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鶴
寨子,是一個土家小山寨,叫上寨。上寨往下,自然是下寨。寨名很隨意。上寨往上,是西那枯(應該是土家話,音譯,地圖上標的是西來枯),二姑家住這里,好幾個暑假我都在這跟著表哥練字,放牛。再往上,車路盡頭,是巖窠,外婆的老家。這是地圖上找不到的寨子,藏在樹林子里。
秋天,學校放勤工儉學假,這條路線就是我們的勤工儉學路線,不過我們走的是山路。勤工儉學的主要項目是檢板栗。一路都有板栗樹,熟透的板栗球會炸裂,板栗子掉下來,散落草叢或刺籠窠;沒熟透的,我們會拿石頭或樹枝偷偷砸。
西來枯的板栗樹最多,但是巖窠對小孩來說更有吸引力。那里有合抱的大樹,有空心的老樹,有點小小的神秘感。印象最深的,是樹林子底下白白的一大片鳥屎。抬頭看,原來樹里棲著白鶴,一只,兩只,三只,一大片。從西來枯往這邊看,青山綠樹冠上一片雪白,不時地,還會看到幾瓣白起在那里起落落。
小孩愛往山里鉆,砍柴,野炊,看湖,或者,就走山嶺玩。排第一的,還是摘果子,吃“野味”。自然的饋贈,四季不斷。春天有三月萢空心萢茶萢茶耳羊奶子牛奶子酸筒桿酸葉子映山紅,夏天有溪魚河蟹蝦米田螺泥鰍黃鱔,秋天有八月瓜獼猴桃秤砣萢刺果子,冬天呢,只想到茶花蜜,折根蕨夫子,莖抽空當吸管,清晨宿露過后,對著白山茶的黃花蕊吸一口,甘甜沁人心脾(對了,夏天蕨夫子的莖還可以用來串茶萢)……
有一年秋天,進山去摘獼猴桃。離寨子不遠,幾畝稻田散落在山腰。田坎下,爬滿了獼猴桃藤,藤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獼猴桃。摘下不能吃,背回去,埋在米糠里或谷堆里,等熟了再吃。
摘得差不多了,爬上田埂,沿著走了幾步,就看到一只白鶴。
白鶴匍匐在那頭,見了人,掙扎著撲棱翅膀,沒立起來。是翅膀受了傷,細細的腿格外伶仃。這是第一次看見受傷的白鶴,至今也沒見過第二次。不知道是不是從巖窠飛過來的,看著它,不由得想到青山綠樹冠上的那一片雪白。
當天,寨上的熊老太爺去世,家里請了新式洋樂隊,是銅管樂隊,男男女女都很胖,來來回回奏的是《千年等一回》。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千年等一回,我無悔啊
白娘娘在天有靈也會尷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