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36Kr權威報道 ? 早期項目
茶的農殘、重金屬超標問題怎么解決?
雖然沒有權威數據,但中國的茶葉市場大體有 3000 億到 5000 億的體量。不過長久以來,茶行業存在著幾個公認的問題。
首先是茶葉安全問題,多方媒體都報道過,國內茶葉在進行檢測時大多有農殘、重金屬超標;其次是茶葉沒有標準化,不管是茶葉品質和價格體系都缺乏標準體系;第三是傳統品牌的老化,當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后,品牌之間出現斷檔。
小茶一叢是一個針對年輕人的茶品牌,希望能解決上述的三個問題。
首先,小茶一叢主打的差異化就在于“安全茶”。在上游,他們投入專門的團隊和資金,在全國范圍內篩查并檢測合適的茶園。具體來說,他們選定了包括農殘、金屬、香精、茶園環境等 221 項指標,請第三方權威機構 SGS 進行檢測,最后選擇十多個符合標準的生產基地作為供貨方。同時,為了向消費者傳達出這種“安全、溯源”的信息,他們嘗試打造茶農個人品牌,消費者在每一盒原葉茶產品上,都能看到茶農、茶園和安全信息,比如“千島湖紅茶來自浙江的張師傅,是小茶一叢的第 3 位茶人農作家”,這讓人聯想到英國護膚品品牌 Lush 盒子上的制作者頭像,兩者都通過直接連接消費者與生產者,營造出自然、安心的感覺。
負責篩查茶園的團隊有 5 個人,均畢業于重點大學茶葉專業。他們同時也負責品控,通過茶葉的形態、甜度、回甘、香氣、潤滑度等多個維度進行品鑒。為了實現標準化,團隊對上千個茶樣進行反復品鑒,并把好的茶葉留下做標樣。
解決了安全和標準化之后,小茶一叢如何把茶賣給年輕人呢?目前小茶一叢的產品線有三條,一是針對“老茶客”的茶,二是針對年輕人的原葉茶,三是最近上線的花草茶,后兩者的目標是“不懂茶”的年輕人,創始人許煒鑫認為,給這個群體設計的茶產品需要有三個特點:
●降低品鑒門檻,為此他們設計了少量、多品類的產品包裝,讓年輕人可以一次嘗試多種茶,并且在口味上更注重甜、香氣和潤滑度。
●具有游戲性和趣味性,比如推出 “女生三十天的茶”花草茶產品,讓年輕女性一個月每天都有新鮮感。
●符合年輕人的使用場景,比如他們設計了 2.5g 一泡的小規格茶袋(將原葉茶放在小紙袋里),適合辦公室沖泡;比如他們還設計了包裝適合年輕人的茶禮。
在銷售渠道方面,小茶一叢 50% 的銷售來自微信商城,另外一半來自各類垂直電商、微信自媒體。2016 年處于產品開發、供應鏈搭建階段,下半年的平均月流水為百萬元,復購率 35%。他們主要通過口碑傳播和線上線下活動獲客。
在團隊方面,小茶一叢的創始人許煒鑫出身茶葉世家,曾在 UC 瀏覽器做研發管理、產品、項目管理;聯合創始人曾令劍曾是阿里移動事業群的營銷負責人,在小茶一叢負責運營和營銷;聯合創始人黃秋桂是華南農業大學茶學碩士畢業,有豐富的茶行業資源。小茶一叢曾在 2016 年 2 月獲得 800 萬元天使輪投資。
36氪之前還報道過茶葉品牌茶里、對白茶舍、小罐茶。其中茶里主打袋泡茶,對白茶舍主要為年輕人提供入門、進階等不同等級的散茶產品和服務,和他們相比,小茶一叢主打的差異化在于“安全、溯源”,產品線更多樣,產品設計上更富有趣味性;而和針對高端人群的小罐茶相比,小茶一叢的目標客群是年輕人,產品較平價。
原創文章,作者:鄧痕痕,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36kr.com/p/5063821.html
[小茶一叢]
互聯網+源頭安全好茶,填補電商“中高檔安全好茶品牌”的空白。
微信公眾號:小茶一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