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第三章是關于自我、社會性與道德發展的內容。
? ? ?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的八階段中的小學階段。書中談到這一階段的孩子在5-7歲左右開始上學,他們的認知能力在這一時期得到發展。他們能夠更快地加工更多的信息,記憶量也大幅增多。而伴隨著這些內在的變化過程,兒童每天有大量的時間生活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探索周圍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埃里克森認為他們面對的是心理社會挑戰是勤奮對自卑,而這將影響孩子以后在未來人生道路上的發展。
? ? ? 一周的時間中,多數時間孩子還是跟老師一起度過的,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個性與社會性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學生心里的好教師應當具備以下三個特質:一、關心自己的學生,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二、有效地管理和組織班級,擁有教師權威,但不會采取過于嚴格或“卑鄙”的手段;三、能很好地激勵學生——通過創新與改革讓學習變得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三個特質中其實涵蓋了教學、生活中老師應該做的方方面面,做孩子心中的好老師,在學業上,應該幫助孩子建立高的,合理的學習期望,幫助孩子努力朝著目標前進,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正確的指導;生活上,應該對孩子有足夠的關心,包括尊重學生,帶有一些幽默與孩子交流,愿意傾聽孩子更多的日常情況,關心他們的方方面面等等。
? ? ? 做一名好教師,是不容易的,但卻是這份職業必要的責任,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么就必須擔起這份責任,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我,朝著“好老師”這個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