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簡述:
方鴻漸在鮑小姐下船后,與蘇小姐越走越近,但他們之間是神女有心,襄王無夢。
他們在八月九日,船到上海后下船。方鴻漸的兄弟方鵬圖來接他到丈人那里棲息一晚。
原來方鴻漸的人還未下船,當地的《滬報》已經大肆報道博士歸國。
明日,他乘火車回鄉,在火車站上又被兩名本縣的記者拉著照了相,又登了一次報。
后來他還被請去一中學做演講,因其烏龍鬧出了笑話,導致想來說媒的人卻步。
后來,戰事日趨緊張,方鴻漸到上海丈人的銀行里工作。
家里人被戰事波及,一度失聯,所幸他們一家都在丈人家囤聚,只是損失了大部分錢財。
摘錄:
桃子為什么不生得像香蕉,剝皮多容易!或者干脆像蘋果,用手帕擦一擦,就能連皮吃。
這句形容戀愛關系太傳神。
戀愛中,有些女孩比較易哄,只要男孩稍用心思,她們就會馬上敞開心房。
有些則像蘇小姐一樣,比較端著,容易心口不一,喜歡讓男生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來求愛。
為什么可愛的女孩子全有父親呢?她孤獨的一個人可以藏匿在心里溫存,拖泥帶水地牽上了父親、叔父、兄弟之類,這女孩子就不伶俐灑脫,心里不便窩藏她了,她的可愛里也就攙和渣滓了。許多人談婚姻,語氣仿佛是同性戀愛,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羨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
那個年代最講求門當戶對,特別是有身份有名望的家族,更想通過聯姻來增強自己的家族實力。
即使是現在,婚姻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情。
可以說現代婚姻,愛情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看的還是人身后的家世。
記得某日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劇情里說到富家小姐不顧家族反對與貧寒小子相愛。
當時我一個老一輩的親戚在感嘆,有錢的孩子與誰戀愛不好,要與窮人戀愛啊?又不是沒有男人。
后來那親戚的女兒,悠悠地說一句,就是有錢才有選擇的權力,只有有錢人家的女兒,才能自由選擇戀愛對象。
多么扎心的真相!
個人感想:
這里對蘇小姐的性格,通過與方鴻漸的相處更深刻地描寫出來:
她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頭腦,有身份,態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閨秀。有小孩子脾氣、會頑皮、會嬌癡。
由此可以看出方鴻漸喜歡的是想鮑小姐一樣的小妞兒類型。
本章節,其中一個場景是某位在美國人洋行里做買辦的張先生,有意想讓方鴻漸做入贅女婿,所以邀請其到家中做客試探。
張先生全家隨洋人習性,說話中夾英,但張太太卻信神佛,可謂中西結合。
其實說話中文夾英文,這種方式,其實并一定是裝的。
有可能是由于以中文作為母語的人長期接觸使用英語,他們的中文雖不會忘記,但也會有點退化。
面對某些單詞時,第一反應是英文單詞,所以說話時大腦來不及轉換語言,因此,說出來的話就有點中西結合。
如何發現一個人說話不是故意中夾英?就看他說的英文單詞的難易程度。如:
Today,Teacher給我布置了作業。(裝)
今天,老師給我布置了assignment。(不是故意)
時間背景:
1927年7月7日就發生了盧溝橋事變,簡稱“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已經吹響號角。
而在小說中描寫主人公于8月9日下船當日,在現實中發生了駐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齋藤要藏,駕軍用汽車強行沖擊虹橋中國軍用機場,被機衛兵當場擊斃,這個事件。
這里可以看出中日不久后將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只是當時還未禍延到上海。
提問:
中日戰爭開展,雖然主角一家還算生活滿足,但隨著戰事遍及全國,他們的日子還會如此舒坦嗎?會遇到哪些不幸?
最終與方鴻漸結婚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