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閱讀是一種能力
過多的信息會成為思考的阻礙;
讀者讀書接收程度與閱讀的主動性有關,閱讀越主動,讀書效果越好,閱讀層次越深,對于主動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no.2閱讀是一門藝術
閱讀定義:真正的閱讀是通過獨自死磕文字,讓理解力逐漸變強而達到自我提升的過程
教育領域上,通過判斷有沒有老師可分為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學習和非輔助型自我發現學習,而閱讀的藝術包含所有的非輔助型自我發現學習的技巧,即思考、觀察,記憶,想象力,分析和省思能力。
沒有老師指導的自我學習能力更加重要,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要獨自去面對。當我們減少了對老師的依賴,便可以更好的獨自思考與分析。
no.3閱讀的四個境界
1.基礎閱讀:識字,了解每句話說什么
2.檢視閱讀:最少的時間了解這本書在說什么,包括結構、包含的部分和分類
3.分析閱讀:如何把一本書吃透
4.主題式閱讀或比較閱讀:這時候我們要讀的不是一本書,而是同時閱讀某個主題的多本書,主題閱讀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多,甚至需要架構出可能沒有在任何一本書里出現的主題分析,這種閱讀方式非常的復雜但也非常的有效。
no.4基礎閱讀與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分為(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檢視閱讀的一個重點在于“少量時間”,你的任務是用最少的時間尋找這本書的主題或思想的線索。當然,你不能放過書里的任何一個細節,包括“書名”,“副標題”,“序言”,“目錄”,“索引”。然后再從目錄里挑選幾個你看起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章節來看看,最后一步就是把書打開隨便翻翻,隨便挑一些閱讀一下。
待你完成這些步驟,你應該就能有了大概的判斷:這本書大概是說了什么?這本書值不值得我繼續讀?如果你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那么恭喜你,你已經完成檢視閱讀的第一部分。
(二)粗淺的閱讀
“粗淺的閱讀”的重點在于——不停頓,哪怕讀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來查資料,直接忽略掉,把重點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
可能最后你只讀懂了書里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沒有關系,請把關注的重點放在那些你已經讀懂的地方,你可以告訴自己:“起碼我已經讀懂了這些,已經很棒了?!?/p>
畢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是學會閱讀的前提。
no.5速讀的技巧
第一步,找出一本書,借助手指,指尖指著要讀的地方讀,通過強行地提高手指的移動速度來提高閱讀速度,集中注意力,在你理解的基礎上速度越快越好。
第二步,連續閱讀三分鐘,并且記錄下三分鐘共閱讀了多少的內容,進行標記。
第三步,再次閱讀這些你記錄的內容,把手指的移動速度加快,需要在兩分鐘內完成閱讀。
第四步,你需要重復上一步的操作,但是要把速度提高到一分鐘,這時候你的閱讀速度已經提高了三倍,你還要不斷練習從而讓自己適應這個速度。
經過這些訓練,當你每分鐘閱讀的字數達到在900字左右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逐漸開始擺脫“默讀”——即腦海呈現的不再是聲音,而是信息本身。只有“讀書”變成“看書”,你的閱讀速度才會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