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到年底,我經歷了工作上的第一次“借調”。“借調”這個詞,字典中是這樣解釋的:它一般是指編制在原單位、被借調到上級或主管單位短期工作的行為。
“借調”這事吧,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到底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它呢?言而總之,個人覺得“借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利大于弊。
1.“借調”能讓人快速成長
不得不說“借調”是一個學習的好平臺,也是晉升的一條捷徑。“借調”的人在主管單位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崗位,通常是哪里有空就往哪里上,他們一般干的活是單位最多的,也是最雜的,而且加班絕對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各種“高強度”的補缺,不論是否愿意承認,成長的速度都是驚人的。
我被借調過去是因為集體總部的辦公室人手不夠,主要幫忙檔案和文件這一塊。跑文件無可避免,以至于小車班師傅送一外號——全球通!之后,市里面對單位檔案進行年檢工作,于是乎義務加班一周,我那段時間基本上是集體下班最晚的一個,好在結果評上了星級單位。
2.“借調”能拓展關系網
“借調”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能拓展人的關系網。這也是我在集體“借調”工作中獲得的,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獲。因為跑文件,所以大領導們認識我了,各個部門的部長和同事們也都相互認識了,不說關系處的好,但至少混了個臉熟,這對以后的工作開展甚至是人事調動方面,都是有很大積極作用的。
說到這里,有件事不得不提了,那就是之前文章里提過喜我歡打游戲那件事。因為喜歡玩同一個游戲,結交了集體公司幾個有相同愛好的同事,于是乎獲贈外號——戰隊專業ADC。除了平時一起玩游戲消遣時間,工作上他們也給了我很大的指導和幫助。后來想想,這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以游戲結交朋友真的讓我感到驚訝。
3.“借調”能使工作豐富化
“借調”的人過去之后,很可能并不是做他在原來單位做的事情,這就跟工作豐富化和擴大化相類似,即工作的種類和數量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從本質上看,未必不是好事。一方面,可以減輕原本工作帶來的疲乏感;另一方面,一份新工作即是一種新挑戰,有挑戰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新鮮感和好奇感是進步和成長的內在驅動力。
我之前在自己單位辦公室主要是寫材料,但是“借調”過去的工作跟寫材料基本上沒有太大關系。由于跑文件,自然掌握了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的使用,簡直是辦公室服務一條龍……上能給領導傳閱文件,下能會議會務端茶倒水,有時候自己都能驚嘆自己竟能做到這個地步。
4.“借調”能磨煉人的心態
“借調”并不意味著你僅僅只做你自己手上的那份事情,各個部門都會找你來做事,畢竟對于他們來說,你是新來的,無論在哪個單位,新來的那個人總是會承擔大部分的工作,事是你的,加班是你的,但是榮譽、績效卻并不是你的,這時你可能會有抱怨,會有牢騷,但是心態還是要擺正。
你或許會覺得委屈,但是之后你會更加堅強。偶爾抱怨也是正常,但是記住不要被牢騷牽著鼻子走!
我在“借調”的時候,辦公室有個哥哥辭職了。一個人辭職,周圍的六個人會受辭職的波動,我記得辦公室寫材料的h大神跟我說,永遠不要看辭職的那個人,你要看的是留下來的那些人。雖然我現在還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我相信前輩的話應該不會有錯。
然而,我也想過放棄,我也想過辭職,結果還是堅持下來了,我只是想證明給大家看,其實我也可以像大家一樣堅持,我并不是一個嬌生慣養,遇到挫折就后退的小姑娘。
5.“借調”能讓工作定位更精準
人的一生,幾乎不可能只有一份職業,多做幾份工作,總會找到與自己更匹配的崗位。人力資源管理講究人崗匹配,一個人只有在合適的崗位上才能做到人盡其才,發揮余熱。
我在辦公室管過檔案、跑過文件、寫過材料、管理過會議會務,并不是說哪個部分我不能做,其實我都會,但是這并不代表我都會喜歡。主任曾經問我,想跑文件還是寫材料,而我的回答是寫材料,這么回答只是因為我覺得做喜歡的事才會長久,兩者相比,我更適合后者罷了。
END.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我們能做的唯有堅持不放棄,唯有調整求適應,以不變應萬變,抓住機會,乘風而上,放大萬事萬物有利的一面。
最重要的是,只有抓住機會,才能有討價還價的資本!(?so請別跟我談什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