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小小的縣城,雖是縣城,卻也有高樓大廈,有酒吧美食,日子也不比一般的小城市差多少。但,還是想通過大學,去一個更好的城市生活,去感受那里的風景和人文。終于,經過高三,如愿以償的考入大學。可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有了一個叫做大學城的東西。
?大學城,我以為的大學城,交通發達,美食美酒…我沒有要享受,沒有要頹廢,也沒有要物質現實,我只想說說,我在郊區大學的感受。
?我的大學在郊區,我覺得應該算郊區的郊區吧,就是那個稱為大學城的地方,它的確風景優美,遠離市區,適合學習,但當你在這里生活三年或是更久,你就會發現,在某些方面你已經被同學甩開了幾條街。
?且聽我一一說來。
?郊區的大學因為時間和地域的關系,食堂、宿舍、教學樓的工作人員多從附近的村鎮招聘而來,這些工作人員因為所處地方的關系,會帶有一些陋習,并沒有看不起他們的意思,但出于一個閉塞的村莊里,大部人的素質確實是有待提高的,對于剛入學剛脫離溫柔夢鄉的大一新生甚至是有些大二學生來說,工作人員的一聲呵斥是會傷害到他們的。
?我還記得有一次,學院有活動在排練,因為場地問題,大家就在一條有路燈的鮮有車輛行駛的路上排練,遠遠一輛電動自行車駛來,大家都自覺的讓開了地,但那位穿著工作服的人員卻大罵著駛過。因為他用的是方言,身為本地人的我當然是聽懂了的,我當時不僅是覺得是丟當地人的臉,也傷害了其他同學的心。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因為宿管大媽的不和善,同學寧愿在宿舍門口坐等四個小時燈舍友回來也不愿意去找宿管大媽借鑰匙,室友被貓嚇到因為尖叫被宿管大媽呵斥…我想起我去北京一所大學找同學玩時,去宿舍和宿管大媽聊天,阿姨親切地叫著寶貝,注意安全。差距如此之大,所以,生活在郊區大學的我們,是否真的會在日后不再相信會有和善的服務者,是否也會害怕自己太過和善?
?也許你會說,畢竟只是少數,可是如果你會四年或者更久的生活在這里,你還會覺得無所謂嗎?也罷,不妨來說說娛樂生活吧。我的確是一個喜歡熱鬧喜歡玩的人。在高三,就想著去大城市的街道走一走,去咖啡屋坐一坐,去書屋看一看,去一些精致的小店,學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然而,在郊區的大學,生活是這樣…
?在郊區的大學,當以前的同學曬著韓餐西餐,我在村里吃著雞公煲就已經樂的不行,當同學去了某個知名公司參觀,我在村里去了某個KTV就已經滿足得不行。當我終于有一天,坐著唯一的一個交通工具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到達了市區,只能用半天的時間做想做的事情,剩下的半天等車回學校,我們覺得市區的住宿費太昂貴,只能再顛簸著返校。抱怨,卻也束手無策。
?我不是嫉妒,我是在想可能你在這個城市上了四年的大學,四年之后,悲哀的是你都不知道這個城市到底是什么樣子。我們總有一天要步入社會和其他人交流,當你在市區已經熟知各種消費風向的同學熟練地掌握各種攻略,你卻還是只會吃村里的雞公煲,對方為什么要選擇你?我覺得可笑,也為我自己悲哀。
?我是從小縣城來的,心里的落差竟有這么大,那些本來就是大城市的孩子,到這里會覺得多孤獨?是心靈上的孤獨,沒有契合的環境與人,該有多難過。我想想都替他們難過。
?又或者說郊區遠離市區的嘈雜,沒有環境污染,這也曾是我一直安慰自己的唯一一個理由。然而,到了焚燒秸稈的季節我再也不這么覺得。因為學校周邊就是農田,村里的人們無畏地焚燒秸稈,他們并不知道這樣做的嚴重后果,也或許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吧。只記得最嚴重的一次,從食堂回來寢室,圍巾,外套幾乎宿舍走廊都是那個味。我只記得,那晚我一步都沒有離開寢室。在我的大學這個地方,霧霾已經斷斷續續持續了近一周了,可怕。而更可怕的是,周圍的有些工作人員全然不知霧霾的危害,依舊敞著宿舍的大門,已經進行著體育活動。
?然而最嚴重的事情,往往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也只是道聽途說,并沒有親眼見過。但大學生財物丟失的事情確實時有發生。所以,是說讓我們自己增強防范意識嗎?我更覺得是讓我們失去了對社會的信任。
?或許我說的太偏激都是因為我太想離開這個地方,當然也不乏在這邊也會有一些好人,但想想自己要在這樣一個地方生活四年甚至更久,就覺得,不值。
?郊區大學到底怎樣,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用我的經歷,說出我的感受,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