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1:情緒控制與雙贏思維
本次游戲中,我使用醫生,在游戲早期,畢建(醫生)高調地買入兩塊10英畝地皮,吳大宇(飛行員),尹柏然(律師)相繼入手房產之后。我的心態開始有了些變化,自己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感覺一開始就落在了下風。、
柏然摸到了一張兼職開軟件公司的小機會卡(首付/成本均為5000,現金流為0,套現可得100000,但幾率較小),我花費了3000塊錢買了過來。
緊接著輪到我摸牌的時候,我居然又摸到了一張同樣的卡片,如果要買下,需要借貸5000,每月現金流-500。柏然出價2000想要購買這張卡片,出于之前的情形,我心里有了一些對抗心理,沒有把這個事情和之前的牌當做兩個割裂的事件來看待。外加之前提到的不安全感,自己整個人的狀態就是在和整個世界對抗,完全看不到合作的機會。在游戲的這個階段,我已經負債500,月現金流掉到了3000,之后又不幸的遇到了失業,支付10000的總支出之后,每月現金流就只有可憐的2000了。
其實在剛才這個點上,當時有很多合作的方式:
①向柏然提議,0交易費用,但是一旦套現,需要給自己3-4成資本利得;
②向柏然提議,各持50%股權,資本利得也對半分。
這樣,能有效地降低自己在游戲前期的資本負擔,增強對于風險的抵御能力,在隨后的游戲之中,自己的資金壓力和落后狀態,直接影響了自己在游戲中的情緒。
在盼望了多輪之后,自己在浪費了幾次月現金流機會之后,終于摸到了100000元購買軟件公司的市場風云,但是居然由于太激動,只賣出了1家公司,白白浪費了100000元的套利機會。在后面復盤的過程中,柏然認為這個是由于過于盼望市場風云的機會,而忽略了其他看起來相對小一些的機會,而在終于碰到機會之后,歡喜過度而沒有保持冷靜,計算清楚機會。
收獲2:關于談判中討價還價如何計算自己的利益空間
之前只會通過計算加上手續費之后的投資收益率來進行談判,今天又被點破了需要參考資本獲利空間來進行計算。
收獲3:人生就是不斷地風險拆解
游戲中,所有的風險都可以被量化為月現金流進行計算,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把安全的現金流邊際留好之后,剩下的現金流都可以視做信貸的操作空間,來放大自己的杠桿,不利用杠桿,很難撬動資金,進而獲得突破自己階層機會。
收獲4:發布廣告的一個小技巧
在目標玩家摸牌之前,從銀行借貸,把手上現金流壓低,在發布廣告的時候就能減少違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