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賢聰
2002年,一個全縣中考前50名的學生鄧玉林,在我教學的云南威信一中高129班考取清華,而且他在2001年獲得物理奧賽,西南賽區一等獎,高考數、理、化全省前茅,那時威信一中沒有尖子班,全是平行班。而且2002年我管理的"英才苑",還有復旦、人大、上交大、北航、中山等"雙一流"學子30多人,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
無獨有偶,2021年,云南紅河建水實驗中學,初升高入學成績在全省十多萬人之后的三位學子(有一位也是威信縣扎西中學出來的),雙雙進入全省前50名。這樣的案例全國比比皆是,但為什么像衡水一樣的"掐尖"學校,在全國還在流行呢?而且"掐尖"式的教育不知"埋沒"多少高級人才、甚至天才?值得國家教育部深入研究,本文最多也就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中考與高考相關度有多大?
由于人類智力發展的差異性,孩子發育發展是存在較大差異。許多孩子小學很優秀,但到了初中就一般一般了。很多學生初中很優秀,但到了高中就很平淡了。當然也有像云南威信縣的魏宏(男)、陳玉娟(女)(1981年的清華、北大),從小學、初中、高中都是頂尖優秀的,那是個案。我們通過深圳維邁大數據平臺的研究,中考成績與高考成績的相關度在0.70以內;高考成績與大學畢業成才的相關度在0.30以內。這就值得我們對現行教育的學校結構、辦學方向、育人方針等等,做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中國教育的頂層)。
二、"拔尖"教育是應該否成為歷史?
中學的拔尖教育,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產物。因為那時隨著"普六、普九"的到來,師資不夠,尤其是優秀教師不多,為了不耽誤少數優秀學生的成才,大家就采用了一個"優對優"(優秀教師教優秀學生)的辦法。沒想到三十年后的今天,這種"優對優"的教學模式,竟然成了教育界"升官發財"的最優形式。
到二十一世20年代的今天,哪個學校沒有一大群優秀教師,哪里還有教師嚴重奇缺的現狀。就業難尤其是要成為一位老師難的現實,全國就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為此,我們建議各區域不要再"掐尖"了,學校更不要在內部"掐尖"了,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更沒有好的竟爭機制。試設想一下,一個尖子學校,怎么辦都是"尖子"一大堆;一個教尖子班的老師,怎么教學生成績都優秀,他(她)都能成為名師,產生名人效應;一個尖子班的班主任,哪怕某一年考得不怎樣,但它仍然是當地最好的,并不影響他們的光環。
為此我們呼吁,讓"掐尖"成為歷史,讓不同層次的平行班級教學,再現莫大的教育江湖吧!
三、什么是正確的分類方法?
分類教學源于春秋時代孔子的思想,因為有數百人在一個學堂(那時還沒有班級)里學習,而且有的學生剛來報名、有的學生已經學習幾年了。為了使大家都能更好的學習,孔子就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情況"自由組閣",形成不同的教學團隊,隊內成員之間可以討論式的學習。然后,孔子又將一些"學長"型的弟子,分派到各個組去當他們的"小老師"。最后大家發現,這種學習方法不但能很好的將知識搞懂,而且學習速度遠大于一個先生講座的學習了。
按照孔子的分類辦法,并結合北京十一中等學校的"分層教學"方法,教學分類應該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一)學生的學習水平差異不是很大
(二)學生的愛好、志趣、習慣等大致相同
(三)每一個團隊(組)必須有一位"小老師"
(四)學校先公布不同類型的組合,然后讓學? ? ? ? 生"自由"選擇
(五)學校同一類班的數目至少在三個以上
四、如何實行分類管理?
(一)平行班級管理方法
因為每一個班都是差不多的,用一套《比較式》的管理辦法,就可形成班級間的競爭,當然能調動教師的教學"潛能"。
(二)平行組管理方法
由于同一班中每一個平行組都是差不多的,用《比較式》的管理辦法,同樣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
(三)實施數據化管理
無論是精神鼓勵,還是物質獎勵,一切是以數據為準。當然,在評優、推先進、晉級等方面,政府文件是原則,而數據是基礎或"門票"。
(四)發揮經濟的杠桿功能
在我們目前市場經濟的情況下,離開經濟的管理都是空洞的。要按貢獻業績數據與經濟掛鉤,分分厘厘的實現按勞分配。經濟獎要團隊獎勵為重,個人獎勵要輕。
五、如何實現分類教學?
(一)平行班級教學
每一類平行班級,設置一個管理團隊。集體備課,統一進度,相互聽課,課后總結。
(二)平行組教學
在一個班的平行分類組中,組間差距較小,適合于相同的知識層次及教學方法要求。如果一個班有三個層次的平行分類,原則上就應有三種知識要求及三套可行方案,這很困難。分組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學,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中心,學生處于主動尋覓知識的狀態。
(三)主動式的教與學
教師的主動式教學,有別于"講授法"、尤其是"滿堂灌"。主動教學就是要依據教材、學生、教學輔助器材、教學環境等,選出最優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的主動式學習,有別"自習"或"自學"。主動學習有"獨學"、"對學"、"群學"三種形式,每一種學習形式都是有特定方法及規律的。
六、是該讓"金子"閃閃發光了
過去我們說"大鍋炒、一鍋煲、齊步走"等等班級教學形式,影響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要改革這樣的教學模式?,F在我們發現以"拔尖"的形式,雖然解決了過去"大鍋飯"中的一些問題,但也會將部分天才"扼殺",而且有的"尖子"變成了"禿子"。為此,經現代教育實踐及研究表明,在科學分類的條件下,如果采用平行管理及平行教學的方法,就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些潛藏在學生大隊伍中的"天才"學生,才會脫穎而出,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