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二十四歲,
起床的時間從中午十二點變成了早晨四五點,睡覺的時間從凌晨變成了晚上11點。
我今年二十四歲,
有過一些工作,接觸過一些人
我今年二十四歲,
逢年過節,真的沒有人再問我考試如何如何?問的都是結婚了嗎?找工作沒有?
我今年二四歲,
聊天的話題從網游擼啊擼變成了賺錢,娶媳婦…
一個人吃飯很久了,偶爾有人一起吃,討論的也都是誰又要結婚,誰賺了多少錢…
我今年二十四歲,
憂傷的感慨與學校再無關系,開始糾結工作、賺錢、獨立…
我今年二十四歲,
依舊不怎么買東西,不過,我開始存了錢,雖然沒多少,但一直都想自己掏錢買房、結婚…
我今年二十四歲,
開始不喜歡熱鬧,喜歡安靜的環境,熱愛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今年二十四歲,
依舊會寂寞,可是不再空虛,因為內心里,有一團火;
我今年二十四歲,
不早的開始,邁出了追逐夢想的腳步,面對挫折,也有了迎難而上的勇氣…
我今年二十四歲,
少年的狂妄已與我無關,學會了包容,學會了忍耐,可是,也不再耀眼…
我今年二十四歲,
回想過去,真得錯過了太多、太多,自己的選擇,自己不后悔,但,畢竟回不去了。
我今年二十四歲,
一個兩次輪回的年紀,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嗎?
我今年二十四歲,本命年的我早已應該離家獨立,卻屈服于現實,躲在舒適的地方假裝自己還有一顆壯志雄心。
我今年二十四歲,終于做出了這個決定,邁出我早該邁出的那一步。
(改編自《我今年,二十七八歲》)
? ? 臨行前看了幾本書:《每周工作4小時》、《少做一點不會死》、《精要主義》,鬼使神差一般,全都是關于時間管理的書籍,看過之后才發現,其實時間,根本不需要管理,需要管理的,只是自己的習慣和態度而已。
1.給自己一個最后期限
? ? 仔細想想這幾本書買來的時間,大致已經是4月上旬的事了,結果硬生生拖到了7月份才開始看,仔細想想以前不讀的原因好像也沒有什么特別,只是覺得沒有一個硬逼著自己的理由,正如硬盤中存放的眾多網課一般,買來,也就放在那里,但居然從心理上覺得已經學會了,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感覺。
? ? 若不是這次要出發,又不知會拖到什么時候才能看完這些書。
? ? 給自己一個最后期限,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呢?
2.不要高估自己的效率
? ? 最初的安排是一天一本書,外加一篇讀書筆記,并信心百倍地準備開動,結果等到真開始看書的那一天,當真被自己的低效驚呆了,整整一天,只看完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書,這...跟之前想的不一樣啊。好在,經過對第一天的思考和總結,第二天的效率大大提高,第三天已經可以看完半本書了,第五天已經可以達到半天一本書的速度。
? ? 自然,看書是不可以圖快的,但是如果在全身心投入的情況下都做不到快速閱讀,那只能說自己的閱讀能力稍欠火候。
? ? 制定一個計劃,但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效率。否則完不成的挫敗感,會阻礙你的堅持。
3.尋找書中的共同點
? ? 連續讀了三本關于時間管理的書,發現這些書都有著主要價值體系的共同之處。比如:注重高效,學會專注,分清重要的事情。但是其實想一想,這些東西難道自己以前不知道嗎?還是從來都沒有注意過這樣的事兒?所幸,在看書的過程中不斷感悟,漸漸地體會到了書中所講,同時,由于不止一本書都在訴說著同樣的東西,我覺得,這必然是很有用的東西,可以拿來試試應用在生活中。但是,作為一個具有辯證思想的青年,也許大家都說的就都是錯的呢?
? ? 結果尚未能得到求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集中閱讀同類書籍,有助于提高對書本的理解
? ? 簡單來說,如果只是單純地拿出一本書來說,興許也不會有特別深刻的體會和感想,不過正是由于連續閱讀了三本同類書籍,我必須說,我對于時間的概念更加清晰了,或者說對于自己過去犯的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就能夠有一個更明了的未來規劃。
? ? 其實,集中閱讀還會檢驗目前閱讀的書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興趣,真的能夠幫助自己,是自己當下所需。
5.多讀讀書,沒有壞處
? ? 連續背了好幾個月的英語教案,整個人都懶得看書了,而寫字的靈感也越來越少,不能說生活太單調,也不能說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大概只是因為自己累了,靜不下心來閱讀,去思考,難以讓自己沉浸在思維的殿堂,這樣不好,真不好。
? ? 讀讀書,反反思,想想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吧。
6.斷舍離
? ? 這是看完這幾本書后相當有用的一個生活方法論,不用的東西不買,沒用的東西跑舍棄,不刻意去隨波逐流,過分追求物質,需要用的就買好的,不需要用的看都不看。
? ? 這個方法論同樣適用于看書,有些書適合閑暇時消遣,有些書適合考試時突擊,有些書適合細水長流、慢慢咀嚼。不同的書有不同的看法,在需要的時候用適當的方法看對的書才是上策。
7.我還是沒有學會讀書筆記
? ? 很遺憾,看了這幾本書,對于讀書筆記還是沒有很好的感悟,也不知是因為對于整體把握的欠缺,還是由于對文章解讀的不準確,總覺得欠缺那么一些說不上來的東西。寫的時候也總有力不從心之感。
? ? 讀書筆記,看來道路遠且長啊。
8.人生的差距就是那么一個個轉折點
? ? 回顧自己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五年級接觸的英語,碰到了一個很厲害的老師,學會了音標,因此對于英語的感悟能夠快人一步。結果到了初一上半學期,用吃老本的方法看英語,并沒有怎么仔細學,結果兩次考試都是班級前五,也有些洋洋得意,再加上當時英語老師的口音很重,內心總覺得我有自己的方式,開始變得好高騖遠,難以腳踏實地。結果初一下學期,整個人就爆炸了,成績滑落到30多名。家里決定,讓我轉學。所幸,初二碰到了一個不錯的英語老師,不然,我想自己是絕不會走上英語之路的,甚至會對英語失去信心。
? ? 經受教訓的我突擊了1個月,又回到了年級前3,結果再一次得意忘形。就這樣,一個不扎實的初中就這樣形成了。
? ? 這只是一個起點,就像蝴蝶效應一般,差距也是從那時起一步一步拉開的。
? ? 萬幸,二十四歲,我,醒了。
? ? 你,也別睡了吧?
? ? 楊胖慣例:感謝您能夠讀完,謝謝您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