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寫下這一篇分享文章的原始動力,是因為一個好奇:為什么英語專業大一上學期的課會把聽力課、語音課以及口語課排在一起?這三門課程絕對不是孤立存在的,那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什么內在聯系呢?文章當中我會談及以下幾個問題:
1. 什么是語音?語音包含哪幾個方面?如何提高語音?口語是語音嗎?
2. 為什么說聽力尤其是精聽和語音練習密不可分?如何精聽呢?
在回答完這兩個問題之后,我們對于語音、聽力和口語的內在聯系自然會迎刃而解。
語音是一個整體概念,它不僅僅需要某一個音節讀得標準或者某一個單詞讀得標準。我們可以粗略地把語音分為三大塊:發音;語調;流利度(重讀、弱讀、連讀、失爆、節奏、停頓等等)。要判斷一個人的語音好不好,必須從三方面綜合考慮,即整個語流的自然更加重要。也就是說,你的發音70分、語調70分、流利度70分,整體下來,整個語音就有80分了。但是,如果你的流利度(重讀、弱讀、連讀、失爆、節奏、停頓等等)只有30分,即便你的發音90分,你的整體語音可能也只能是35分了。我們這里所指的整體語音就是前面提及的整體語流。
************************************************************************************************************************************************************************************************************************
語音的三大塊中,單詞的發音是最好解決的,字典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是,這些單詞放到句子里去讀的時候,往往就會涉及到語調、重讀、弱讀、連讀、失爆、節奏、停頓等等。換句話說,在句子里的單詞,往往讀起來就跟單個單詞的讀法不一樣,這個時候字典是不會告訴你如何讀的。字典不告訴我們?我們要怎樣做才可以全面地提高語音呢?最笨也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即精聽。即以句為單位的默寫(dictation)和模仿跟讀!
發音學習首先應該作用在精聽上,發音學習本身就是精聽訓練的一部分內容。而現在普遍的表述是發音主要是口語訓練的一部分,是順路練習了聽力。這兩種說法的細微之處,差異很大。因為大部分人,分配在聽力上的時間,少于口語上的時間,這樣是違反輸入先于輸出的自然順序的。練習發音應該“耳聽為實”!大家平時都聽得太少。并且沒有“刻意”去聽。并且我們的耳朵很多時候是聽不見的,所以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語音知識來打開耳朵。另外還要注意別人的反饋。這也是我們上聽力課的同時為嘛還要上語音課的原因。所以,這樣的課程安排特別的合理!
上面我們提到了精聽是解決語音的核心方法,接下來我們具體談談如何聽,如何“刻意”去聽。
1. 做“”慢速跟讀”練習,即元音要讀得夸張,切記要慢。我所說的慢一定是拉長元音而不是拉長停頓。千萬不要把句子讀成了破碎的狀態!
2. 完全模仿原音,即 pure mimicry. 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常速跟讀”,常速跟讀太難了,我一般都會用“減速+循環”的模式,模仿自己聽到的音,確保掌握好發音和節奏。這個過程一定要慢。把重讀的地方夸張念,弱讀的地方要快。我們有很多減速軟件,例如 speater;QQ播放器都有減速功能;每日英語聽力都有減速功能。我自己如果可以去聽,去做pure mimicry一般都會用x0.5或者x0.6的慢速,只有這樣才能聽出細節,為自己的完全模仿創造條件。
除了跟讀之外,另外練習精聽的核心大法就是聽寫(dictation),而且注意是一句一句的dictation。
語音是發音嗎?你說呢?到文中去找答案。口語是語音嗎?語音只能是口語的一小部分!對于口語而言,更為重要的是有話可說,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關于這個話題,以后有機會再詳聊。
最后,請回答文章剛開始提出的那兩個問題!Allison最最希望大家拿走的take-away:
完全模仿原音,即 pure mimicry. 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常速跟讀”,常速跟讀太難了,我一般都會用“減速+循環”的模式,模仿自己聽到的音,確保掌握好發音和節奏。這個過程一定要慢。把重讀的地方夸張念,弱讀的地方要快。我們有很多減速軟件,例如 speater;QQ播放器都有減速功能;每日英語聽力都有減速功能。我自己如果可以去聽,去做pure mimicry一般都會用x0.5或者x0.6的慢速,只有這樣才能聽出細節,為自己的完全模仿創造條件。
即"刻意地去聽,刻意地去讀”:聽!模仿!反復操練!用語音知識輔助耳朵,用科學的方式練習語音,加上反饋和實戰,這樣才能練好。
Citation:圖片截圖來源于新東方網課以及現象級英語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