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悄悄喜歡上一個男生。
她拉著我,邁著急匆匆的步伐跑向籃球場,指著那群穿條紋衫的男孩說:“你看,就是那個穿條紋T-shirt的。”
我盡量順著她的手指往前看,目光所及卻是好幾件條紋衫。
我扭頭想問L到底指的是誰,卻在看到她臉上淡淡的羞澀笑容時咽下了已經快要脫口而出的問句。
我很好奇,可我就是不想破壞當時的意境。
所以我暫時未能得見那個男生的真容,但我知道,能讓冷靜的理科學霸L在高三這種重要時段神魂顛倒的人,肯定不是普通的小嘍啰。
L做了一系列原本怎么也不可能在她身上發生的事兒。
她從發現自己內心那顆萌動的小芽兒起,便到花鳥市場細細挑選了一個精致的小盆栽,對嚴厲的媽媽美其名曰凈化空氣,就這么把它放在自己房間的書桌上,悉心照料,那盆栽里的芽兒悄悄地,默不作聲地生長,就如她心里的芽兒一般。
從來都覺得寫日記矯情做作的她開始寫日記,每天如一個狂熱的粉絲一般關注著那個男孩的點點滴滴,然后用盡最美的、最真誠的文字將那些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動作語言細細刻畫進日記本。
只可惜,她是個憋屈的隱形粉絲。
L心里知道,高三的快節奏生活其實容不下這種甜蜜的小心思,可任憑她如何防范,還是在沒顧得上細細思索權衡的時候就已被直直擊中。
L曾經跑到我們班門口,在走廊上小心翼翼地把日記本展示給我看,說得好聽是小心翼翼,其實她的動作只能稱得上是偷偷摸摸。
我覺得她此地無銀三百兩,如果大大方方拿給我看,誰都不會想到那本樸素的牛皮紙封面的本子會是一本傾注了L所有少女心事的心語日記,可她這樣遮掩著,搞不好會引起神出鬼沒的年級主任的懷疑。
L仿佛和原來不太一樣。
不過我喜歡這樣的L,以前,她就像一個會學習會吃飯會騎自行車的機器人,每天重復家和學校兩點一線一成不變的日子,過著精密如刻度一般的生活,深得一些老師的賞識,我卻總覺得她身上少了點什么。
至于少的到底是什么,我沒法說明白,能說明白的是,相比以前,L變得越來越鮮活了。
鮮活的人才擁有愛的能力。
從L的日記里,我知道了那個男生的名字——浩杰。
密密麻麻的文字占據了小半本日記本,隱藏在那些娟秀的字跡背后的,是無數個“她喜歡”。
她喜歡聽浩杰讀英語,“他用年輕男生剛經歷過變聲期后的怪異的嗓音讀英語也是那樣好聽”;她喜歡聽浩杰回答出別人都答不上的問題,“今天數學課上,他把答案說出來時我們都還在苦思冥想”;她喜歡浩杰對某個她看不慣的傲慢女生說一句挖苦的話,“他會不會是注意到我不喜歡她,所以和我同仇敵愾”;她喜歡用浩杰的驕人成績來激勵自己,“他考了全班第一,但我還在十名開外,我想超過他,這樣他才能注意到我”……
我翻閱著日記,又抬眼看看身邊被秋日的陽光照射得渾身帶著淡淡光暈的L,不禁在心里喟嘆愛情賦給人的強大力量,這樣一個純粹的理科物種竟然也有如此多愁善感的細膩記錄。
我問L:“他知道你喜歡他嗎?”
L笑了,“我藏得很好,誰都不知道。”
她說得沒錯,暗戀本是如此,對L更是這樣,澎湃的心潮總能被理智與自尊壓下。
可我覺得L很辛苦。
那么理智冷靜,對待任何事情都像對待一道數學題的L在自己小小的心里構筑了一座大城堡,里面住著她的驕傲,卑微,雀躍,失意……她只能自己品味和咀嚼所有的情感,甚至連表情上的蛛絲馬跡都不露出來。
誰都不知道那些涌動的復雜情感會不會讓L無力應對,除了她自己。
不過,L還說,等到畢業,她要把那個和她少女心一同成長的小盆栽和承載她最美年華里最美的夢的日記本一起送給浩杰。
說這話的時候,她的眼神里有期盼也有無奈。
我忽而有些動容,覺得這樣的L做了一些我蠢蠢欲動卻不敢付諸實踐的事情。
學生時代的暗戀就是一趟極可能無疾而終的歷險,那是叛逆的內心對規制的叫囂和沖擊,時刻面臨著來自各處的打壓,而L像一個堅定勇敢的女探員一般,撥開荊棘向前闖蕩,只管從心,不管結果。
我不自覺抬手,拍著L的肩膀,看著她的眼睛,認真說了一句:“祝你成功。”
可說完這四個字,我又迷茫起來,什么是成功?是畢業時送到浩杰手上的盆栽和日記本,還是兩人終成眷屬?
但L好像明白了,她淺淺抱了我一下。
因為L的緣故,浩杰的名字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腦中。
每次經過籃球場,都能發現有穿著條紋衫的男生,我看著他們,總會根據L的日記,快速觀察思考一番,像福爾摩斯那樣作個判斷。可惜說到底,我口中的判斷不過是自以為是的拙劣模仿,所以最終我總是放棄猜測,失望地一邊吐槽男裝款式的貧乏一邊離開操場。
浩杰以一個虛幻的影像動態地活在我的思維里。
說了這么多,別忘了,這是高三,學習才是王道。
作業越來越多,老師拖堂越來越厲害,時間永遠不夠用。這個時候就是分水嶺出現的時候:有的人一邊嗟嘆以前沒有好好努力一邊奮筆疾書,指望著抱緊最后幾個月的佛腳;而有的人已經開始各大名校的實名推薦、自主招生。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從老師口中聽到了浩杰的名字。
那天我去辦公室送作業,聽到老師都在用極其喜悅的語氣相互交流自主招生的錄取名單。我撇撇嘴,不想在這種時候再讓一群優等生僅僅憑借他們的名字就輕而易舉地增大我的壓力。
可我聽見我班主任的驚呼,“這是二班的浩杰吧,果然考上了!”
我心神一凝,放慢了動作,不動聲色地搜集情報。
在一群老師的嘰嘰喳喳中,我知道原來浩杰已經通過自主招生進入上海的一所重點大學了。
一走出辦公室,我就抓緊離上課僅剩的幾分鐘的時間飛奔到二班后門口隨意拉住一個男生,讓他把L喊出來。
那個男生走進教室,對L比劃了一下,手指向我這邊,L對他點點頭便向我走來。
我看著站在面前一臉平靜的L,還沒來得及平復好狂奔后紊亂的氣息,就大喘著氣把這個第一手消息告訴她。
雖然使用了很委婉的語氣,但我預測L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會臉色驟變,黯然神傷。
但出乎意料的是,L滿臉鎮定,拍拍我的肩說這個消息一大早就在班里傳開了。
風輕云淡的語氣,讓人覺得那個死去活來暗戀著浩杰的好像并不是她,可我卻沒有忽略她眼中微微泛起的波瀾。
我剛準備說點什么安慰她,就聽見她用同樣刻意的輕飄飄的語氣告訴我:“對了,你剛剛抓住的那個男生就是浩杰。”
已經構思好的安慰頓時被這個消息震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滿心的懊惱——偉大的暗戀故事男主角就在我的眼前,我卻渾然不覺地放棄了看清其廬山真面目的好機會。
于是我伸長脖子掃視教室里黑壓壓的一群人,努力猜測剛剛那個在我眼前一晃而過的面容,同時問L:“那你呢?以后要不要考慮報志愿去上海?”我知道,L的目標一直是北京的一所高校。
“順其自然吧,考多少是實力,但考去哪里是命運決定的,我們哪能主宰命運?”L搖搖頭,話語間突然就有了一種惡狠狠的釋懷感。
我知道L心里的復雜,再加上她們的老師已經站上了講臺,便不再多說,放棄對浩杰的尋找回了教室。
終于,高考倒計時一百天的字樣出現在每個教室的前后黑板上,高三學生盯著數值越來越小的數字,意識到自己已經站在了高考這架千軍萬馬虎視眈眈的獨木橋前,都卯足了勁地學習。
大敵當前,我和L當然沒有再見面。
市里組織了好幾次模考,我覺得自己考得不錯,有了信心的同時也有一點沾沾自喜,就去老師那兒討了一份全年級的名次表。
沒想到,我一下就看見L的名字,她的成績高高盤踞在全年級的前十名,很是顯眼,真的如她日記本中所寫的,超過了浩杰。
我更加佩服L,她達到了日記本里對自己的期許,浩杰會不會也如日記本中L期望的那樣,注意到了她這個如黑馬般半路殺出的女生?但就算注意到了,他又會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成了這匹黑馬的動力源呢?
倒計時由三位數到兩位數到個位數,桌上的練習題由厚到薄,老師由嚴厲到慈祥——高考真的來臨了。
沒有防備地,試卷的模式進行了大調整,給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平常復習的內容竟然完全用不上,那種感覺就像是練了三年的鐵頭功卻要你打出降龍十八掌一樣奇妙,一樣絕望。
像浩杰那樣通過自主招生的人處境還好一點,我們這類僅僅依靠高考這一次機會的可憐蟲只能站在危險的獨木橋邊上搖搖晃晃,在焦慮和惶恐中祈禱自己不要墜落進橋下那條叫做名落孫山的激流。
考試過程漫長而痛苦,考完后卻覺得像經歷了一場思緒清晰的夢游,只是在等最終結果的那些天里機械地、渾渾噩噩地焦急著。
成績出來后的第二天,學校召集全體畢業生參加一個姑且能稱之為畢業典禮的會議。
僅僅隔了十多天,再次走進校園的感覺已大不相同,原來把大家緊緊箍在一起的學校陡然成了站臺,大家即將從這里拿上不同的車票奔赴四面八方。不知為什么,明明還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一場高考之后居然讓我覺得有些陌生;那些圍住學校,曾經被我們戲稱為監獄護欄網的黑色雕花鐵柵欄卻比平時多了一些親切,少了一些沉重。
校長難得打扮了一番,穿著挺括的白襯衫,鄭重其事地系著領帶,坐在主席臺上講話,聲音不復平日的威嚴,反倒有一絲煽情的傷感。
可惜,這個幾人歡喜幾人愁的日子注定沒有人在意他最后的演講,大家都互相客客氣氣,假裝不經意地詢問成績,打聽別人想要報考的學校。
浩杰理所當然地進了那所上海的學校,且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發言。我聽到他的聲音,普普通通,根本沒有L日記里渲染出的魅力。
禮堂很大,我坐在后方,雖然他的聲音夾著麥克風的混響清晰地傳入耳中,但我還是看不清他的臉,視線里只有一個男生的輪廓。
所以從始至終,我錯過了看到浩杰長相的所有機會。
我曾經迫切地想知道浩杰到底是什么樣子,可這時,我卻突然慶幸起來——還好我注定不會知道這個傳奇的男主角到底是什么模樣,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永遠完美地存在于在我無窮無盡的想象之中。
太清晰的人生就會缺少美感,不是嗎?我腦中的浩杰就應該是朦朧的,完美的。
大會結束,我特意去找了L,為了知道這個沉默而激烈的暗戀故事的尾聲。
L站在禮堂門口,一臉輕松,告訴我她雖然考得不好,但也不算很差,上個比較不錯的大學是沒問題的。
她報考的幾個學校零零散散地坐落在中國宏大的版圖上:南京、湖南……
就是沒有上海。
我又提起她說過要在畢業時向浩杰親手奉上自己的小盆栽和日記本,L卻開起玩笑來:“你聽過那句歌詞吧,‘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之前老是想要不顧一切地讓他知道我的所有想法,期盼著‘然后,我倆說不定就能在一起了’的結局,但現在我發現,暗戀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沒有然后,你說對吧?”
L怎么開始大徹大悟了?
我不知如何接話,便躲開L的眼神,看向遠方。
夏日的陽光虛妄、急躁,毫不留情地投射在正被教學樓吐出的捧著一摞摞作業本的學弟學妹身上。他們看起來那么忙碌,連腳步都像被快鏡頭播放著。可表面上密不透風的生活實際上也給他們留了絲絲青春的縫隙吧,這些縫隙里,又暗藏著怎樣復雜的糾結和難忘的故事?最終,它們的結尾是好是壞,還是,根本沒有結尾?
會不會像L,悄悄經歷了不為人知的很多很多事情,最終卻只說出這句——暗戀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沒有然后?
她和浩杰或許從此天各一方不再相見,或許再次見面已隔經年,彼此點點頭便各自轉身去追已經跑遠的淘氣小孩。
但我想,不管怎樣,浩杰是L人生路上一道美麗的隔岸風景,她不僅不會忘記,更會把這些曼妙的回憶和悄無聲息的成長留給未來,為更多的精彩埋下伏筆。
浩杰是她路過的曾經,而遠方還等待她奔赴。
“沒有然后”何嘗不是happy ending,它是漫長的人生歲月中開出的一朵小花,扎根在青春,朦朧的芳香卻會伴你走完余下的每一程。
我曾經迷茫地拍著L的肩膀含糊地祝她成功,當時的我不知道那個成功意味著什么,但現在,我知道了。
L的確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