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參加寫作群的時候,我結對的姑娘說很欣賞我的心態(tài),相信我會越走越好的。的確,我的心態(tài)變好了不少,可留下的文字未必是我真正的心態(tài)。正所謂,一個看到好的境界的人,未必能達到一個好的境界,就是這個道理。
記得武志紅老師在自己某篇心理學文章中說,我們的心靈都披著厚厚的盔甲,總為自己的故事涂脂抹粉。我也不例外。
每次觸碰到自己最痛苦的一面時,思維就會拐彎。有個網(wǎng)友說我寫出來的東西不太真實,多少帶幾分裝。我回復他,我喜歡靠近我天使的一面,若魔鬼的一面沒有勇氣觸碰。
前一個月,我的文章《寫文字,只因喜歡》被群主點評到了,是因為那些文字真真切切地感動到了自己,每次看總是會留下幸福的眼淚。真正感動了自己的文字必定也能感動別人。忽然覺得,內(nèi)心深處真情的流淌是很美的。
可作為凡人,必定有我們凡人都煩惱和脆弱。這一點,武志紅老師在書里提到,在北大研究生期間時,他們組成的學習小組輪流講體驗和故事,大半年時間,大家沒有聽到一次打動人心的故事。一次,一位女同學講到了自己的傷心事,眼淚刷刷地流,同學們都被深深感動,一同陪著她落淚。看來,自然的感受,即便是最悲傷的情感流露,卻也會和大家一起產(chǎn)生共鳴。
隨著每天寫東西,我越來越深入自己的內(nèi)心,開始試著脫掉心靈的盔甲,為它卸妝。我小心翼翼地一點點觸碰那個軟弱又強硬的物體,告訴自己勇敢一點再勇敢一點。我開始變得磊落坦蕩起來。這些不愿意曬太陽的無聊找到了寫文字這條通道,慢慢地爬出來。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書里說,有沒有可能不采取任何形式逃避疼痛、寂寞、悲傷、震驚呢?你有沒有可能握著任何問題,不想辦法解決它,而是看著它,仿佛握著某顆珍貴的寶石,手工雕成的精美寶石?
當我開始寫文字,那些不愿曬太陽的霉菌都慢慢爬出來了,我仿佛坐到搖椅上的老太太,看著他們一個個倒下,微微發(fā)笑。
是的,將這樣精美的寶石握到手心的勇氣,我已經(jīng)具備了。
正視這一切,其實,悲傷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