僅不會將蘇軾打倒,反而會給他一個體驗美好人生的機會,這使他飽經歷練,更加耀眼。

? ? ? 另外,蘇軾,從來都不是一個會自尋煩惱的人,相反的,他懂得在苦中作樂,盡管被貶官,他仍不會將心緒長遠的停留在悲涼中,他比誰都清楚,悲傷是一天,快樂是一天,還不如就將眼光放在現在,今朝有酒今朝醉,就算明天被殺頭,今天也要盡所能地快樂,他的思想境界并不比朱熹那樣的理學家高遠,他比較地有人情味,他的曠達是一種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間,在自己的生活之中。通常,我們并不會把蘇軾當成一個膜拜的偶像,而是總把他看作我們的朋友,親近到好像昨天你才讀了他的詩,今天晚上,他就會搖搖晃晃的來你家,道:“朋友,一醉方休可否?”

? ?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雨停了,山頭夕陽斜照,回去的路上,既無風雨也不是晴天。走過的這么多的路,回首過往,曾經的人,曾經的事,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對于蘇軾來說,過去的風風雨雨,人情恩怨,看淡了,也就放下了,畢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無論如何,走到今天的蘇軾都已經不再介懷,對待大自然的變化,對待這如夢人生,正如他對人生的心態一樣,“既無風雨也無晴”了罷。

? ? ? 漫步浮華人世,面對塵世喧囂,不如保留那一份純真與淡然,

? ? ? 一蓑煙雨,任平生。

? ? ? 蘇軾,永垂不朽。

【337班? 呂佳蕊】

? ? ? ? ? ? ? ? 鳳池動蕩 清影守韶光

? ? ? ? ? ? ? ? ? ——面對挫折,蘇軾的人生態度

? ? ? 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蘇軾渴望的是戴一頂青箬笠,披一襲綠蓑衣,讓心靈沐浴著自由的春光,漫步于湖海煙雨、山巒嵯峨,泰然度此平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 ? ? 弱冠之年的蘇軾,好似汴梁城最明朗的陌上春花。嘉佑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入京。彼時的蘇軾蘇軾意氣風發,滿腹經綸,科舉考試對他來說似乎不在話下。果不其然,一篇橫空出世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引得歐陽修拍案叫絕。可歐陽修誤以為是自己弟子曾鞏所作,幾番心理掙扎,給這篇本應是第一名的文章批了個第二。即使蘇大才子很委屈,他依然憑借著優異的成績參加了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 ? ? 后來是名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蘇軾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和,加上佞臣誣告,他心灰意冷,遂上書懇請皇上到地方任官。

? ? ? ? 那這個時期蘇軾的詩風是怎樣的呢?我找了幾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他出任杭州通判時,曾寫過《飲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洞庭湖醉書》。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 ? ? 就拿《飲湖上初晴后雨》來說,當時蘇軾身處杭州,佇立岸邊,西湖美景自然美不勝收。“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這兩句高度概括了西湖的傳神,既有西湖的山水風光,又有晴和之景,雨天之韻。有高度的概括藝術性,又很形象,傳神,是對于整個大空間的想象。也反映出蘇軾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 ? ? 熙寧七年,蘇軾自愿調任密州 ,因那兒離蘇轍任職的濟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名作如《超然臺記》、《水調歌頭 · 中秋懷子由》、《江城子 ·密州出獵》。再后來就到了人盡皆知的“烏臺詩案”,烏臺詩案可以說是蘇軾作品的分水嶺,烏臺詩案前,蘇軾的詩詞作品在整體風格上是大漠長天、揮灑自如,內容上則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烏臺詩案之后,雖然蘇軾有一段時間官升至翰林學士,但其作品中卻少有“致君堯舜”的豪放超逸了,相反卻越來越轉向大自然和人生體悟。在這期間,蘇軾比較著名的作品有《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 ? ?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的詞。我們可以多注意一下最后一句:其中“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為倒裝句,這句話應該是“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再看之前,蘇軾用大量地筆墨去描寫周瑜,從周瑜年輕時便有很大作為,聯想到自己仕途坎坷不順,不禁感慨“多情應笑我”,其實蘇軾還是很悲痛的,因為在這之前他還沒遭遇過貶謫。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真正隨遇而安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后主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神,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那樣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這也是我們喜歡蘇軾的地方,蘇軾不會長時間地沉浸在悲傷之中,因為他已經參悟到,消極悲涼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屬于他的壯歌。從蘇軾的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像李后主一樣的耽于悲哀,而是脫卻苦悶,讓心靈獲得自由與釋放。“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就如大夢一場,何不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從有限的玩味中得到樂趣。

? ? ? ? 蘇軾已經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歷史的洪流中,可以與歷史進行對話的他已經不在乎活在當下。

? ? ? 后來,蘇軾又因為政見不和被貶到了更偏遠的惠州。說到被貶惠州,我們首先能想起的是他的《惠州一絕》。

《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幾顆荔枝就把他收買了,他連籍貫都想改了),不難看出,被貶一次后,蘇軾的心態有些好轉了。蘆桔和楊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待在惠州何嘗不為一件樂事?

被貶儋州時,他還作過《縱筆三首》。

《縱筆三首》

寂寂東坡一病翁,

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

一笑那知是酒紅。

? ? ? 在病魔纏身的情況下,蘇軾還一笑說是因為喝酒才臉紅的。

? ? ? 建中靖國元年六月,蘇軾臥病于常州,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蘇軾逝世,一代文豪就此隕落。

? ? ? 不論得意也好,失意也罷,蘇軾永遠是豁達放曠的。他擁有過鳳池官場上無人可比擬的風光,也遭受過牢獄之苦的絕望;他可以身為官府老爺,錦帽貂裘,挽雕弓如滿月,也可以身著竹杖芒鞋,竹林徐行,一蓑煙雨任平生;他佇立西子湖畔,發出“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贊嘆,他于赤壁遠眺,揮毫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傳世華章。

? ? ? 沉浮于宦場,蘇軾卻始終堅守著內心的信仰,可能千年之前,蘇軾對這個破落的塵世暗自神傷,即使對大宋無望,即使被一次次地貶謫,他依然懷抱著如紅蓮業火般的赤子之心。

? ? ? 風拂過,揉碎了大夢千年。江山易主,滄海桑田,君仍不變。

? ? ? 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337班? 姚遠】

? ? ? ? ? ? ? ? 年少子瞻,年長東坡

? ? ? ? 若你生于千年之前,可有人一世挫折纏身?倘若真有此人,必是蘇軾。挫折逆境成就了蘇軾,造就了更加優秀的東坡。

? ? ? 因為他是一個才子,所以他很得意。因為他的得意,有很多人恨他。羨慕他的才氣。他的才氣,使他被挫折纏身,到年邁才得以短暫的安寧。

? ? ? 他的半生因為被貶和“自請下放”,輾轉各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汝州、常州、潁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可以說,他游遍了大半個大宋江山。

? ? ? 你可知,逆境將這位才子造就成了近乎全能的模樣?在他落難的時候,才寫下了“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樣充滿豪氣的詞句。被貶后沒有收入,他開始種地,又愛上了釀酒,他是詩人,是農夫,是醫生,是美食家,是書法家、畫家,是造福百姓的好官……

? ? ? 當蘇軾變成蘇東坡后,他開始改變,開始覺得丑都可以是美。他跑到黃州的夜市喝酒被一個壯漢打倒在地,可在他回去后寫信給好友馬夢得卻說:“自喜漸不為人知……”從這時起,我開始明白,他的心里已經少了一份高傲,多了一份包容。

? ? ? 因為自己所寫的詩詞,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蘇軾被貶到了黃州。從這時起,子瞻就漸漸成為了東坡。

? ? ? 黃州的生活本質上是一種拘禁,但東坡卻不這樣想,他享受這種生活,因為他有一群朋友,這些朋友們和他一樣自由。在這樣的地方,蘇軾有萬縷閑情,有月光美酒。有一份豁達的心境,幫助他學會享受這一切。因此他總能欣賞生命中的每一刻,當悲哀和不幸降臨,他總是微笑接受。

? ? ? 這種類似放逐的生活給予蘇軾的心境蛻變,磨去了蘇子瞻的鋒芒,留下的是蘇東坡豁達的幽默感。這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赤壁賦》、《念奴嬌》、《記承天寺夜游》這些作品。

? ? ? 蘇軾在逆境中造就了一種味道——“淡”,這種味道是他在嘗遍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品出的,只有經歷了世事的困苦,才能知道它的可貴之處。

? ? ? 在他最得意的時候,未感到過清風徐徐,但他的事告訴了我們,正是有了他不得意的日子,才能感到清風滿堂。蘇軾的人生充斥著挫折,被下放一次就更好一點,詩文就更成熟一點。

? ? ? 蘇軾有他的豪邁與英氣,“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就是最真實的寫照;他也有與親人的真情,《水調歌頭》就是他對弟弟的思念。

? ? ? 或許沒有這些伴隨他一生的逆境、挫折,就不會有今天,為我們所熟知的蘇東坡,沒有這些流芳千古的詩詞,也不會有今天我們緬懷蘇軾,內心的感嘆。

? ? ? 何謂東坡?這是蘇軾從子瞻一步一步通過逆境走向豁達樂觀的轉折點,是蘇軾的心境走向成熟的標志。

? ? ? 東坡,你有一句詩,我一直覺得這就是你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回首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一直想問你:東坡,以你的心境回看這一生,也就淡然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01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73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1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39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68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04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1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7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0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26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5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39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3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4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1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1評論 2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