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末路,腥風血雨

? ? ? 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自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已進入到第166個年頭了,宋家王朝這艘航船已是風雨飄搖,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 ? ? ? 公元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已經吞并了遼國,又從大宋撈到好多油水的大金國開始撕毀盟約,向南撲來。

? ? ? ? 曾經宋金訂立海上之盟,約定聯兵滅遼。

? ? ? ? 自公元1004年的澶淵之盟簽訂后,宋遼基本無戰事,信守著兄弟加朋友的友好關系,當然歲幣還是要給的。

? ? ? ? 到宋金滅遼時,遼國國勢已去,日薄西山了。

? ? ? ?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協議金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歸宋,宋需將本來獻給遼的歲幣轉獻給金,而遼的其余國土亦歸金。宋廷原以為據此便可輕易奪取燕云十六州,可是沒料到遼軍抵不住金兵的進攻,卻不懼怕與腐朽不堪的宋軍作戰,結果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兩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遼的燕京守兵打得大敗。到這年年底,金兵由居庸關進軍,攻克燕京。這樣金人就表示不再把燕云諸州交給北宋了。經過雙方討價還價,北宋方面一再退讓,最后金朝只答應把燕京及其所屬的六州二十四縣交給北宋,卻要北宋每年除把原給遼朝的40萬歲幣交給金朝外,還要把這六州二十四縣的賦稅如數交給金朝。北宋答應每年另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六州的“代稅錢”,金朝才答應從燕京撤軍,而在撤軍時,金兵卻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紳、富戶席卷而去,只把幾座空城交給北宋。

? ? ? ? 宋聯金滅遼是宋徽宗的弱智之舉,結果是偷雞不著反蝕米,非但得不到好處,更是暴露了宋朝軍隊的軟弱無能,并且由于幽云十六洲未收回,反成金軍進功宋朝的跳板。大宋的厄運來臨了。

? ? ? ? 金軍兵分兩路,進軍中原,其一是以金主完顏晟之子斡離不為帥,進軍燕山,宋駐軍郭藥師叛變,燕山敗陷,金軍乘勢進軍河北。

? ? ? ? 第二路以金國相粘罕為帥,進犯河東(今山西西南部),宋將李師本又叛變,忻、代兩地失守,進而圍攻太原。

? ? ? ? 邊疆戰敗的消息接二連三地報來,京城汴梁,朝野震驚。安理,應該謀戰守大事,但是皇帝徽宗與大臣們卻在商議如何逃跑避敵。

? ? ? 當時還不敢公布逃亡計劃,所以外廷根本不知道。

? ? ? ? 到十二月中旬,金兵日益逼近京城。宋徽宗才開始派遣李鄴奉使降和,并降詔罪己,召天下勤王之師。同時命皇太子為開封牧。君臣日聚都堂,茫然無策,只有遣散家屬,避向東南各地。宋徽宗無抗戰守城之心,只是準備舟楫,運送寶物,為向東南出逃作準備。

? ? ? 在危亡關頭,李綱站了出來,而此時的李綱只是一個太常寺少卿的京城小官,沒有參與軍政大事的權力。

? ? ? ? 李綱是政和二年(1112年)的進士,一個文官,但官場險惡,他的為官之路也充滿了艱難。但作為一個受儒家思想長期浸染的儒士,他心里有家國理念,有做人做事的目標。在家國危亡的緊急關頭,作為一個正直的讀書人他不能充耳不聞,閉目無睹。他平日里與給事中吳敏的關系不錯,他乘晚上到吳敏家中,對他說:"事情緊急啊,皇上命皇太子任開封牧的意思就是要讓他留守京城。雖然太子有恭儉之德,但以開封牧之身份明顯不夠。除非是皇上傳位于太子,這樣才有威望招來天下豪杰,共同守衛京城"。吳敏聽后感到很吃驚,心想,小子,你不要命了啊,這樣的話也敢說啊。沉思半晌,吳敏問:"太子監國,可以嗎?"。心思這樣的話才可以向皇帝開口。但誰知李綱堅決地說:“不可!”

? ? ? ? ? 李綱緩緩地說,昔時安史之亂時,唐肅宗靈武之事,當時不建位號不足以復邦家,而臨時建號,可惜不是經過唐明皇李隆基親自封號而引起父子不和,那是教訓啊!

? ? ? ? ? 李綱與吳敏冒著生命之險,苦口婆心引導徽宗做出了禪位太子的決定。于是宣示詔旨,傳位太子。第二天皇太子登位,這就是北宋亡國之君欽宗。

? ? ? ? 宋徽宗去意已決,他早已準備要跑路了,只是當初他還不想把帝位讓出,誰知來了個李綱。眼下國難當頭,京城危機四伏,誰知道這皇帝能做多久呢。順水推舟,做個安樂皇不是更好嗎。

? ? ? ? 靖康元年正月日,宋欽宗接受百官朝賀。同時受朝拜的當然還有道君皇帝趙佶,不過趙佶正在準備南幸。

? ? ? ? .趙佶在衛隊和大臣的護送下,浩浩蕩蕩離開京城向東南游,把一艘風雨飄搖的破船扔給了兒子欽宗。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 ? ? 后人批評說,是李綱誤國,因為李綱不該逼徽宗讓位,其實那是沒好好讀史料,也完全沒有體味李綱的良苦用心。

? ? ? ? 徽宗何故立開封牧?這是因為他要讓皇太子留守開封,自己帶著皇族們東南幸游(其實是跑路)。這樣一來在京城百性的心中就是皇帝跑了,留下了一個不中用的開封牧做替死鬼,這樣一個場面怎樣堅守。李綱讓趙佶把皇位留下,就是掌握了權力,可以凝集人心,如此才能抵抗金兵,守住京城。

? ? ? 那么李綱所寄于厚望的年輕皇帝趙桓又是怎樣一個人呢,用李綱的話是性恭儉,是個好青年,但是離好皇帝還差十萬八千里。

? ? ? ? 生于帝皇之家,在和平的年代里成長,嬌生貫養,趙桓還只是一棵未成材的青松,看似亭亭玉立,實際還沒有用處。

? ? ? ? 作為正宗的皇太子,趙桓有做皇帝的夢想,而目等了十幾年,他萬萬沒有想到,他會以這樣一種形式登基,大兵壓境,國家危在旦夕,而且父親要他守住京城,這不是開玩笑的事。

? ? ? ? 那一天,他暈倒在廷上,他怕,他擔心。趙桓是被大臣們拖上金鑾殿的,披上了龍袍,他成了大宋王朝的第九位皇帝,沒有皇位之爭的血腥,但是趙桓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無奈。

? ? ? ? 欽宗是一位資質平平的皇帝,他擔不起挽救宋朝于危難的責任。

欽宗繼位后,金兵大舉南下,新皇登基,當務之急應是動員一切力量,阻止金兵入侵,然而這位恭儉的皇帝只是個守制儉樸的好青年,生性的怯懦再加上時勢的壓迫使他同樣走向昏庸。他根本沒有投入戰爭的決心,連基本的恣態也沒有表示就想逃跑。

? ? ? ? 他已經被金兵嚇破了膽,他和他的老子一樣,認為金兵不可抗拒,戰爭只是白白送死。放棄京城,向南跑才是正理。

面對金人的進攻,欽宗完全沒有抵抗的思想,現在他唯一的夢想就是議和。

? ? ? 他不明白金人的真正用意,他只是想金國與昔時的遼國一樣,只是為了土地和錢,狼來了只要把它喂飽就行了。

? ? ? ? 但是這一次金兵南下是狼子野心,貪婪得可怕,他們不僅僅是要財產土地,而且要滅了宋朝。占據中原是金人的夢想,如今這大宋已成一只綿羊,它已經咬到它的尾巴了,還肯放嗎。

? ? ? ? 金軍拒絕了宋欽宗和談的請求,一意南下。無奈之下派兵阻擊黃河,但是兵潰如山倒。趙桓陷入到無邊無際的恐懼與悲涼之中。

? ? ? ? 面對危難局勢,趙桓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太宰白時中諫言,此番金兵來勢洶洶,從目前來看,沒有好的辦好,勸皇上還是出去避避。一句話,跑唄。宰相李邦彥也贊同。

? ? ? ? ? 本來就沒有抵抗意志的欽宗巴不得呢,他決定拋開一切,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 ? ? ? 歷史的關鍵時刻,總有人會勇敢地沖出來,大喝一聲,不可!這就是忠臣,這就是民族英雄。這一次亮相的依然是李綱,他現在的身份是兵部侍郎。

‘? ? ? 眾人皆醉他獨醒,李綱力排眾議,堅持抗戰,他義正詞嚴地駁斥了不抵抗主義者,向欽宗皇帝分析形勢,展示堅守都城的必要性與可能性,更可貴的是他自告奮勇地向欽宗請命,統兵御敵,以死報效朝廷。

? ? ? 李綱的決心和忠誠感動了趙桓,終于傾向于留守,當即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李綱臨危受命,積極準備京城保衛戰。但是趙桓僅僅是感動而已,他的內心里依然怯戰,隨時都想著逃跑,是李綱費盡心力才留住了他。

? ? ? ? 金軍開始兵臨城下,進攻異常猛力,但是因為有了李綱的指揮,經過攻防激戰,金軍未占到什么便宜,如果能夠依照李綱的軍事部置和防守策略,宋軍至少可以贏得時間,等待援軍。而且金軍是長途奔襲,后備不足,天寒地凍,無法長久。

? ? ? 可怕的是,宋朝廷已經是腐敗到了頂點,根本沒有團結一致抗金的決心,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一群貪生怕死的文臣整天在皇帝面前吹噓抗金必亡論,讓這個本來就軟弱無能的皇帝嚇得屁滾屎流,他又開始動搖了,在雙方戰斗的時刻皇帝卻暗中接受李邦彥的割地求和的建議,并派使臣赴金營談判。首先金人要求以黃河為界,賠賞軍費。但是等到正式談判時,又提出更苛刻的條件:

? ? ? ? 完顏宗望提出宋須交金500萬兩,銀5000萬兩,牛馬騾各1萬頭匹,駝1000頭、雜色緞100萬匹,割讓太原、中山(今河北定縣)、河間三鎮,尊金帝為伯父,以宋親王、宰相作人質,送金軍北渡黃河,才許議和。宋欽宗竟不顧一切,全盤答應完顏宗望的苛刻要求,下令在開封全城刮借金銀運送給金軍。李綱堅決反對同金軍議和,宋欽宗就以宋兵一次夜間出擊金營失利一事,追究李綱的責任,下令罷免李綱,廢掉李綱主持的親征御營司,藉以向金人表示議和的決心。

? ? ? 宋欽宗這一倒行逆施,激起了開封軍民的憤慨,太學生陳東等在宣德門上書,要求復用李綱,罷免主張和議的李邦彥、張邦昌等人,幾萬人不約而同來到皇宮前,聲援和支持陳東,要求宋欽宗接見,并砸碎登聞鼓,打死宦官幾十人。宋欽宗不得已宣布再用李綱,為尚書右丞,讓李綱主持京城四面的防御。這時宋朝各路勤王兵,約計20萬人也已陸續趕到。

? ? ? ? 面對這種形勢,完顏宗望知道以6萬兵馬孤軍深入是難以攻下開封了,于是在得到宋欽宗同意割讓三鎮后,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率軍撤離開封北還。

  完顏宗望北還,河北一線的戰局雖暫時平靜,而河東的戰事卻繼續緊張進行著,從靖康元年二月至七月,宋軍曾三次大規模入援太原,合計投入兵力40萬人,均被金軍擊敗,宋軍主力耗折殆盡。

  河北暫趨平靜和河東戰事膠著的軍事形勢,只是金軍更大規模入侵的間歇。然而,以宋欽宗為首的腐朽統治集團卻以為太平無事了。罷了有聲望的老將鐘師道的兵權,各路趕來的勤王兵也全被遣還,宋廷又恢復了以往文恬武嬉的故態。

  主和派在朝廷重新占了上風。靖康元年六月,宋欽宗因為厭惡李綱屢言備邊之策,借入援太原之際,派他為河東、河北宣撫使,強行把他趕出朝廷。八月,李綱因入援太原失利,又被罷去兩河宣撫使之職。

  靖康元年八月,金軍在經過一個夏天的休整后,又以宋朝不如約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鎮為口實,再次南侵。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分東西兩路進兵。這時宋將王稟堅守太原已8個多月,因糧盡援絕,九月初三日被攻破。完顏宗翰乘勝南下,直逼黃河北岸的河陽(今河南孟縣)。完顏宗望的東路軍,也于十月初攻入河北重鎮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余軍的這次南侵已擺出了一舉滅亡北宋的態勢。宋欽宗卻一心只想投降,以為可以繼續用金帛賂使金軍撤退,急忙派出一批批的使者到金營乞和,在軍事上不做認真的準備。而朝廷內部的主和派唐恪、耿南仲等人堅主割地,遣返各地再次聚集的勤王軍,撤除京城的防御工事。金軍渡過黃河,完顏宗翰向宋廷提出要劃黃河為界,河東、河北地歸金朝,宋欽宗一一答應,并且親自下詔給兩路百姓,勸諭他們“歸于大金”。

  由于宋廷不在軍事上作認真準備,兩路金軍未遇大的抵抗,便順利向東京挺進。十一月金軍前鋒到達東京城外,閏十一月初金軍東西兩路會師開封城下,對開封展開攻勢。開封城內兵力有限,士氣不振,宋廷于危急之際,竟派郭京帶領“六甲神兵”出戰,大敗潰散,東京城被攻破。

? ? ? 雖然東京城破,統治者依然決意投降,但開封軍民不愿作亡國奴,抗敵情緒很高,要求參戰的人達30萬之多。金軍見開封軍民已準備展開巷戰,不敢貿然進占全城。于是故伎重施,放出“和議”的空氣,向宋王朝索取1000萬匹絹,100萬錠金,1000萬錠銀等錢帛。然而至此危在旦夕之時,宋欽宗仍不能醒悟,他派宰相何栗去金營乞和,完顏宗翰和宗望卻要宋欽宗親自到金營商議割地賠款之事,欽宗不得已進了金營求降,獻上降表,并秉承金人的意旨,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開封進發,對自發組織起來準備抵抗的民眾進行鎮壓,然后金軍大肆搜括宋朝宮廷內外的府庫,以及官、民戶的金銀錢帛。當時正是嚴冬季節,大雪紛飛,被擄掠一空的開封人民遭受饑寒無情的襲擊,凍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宋朝腐朽統治者的投降政策,使開封人民遭受難以言狀的災難。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軍先后把宋徽宗、宋欽宗拘留在金營,二月六日金主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結的原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軍俘虜徽、欽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寶璽、輿服、法物、禮器、渾天儀等也被搜羅一空滿載而歸。北宋從此滅亡,這就是所謂的“靖康之恥”。

  在一般人的眼中,戰爭仿佛只是男人們的事,女人們則可以遠離戰場,在后方承受相思之苦以及可能有的功名和不幸。但是,在男權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社會中,女人們決沒有如此輕松,她們經常成為戰爭的犧牲品或戰利品,往往承受著比男人更多更沉痛的苦難。靖康之難就是一例。 對于靖康之難,很早就在教科書上有所了解,知道它是宋王朝的奇恥大辱,最突出的是徽、欽二帝同時被金人擄去,被封為屈辱的昏德公、昏德侯。而對其他情況,特別是不能進入正史的女性的命運卻是很少有人知道,最近讀《宋史》的同時也讀了《靖康紀聞》,讀后讓我淚濕衣襟,一個王朝的末路卻是腥風血雨。下面都是《靖康紀聞》的摘錄。

? ? ? 是日,潰散殿前軍兵等所至為害,朝廷患之,散榜免罪招誘人,分遣將士及開封府捉事人捕捉討,擄者甚眾,徑于通衢斬首以令,無慮數百人,民情愿快。凡斬首者,頃刻復為軍人百姓剖剝殆盡,至有并骨持去者,遺骸不可勝計。蔡河、汴河老小橫尸尤多,亦有被割盡者,皆軍民乏食,至此,市井公然以人肉貨賣。

? ? ? 自是里城內討擄稍息,而城外者猶未定,尚肆燒劫,軍民至結連金人下城,或削發為裝金人,共劫掠后族貴戚、王公大臣、富商巨賈之家,無不害者,如張溫成、劉明遠、劉大皇、聶婆婆等家,皆首被禍,其余士庶,燒劫扶持老幼遷徙入子城逃避者,累累然相望于道。如是累日未息。已而,流民殆遍于相國寺,乃寺東西廊廡間啼饑號寒,極可傷惻。是夜,里城外燒劫如前。

? ? ? 是日,萬歲山斫伐者益眾,臺閣亭榭悉毀拆。而倉皇之際,臺榭欹倒,奔逃求出,蹂踐至死者百余人,互相毆擊、攘奪而死者又數百人。頃刻間被刳剔,市井貨人肉者甚多,至是又多有之。

? ? ? ? 二十五日,大雪,氣候風寒,仿佛類城陷時。金人索內夫人優倡及童貫、蔡京、梁師成、王用家聲樂,雖已出宮,已從良者亦要之—封府散遣公吏捕捉,巷陌店肆,搜索甚峻,滿市號慟,其聲不絕。又索教坊伶人、百工伎藝、諸色待詔等,開封府奉命而已。

? ? ? 至是,城陷已兩月,小民樵蘇不給,饑死道路者以千計,市井所食,至于取貓鼠,甚者雜以人肉,如鼓皮、馬甲、皮筒皆煎爍食用。又取五岳觀保真宮花葉、樹皮、浮萍、蔓草之類,無不充食,雖士夫豪右之家皆食之。

? ? ? ? 二十七日,金人索郊天儀物、法服、鹵簿、冠冕、乘輿種種等物,及臺省寺監官吏、通事舍人內官,數各有差,并取家屬,又索犀象、寶玉、藥石、彩色、帽幞、書籍之屬,人擔車載,徑往供納,急如星火。

? ? ? ? 二十九日,官吏士庶俟駕于南薰門益眾—封府追捕內夫人倡優,就教坊銓擇,押赴軍中者,自二十五日,不可勝計,至是尤甚。又征求戚里權貴女,使車載以往,輪轍幾盡,搜求肩輿以乘之,賃轎之家,悉取無遺。凡被選出城者,皆號慟而去。又有親戚送,共為泣別者。又押內官二十五人及百工伎藝等人悉赴軍中,哀號之聲,震動天地。是日,民情極惶惶,迫于凍餒,人有剖剝食人者—封府榜云:“街市尸首暴露,擅敢剝剔者,許人告首,賞錢五十貫。”

? ? ? ? 初二日,金人索后妃服、琉璃玉器,再要雜工匠、伶人、醫官、內官等各家屬—封府追捕尤峻,節次解發,悉系以繩,交刃防護,如犯大逆,市井號呼不絕。又索司天臺合天輪滴溜,俄頃有榜云:“奉駕前指揮,仰差人兵,津搬大金所須應干物色,俟盡絕日駕回。”

? ? … 初三初四日,津搬器物解納如前,并發家屬,市井號呼,殆不堪聞。又退回車輦乘輿稍敝者令重新,太常、大晟、明堂司天監應干物悉搬遣,雖至重大者,亦并力扛舁而去。是日,傳聞京城豪猾夤夜有劫人剖剝者,官司彈壓自是益緊。監國出令,又增置米場數十所。

? ? ? ? 庶方且憂疑,午后,有內家車子數十,各攜被褥于車后,詣南薰門,星馳而去。黃門老卒從行皆有憂色,士庶皇惑,不知端倪。監國令旨云:“皇帝出郊,日久未還,太上道君領宮嬪出城,親詣大金軍前求駕回,仰士庶安業。”

? ? ? ? 二十二日,金人移文,宗室南班官等項二十五日解發盡絕,并不得聽落一人。官司承命一切稟聽,尋委開封府,使臣小火下輩,散行搜索,狹街僻巷,無不周遍,小人無知觀望,輒于市井大聲號呼,云不得隱藏趙氏,如有收藏者,火急放出,庶免連累。如是所至號呼,官司從之而不問,此又可扼腕而泣血也。

 ? ? 二十三日,宗室南班官等赴軍中絡繹于道,又載宮嬪出門者凡數千車,督責金銀尤為緊峻,又有軍前告禁中金場及鎮庫金塊者,取索前去。

? ? ? ? 二十六日,城外大火亙天,傳聞金人前寨焚寨柵。

 ? ? ? 二十七日,邦昌用天子儀衛法駕,縞素出南薰門,設香案,率百官士庶素服慟哭,送太上皇帝、主上北行。

 ? 二十八日,邦昌服赭袍,張紅蓋,出南薰門,設香案謝恩及餞別二酋,及午而返。連日之出,不過設香案,陳起居并如常。從行即王時雍、徐秉哲、吳開輩也。士庶旁觀,無不感愴。

 ? ? 二十九日五鼓,太上皇帝、主上北行。傳聞太上皇在二太子軍中,主上在粘罕軍中,主上乘馬,侍衛百人,后有監軍從之,自鄭門而北,所過一城角,淹面號泣,諸王各乘車。士庶傳聞,肝心摧裂,親王、駙馬、宗室多徒步,不能行,驅之使前。

? ? ? 十三日,御史中丞秦檜及百官所議狀繳申軍前,金人移文取親王帝姬及南班家屬甚峻,京師官吏一聽而已。

? ? ? ?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日,開封府津遣王公帝姬及宗室等節次出門,哀號之聲達于遠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43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30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07評論 0 375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81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59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0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5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9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5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7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