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勞動節,每到這種大小節假日的時候,各大商家都會搞一些優惠活動。最近心血來潮,特別想買個iPad,參考了幾個版本,有了中意的,但沒有買。不是不想買,想了想人民幣,又想了想時間,最后做出了一個決定:如果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我把手里剩余沒看完的幾本書看完并且寫完讀后感。把沒來及看的幾部電影看完并加上影評。把每天該更新的文字雷打不動的更新完,就像簡書這樣,每天要寫一篇,至少要堅持十五篇以上。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因為各種情緒化問題而影響到進度。如果這些我都做到了,那我在任務完成后就買。
仔細想了想之后,或許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每個人都有欲望,但,越是特別想得到的東西,越不能輕易滿足。而且適當的時候控制一下自己急切的心情,熬過去之后會發現,原來你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這并不是說對自己多么刻薄,多么高要求,只是不想讓自己的欲望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得到滿足,那樣會不會是太遷就自己,到頭來得到的不懂珍惜。那下一次也是這樣的放縱自己,會不會真遇到欲望很難滿足的時候,我就會堵在死胡同里不肯出來了。我始終覺得,非生活必需品完全可以作為可有可無的,但如果想得到那就應該多付出一丁點,那樣才是心安理得。
那有人會說了,你買個東西還得設上幾個任務,你會不會覺得很累啊。是啊,如果當你想買的東西,超出了你的預算,需要消費掉一兩個月工資的時候,你會不會算計一下啊。反正我是會,肉不能白疼啊,你想啊,我完成了任務,得到了自己給自己的獎品,再貴我還會肉疼嗎?那就不是非理性消費了,那是很理性消費。
我覺得這沒什么不好,收獲的同時,除物質外似乎也滿足了精神上的需求,以及潛在的好習慣的養成,這樣一件三雕的好事情,為什么不嘗試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