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屋里的老人

筆者按:在臨近冰城哈爾濱的綏化市,有一個叫“三姓屯”的小村莊,人口不過幾百人,很多年輕人結了婚去城里打工,慢慢地就將家也搬了過去,再也沒有回來過。而之所以叫“三姓屯”,據村里人說,是因為最開始這個村子只有三戶人家——周、劉、杜。后來,人口雖有增多,可村名卻保留了下來,此三個姓氏一直為村子里的大家族。


政府的“村村通”公路,連接了幾個鄉村的主干街道,可是還沒有修到這里。從公路上下來,一路向南,是2里長的沙石路,兩側是大片的莊稼地。莊稼和樹的影子,有時可以覆蓋整條路面。經過一個上坡再下去,就到了“三姓屯”,當你看到村子的時候,基本上就到村口了。


忙碌了一輩子的母親

“啪、啪”幾滴雨點砸在地上,然后就突然大了起來。這時,周老太太彎著腰從房后跑來,忙著蓋醬缸,然后她又從屋里拿出一塊塑料布搭在窗臺上,用兩塊磚壓上,塑料布一直扯到地面上,也用磚頭壓著?!胺孔犹狭?,這塊掉土,不擋上點看把墻沖塌了。”

泥土和稻草混合的房子,雨水順著房上的瓦片流下來,墻體有的地方可以看見露著的磚塊,木制的門窗有點傾斜。關好門之后,老人拿起毛巾擦著頭發上的水,接著又像想起什么似的跑到了雨里,手里還捏著那條毛巾。

周老太養了10只肉雞,一只老母雞,3只鴨子,一貓一狗,還有一個60歲的女兒——大閨女。大閨女先天腦癱,不會走,不會說,手也不好使,一口飯要拐好大一個彎才能送到嘴里,進到了嘴里的飯有時也會掉出來。

“我倆死之前整點藥給她藥死得了,要不然就這樣的,誰伺候她啊。”老人的嗓門很大,眼神卻有些惆悵??粗找嫫D難的父母,老人的兒女們曾不止一次地在一起討論老人們的去處。兩位老人卻堅持說哪也不去。

“哎呀,去哪?。咳ツ銈兡谴箝|女咋整,有味,洗涮啥的誰能整了她啊,整兩天就煩了?!?/p>

“把我大姑送敬老院去,然后你們去我爸那不就得了?!敝芗业拇髮O子如是說。

“送那不能行,兩天還不得有病死了啊,就這么對付活吧,活一天算一天了?!?/p>

后來大家說得急了,周老太也就有所松動了,便看了一眼老伴說“問你爸吧,他去哪兒我去哪兒”。這時,躺在炕上的老周頭說“我哪兒也不去,就呆在自己家挺好,去哪兒不得看別人臉子,哪兒也不如自己家呆著舒服。活80歲了,也沒管你們要一分錢?!崩现茴^說的很坦然,末了還笑了一下,臉上的褶子更深了。

再后來,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日子還是平常地過。老兩口依舊每天4、5點鐘起床,老周頭去大門口晾柴火,然后抱回來,因為家里沒有大門,所以老周太太每天早上都要去大門口年別人家的小雞,防止它們來叨她種的菜。雖然她會嫌老周頭行動太慢,但有時她會喊他去,然后自己又忙忙道道地跑去收拾她的園子。她每天都能給自己找到很多事情做,雖然園子里的菜足夠三口人和小孫子吃了,老人還是把她的園子擴展到對面的空地上。豆角、茄子、白菜、香菜、黃瓜、柿子、窩瓜、玉米……應有盡有。老人不識字,可什么時候該種什么,該種哪茬,樣樣記得一清二楚。

每年暑假,老人的外孫和外孫女一過來,老人就會很高興地去園子里摘最新鮮的蔬菜。她的兩個女兒在城里,每次她們回娘家,她都會給她們摘很多菜,要是她們帶走很多老人就會格外高興。

“媽,我們都不用,拿這么多回去吃不了該壞了,還挺沉的,再說當地菜下來了都挺便宜的,買也沒多少錢?!?/p>

“哎呀!吃唄,買啥不得花錢啊,我這剩這么多,陸陸續續還得再結呢,吃不了地吃。”

“下次別種那么多了,怪累的?!?/p>

老人依舊種很多的菜,吃不了就曬成干菜或者凍上。到了冬天,老人會把養的雞殺了和干菜、凍豆角、凍玉米粒等一起給閨女送去。


偏心的老人

老人共有兩兒三女,大兒子結婚搬到了后一條街上,后來兩個女兒也陸續出嫁,只和小兒子住在一起。早些年,老周家小賣店是村里唯一的小賣店,大兒子結婚的時候家庭條件還不是很好。等過了10多年,老人的小兒子該結婚了,老人想辦得好點,不僅給蓋了新房子,還給添置了家具和彩電。時至今日,大兒子有時還會提起“我們當時結婚,就給蓋個房架子。”

“那你看,當時不是沒錢么,”老人解釋說“凈擱那瞎胡說,你們結婚不是我倆拿的錢啊,你那啥時候,多少人家房架子還蓋不上呢”。

每當這時,如果老人的二女兒在的話,那她一定會說“哎呀,媽爸對你還咋好的啊,大學考了兩年沒考上還要供呢”。

老人說,二女兒的學習是最好的?!爱敃r媽錢都進貨了,要是兜里有一塊錢也不能不給你拿,就一塊錢的學費,你瞅瞅這死老頭子就是不給拿,拿鞭子追多遠”老人用她那特有的突然間高上去的大嗓門說道。一手掐腰、一手指著躺在炕上睡覺的老伴,一臉的可惜。“那時候生產隊太忙了,家里的孩子還小,我身體還不能干活,要不然你爸也不能讓你初一就下來,接著念,是不是家里也能出個大學生,現在也不至于這樣?!崩先苏Z氣中帶著些許自責。

老人二女兒家里條件不是很好。在外孫女小的時候,身體差得總生病,沒有玩具,也沒有好吃的,為了孩子上學,家還搬到了城里,有時靠著親戚給的糧票才能吃飽。老人可憐孩子平時吃不到好的,總會偷偷的塞給二女兒一卷卷的零錢,每次外孫女一去,老人總會把7、8歲的小女孩塞到小賣店柜臺下,然后拿好幾箱子好吃的放一起。

“藏好,別讓別人看見”老人會對小女孩說,然后出去時關好柜臺門。

“一年也來不了幾回,他們平時總吃,都給還給不起”老人有點無奈的說道。

可是顯然,小女孩藏得不夠好,老人的孫子看見了,在當時只比女孩小4歲的小孫子眼里,周老太太一直是偏心的奶奶。

現在,小孫子長大了,周老太也早已當上了太奶奶,從小被奶奶撫養長大的小孫子每次看見周老太給周家新一代的小朋友拿好吃的,依然是當年那副討厭這個偏心的奶奶的表情,依然對老人不屑一顧。即便老人在這個小孫子身上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思想開明周老太

因為害怕當老師的姐夫,所以周老太上了一天學,就說什么都不去了,不到6歲父母又都不在了,自然周老太除了數字外,是真的一個字都不認識。沒上一天學的老太,對于教育可是比民兵隊長——認識很多字的老周頭重視的多,很多年前,她就曾許諾幾個孫子外孫,誰考上了大學就獎勵誰一輛大摩托。

周老太很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對于孫女孫女的“奇裝異服”,老人總是能比他們的父母更樂于稱贊。對于孫女講的各種外面的事,老人即使沒聽過也不會表示異議。周老太除了自行車對一切車都暈,幾乎沒出過遠門,可是她卻似乎認為外界一切都有可能……


? ? ?離開的時候,兩位老人一起送了出來,周老頭走得很慢,雖然是走在前面的,可是幾步就被腰已經佷彎的周老太追了上來,周老太一直送了好遠,雖然我們一直喊她回去,直到我們拐過了彎兒,她的目光仍在我們離開的方向。過了上坡,三姓村又消失不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獸,有飛蟲,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
    斑馬鳴閱讀 222評論 1 0
  • 那是在北京飛往斯德哥爾摩的CA912上,當時飛機已經遠遠飛過了烏蘭巴托,正在穿越西伯利亞人跡罕至的林海雪原,機艙里...
    野霧啦吠放閱讀 1,205評論 1 5
  • 張開熱情的手臂 敞開摯愛的心扉 把所有的學生攬在胸前 也要給自己的女兒留出位置 讓每一個孩子都幸福 不管你的 他的...
    李兆興詩歌教育閱讀 60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