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讀過《三體》。這本科幻小說,讓人感觸最深的不是故事情節的蕩氣回腸,峰回路轉,而是一種世界觀,一種思維模式。
《三體》讓人建立了一個更高維度的世界觀和科學觀。因為你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線性發展,而是一格一格,不停向上跳高,就像原子中的電子躍遷一樣,相鄰電子的軌道,能量級是N次方的數量級差異。
火被發明的時候,世界跳了一格;原子能被發明的時候,世界又跳了一格。在高緯度的三體人眼里,鉆木取火和航天發動機沒有本質區別,都在同一個維度。就像他們對人類說的那句:你們都是蟲子。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要把一個事情想清楚,如果能站在一個更高的緯度看問題,往往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2
無論是職場發展,做投資,還是創業,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是否有更高的認知。換句話說,你是否會升維認知,是否會升級你的思考框架。只要能站在比別人更高的維度想清楚方向,你就擁有了秒殺其他普羅大眾的認知能力。
我們身邊是不是經常發生這樣的工作場景:在工作崗位,為了開會匯報時,讓自己的工作思路得到認可,認真努力,不眠不休,為的是做個炫酷的ppt,忙的連自己都被感動了,看著漂亮的ppt,心中充滿自豪感,老子還是蠻NB的!但是,我們在工作思路的思考上,到底花了多少時間,思考問題的方法論是不是正確的?站在更高的戰略層面想過沒有?ppt的實際內容,是乏善可陳,還是亮點閃眼?
實際上,我們給老板90%的東西,都是按部就班完成的,很少或者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在認知升維的基礎上去思考問題的本原。
那么,如何快速實現認知升維?
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間,要成功的分析問題,善于理清思路,就要建立一個科學、正確的思維框架。只要建立這種思維模式,我們的認知,就可以瞬間秒殺普羅大眾,把你的戰斗能力提升到高維空間,高維打低維,必然是手到擒來。
如何建立這種思維框架?
是不是很難啊?
威哥分享三招不傳之秘,保你打遍天下無敵手!
想聽嗎?激動嗎?
老鐵搬凳子過來,聽威哥傳授升級認知的絕殺三招!
升級認知,有三個主要方法:邏輯思考、歷史實證和洞察人性,對應的就是科學的思維框架的三根支柱:邏輯、概率和人性。
能說人話么?
好,別丟臭雞蛋,威哥就詳細解釋下這三大絕招的心法秘籍。
3
第一根支柱是邏輯,實際上就是運用結構化思維思考問題,把問題進行結構化拆解,按MECE法則,分類別,分層次,化繁為簡,然后分主次,抓住重點,最后運用邏輯演繹、歸納總結等方法,分析問題得出結論。
比如大家學過物理學,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這三大定律就是整個牛頓力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但這個只是知識,如果你在分析問題的時候,比如高考的物理題目分析物體運動軌跡時,你就要把這個知識應用為你的分析框架,讓你的思維更加嚴謹和結構化,讓你準確快速得到結論,這就是知識內化成能力。這個解題的能力差異,在本質上就是考驗了大家在物理學科上的邏輯能力差異。
這個邏輯能力,就是最基礎的一種通用能力。大家現在應該知道了,為什么高中、大學學習很多課程,很多知識似乎和我們工作沒太大關系,但是實質上,很多課程,是在拓展你的知識面,同時幫助你建立和鍛煉更多的邏輯能力。而邏輯能力是我們做任何工作的基礎能力。
馬云做支付寶的時候,就是一場必贏的戰爭。市場痛點,打法,切入點,都想得很清楚。
支付寶一上來,就是做誠信大數據的問題。支付寶出來時,銀行都笑了,淘寶的信用數據庫能用嗎?敢用嗎?他們認為阿里巴巴不過是個做網絡平臺的,沒做過金融,沒有經驗。但實際上,馬云同學早已經在更高的維度想清楚了。一出手,幾乎是居高臨下的打擊。
到了支付寶一統天下的時候,銀行發現,這個小東西,居然把銀行的金飯碗搶跑了,老百姓的手機支付50%的市場屬于支付寶。,
再看看圍繞支付寶做的余額寶,這一個貨幣基金產品,就成了老百姓儲蓄的吸金利器。截至17年的6月30日,余額寶的期末凈資產達到1.43萬億元!這數字什么意思呢?它超越了中國第五大銀行招商銀行,2016年年末的個人存款余額(包括活期和定期)。
這就是升維打擊的一個典型案例!
一個做網絡的,到金融行業跨界進行了打劫,而且打得銀行無還手之力,最后沒辦法,只能通過國家機構在政策層面去后臺打壓支付寶的發展。
4
第二根支柱是概率,是用統計方法,用歷史和歷史數據,對我們的分析理論進行實證驗偽,對不確定性的因素進行預判。畢竟邏輯分析推演的結論只是理論結果,在大自然和社會學中,影響因素很多,大部分事物的發展其實會有多種演化的結果,我們需要用歷史和統計數據驗證這個結論的可靠性是多少。用數學的表達就是準確的概率有多少。
比如,大家知道的,最常見的一個規律,就是二八定律,這就是概率的統計結果。比如,看這篇文章的人,80%的內容,看過了就會很快忘記。二八定律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這里就不舉例了。
我們要研究企業的實際管理水平,就經常要用到對標。對標就要對同行業的企業,針對某些指標,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比如存貨周轉率,比如債務率,比如利潤率,等等,這些可以讓我們清楚認知自己處于行業的什么位置,從而找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分析出管理的問題所在。
對于國家的社會變革,用歷史進行對照,往往能提前預測社會的演進方向。古人就說過,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不同,但歷史背后的社會規律一直在發生同樣的作用,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展現給世人而已。
5
第三根支柱,就是人性。套用一些小說的說法,就是人道即天道,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群體人性,千古年來是沒有太多變化的,個體的人性,是多變的,難以預測的。事物的發展,只要有人參與,就會受到人性的干擾。正因為人性不同,才有萬千世界的精彩。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性會發生規律,絕大部分人,都會有所謂的佛教的五毒心,貪嗔癡慢疑,而且都會有羊群從眾心理。于是,人心就會被外界影響,進而被人操控。
在股票市場,莊家搏殺收割的,就是散戶的人性弱點。但辯證的看,這也是我們判斷主力動向的重要方法,我們無法預測主力的行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散戶的從眾行為,預測主力的動向,比如,散戶都在買入,主力會做什么?散戶都在賣出,主力會做什么?這就是辯證使用人性進行事物判斷的方法。
著名資本大鱷,索羅斯的投資理論中的反身性,算計的就是人性。每一次對市場的做空,都是算準了政策的漏洞,找準了市場的軟肋,操縱人性,大舉做空,吃掉貪婪的對手盤,留下一片狼藉。
國內的一個資本大鱷,史玉柱先生,也是操縱人性的高手,他從巨人集團第一次破產,負債累累,到現在再次成為億萬富豪,靠的是賣腦白金和巨人集團風靡全中國的網絡游戲征途,收割著老百姓的智商稅,獲得了巨額財富,而這些產品的背后,都是對人性的深刻把握。
要想在市場上做出成績,就要深刻研究人性。要想讓員工賣力干活,激發他們最大的熱情,把公司像家一樣愛護,也要研究人性。想要管理你的團隊,讓他們誓死跟隨你的步伐,讓他們奮不顧身去幫你打拼,靠的也是要深刻把握人性。
6
三根支柱,邏輯、概率、人性,如果對應課程,就是邏輯對應哲學,概率對應歷史學和統計學,人性對應社會學和心理學
從這三個維度去挖掘,就能撥開迷霧,還原事物的本質。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歷史上的領袖人物,喜歡研究哲學、歷史和心理學的原因。
為什么要懂方法論?為什么要學會用方法論分析問題?這是認知升維,思考升維的必由之路。
大家現在懂了吧。
要在各行各業做出成績,就必須在這思考認知的三大支柱上下功夫,我們按這個思維框架去思考問題,認知就可以升維,就能很快找出復雜事務背后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從而可以一舉找到問題的本源,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要想在認知上碾壓大眾,就一定要學這三招!
學得越好,認知的維度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