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以后,最喜歡做放空自己的事情就是夜跑了,特別喜歡天黑得都看不見星星的時候下樓梯邁開步伐,這樣平時話很多的操場仿佛只有奔跑的聲音,只有我一個人戴上耳機享受此刻的寧靜,雖然偌大的跑道只有一雙腳在跟它對話,可夜空中總有顆星星(最亮的那顆)會很安靜像個紳士般冒出來,好像在天空中孤獨很久很久了,看著我奔跑的身影特別開心地將自己的星光調到最溫情的一面好像是怕我看不見,當我是一個簡單的依靠,它可能從來不會想到我也把它當成是另一種漂滿思念容器似的陪伴,因為當我看到天空星星,我總會想起哥哥(張國榮),夜空中最亮的那顆,那么獨一無二,你若尚在場,今夜會很好!
故事越到最后越深刻,回憶越到初心可能越珍貴。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看香港的電影,那時候街頭巷尾賣的碟片也是港產的,不知道什么類型的電影,不知道什么明星,也不知道劇情是什么,很簡單,有的看就好了,第一次看哥哥的電影都不知道是什么了,記憶的輪廓好像是從《倩女幽魂》開始,當時只是覺得怎么可以演的這么好,沒有之一,后來時間一晃十幾年,出現過無數個寧采臣,也看過這無數個版本了,卻找不到最初的那個影子,想想,其實沒有可比性,他們只是是在演戲,而哥哥仿佛就是這個人物,自此哥哥的電影我都找機會看,也都看不懂,可還是很想看,所以將一部電影看了一遍又一遍,從那時看到現在,可還是總覺得看不完,也舍不得看,那怕留個念想也好。
每年的愚人節,自帶逗比屬性的我都沒有一絲搞笑的心情,很安靜不會帶著悲傷地聽你的歌,怕你會不開心,你說,最喜歡身邊的人過得比自己好。翻開了去年寫給哥哥的話,記憶中那時好像是夸他比較多,感覺把他當小時候的心中的超人一樣,無所不能,直到現在,到了可能不需要超人的年齡。
哥哥,不知何時我把這個日子當做自己人生規劃圖紙里的標記物,不時像體內的生物鐘提醒自己,四月一日對每個榮迷有份特殊的含義,說不出來具體卻總想把自己的那份徹頭徹尾的真誠表達出來,即使這些話從年初就在心中來來回回打了多少遍稿紙,可總感覺寫不好,寫不完,寫不出心中最真實,一直對我笑的哥哥。
時間有時候像風一樣任性,一直吹呀吹呀,好像不會停。幾年前,我覺得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甚至認為,沒有之一,時常會抱怨規勸自己,把這關過了就好了,以后就可以走上跟大家一樣的道路,不會像一艘沒了航線越偏越遠的船。那個時候,一個人吃飯,睡覺,每天重復365天單曲循環的事情,感覺呼吸的空氣都是過濾掉氧氣的,有很多話,很多的苦衷,很多的心事強壓在心里的那個箱子,找不到鑰匙。后來一個偶然就這樣回來過,耳邊從此一直回放這首歌,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說的好像是我,我其實沒跟他們不一樣,我也是一支煙火,只是要多走一點路,多花一點時間把煙火點起來,或許燒的更璀璨,于是我就對著耳機,好像對著他對話一樣,他笑的很好看,總有種無法言說的溫暖,想是太陽升起的第一束陽光照進我的心房,之后心里就裝不下什么,因為都對他很老實地板著手指頭說完了,然后輕輕道一句晚安,期待著一個新的一天向我招手,而不是拉著我。
哥哥,有人有你像塊糖,甜到生悲。其實感覺你更像是棉花糖,總是比其他的糖類更親近可愛,毫無距離感,然后又泡軟,里面裝了太多人難以企及的榮耀,可你總自然地小心翼翼的收起來,我們毫無察覺,讓我們吃下你這顆糖,總不會很膩,吃的同時想著下一顆的味道,沒理由的習慣,沒理由的喜歡。
風繼續吹,你這么遠,又那么近,當我看到天上星星,總會想起你,所以夜晚那怕再黑,我總會習慣性抬起頭看看有沒有星星,那樣就不會感覺一個人走夜路了。
你曾說過一句口白,“我由布魯塞爾做火車去阿姆斯特丹,望向窗外,飛越過幾十個小鎮,幾千里土地,幾千萬人,我懷疑,我們人生里面,唯一可以相遇的機會,已經錯過了。”
哥哥,其實你從來都沒有錯過了,你一直在心中,并沒有走遠過,我的夜空里只有一顆星星,最亮的那一顆,一直對我笑的那一顆,那樣夜就不黑了,那樣心就不會怕了。
一直對我笑,我一直記著,看著,做著,懷念著……
夜空最亮的那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