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他們班級在進入這個學期以來,開始實行“學幣制”,根據(jù)每個孩子每天的表現(xiàn),老師會給予一定的“尚學幣”的獎勵,也會根據(jù)一些行為扣除他們的學幣。小家伙也非常新奇,每天都很新奇地在那里看自己新得的學幣,然后告訴我,他自己得了多少分了。
可能是他覺得只在學校里得學幣不夠過癮,也可能是想配合學校里的學幣制,在家里他也要求給他記分。其實在他一年級有段時間我們給他記過分,可能一是當時他還小,更有可能是我們當時對獎懲制度的制訂不是那么合理,所以后來就把他存得那些分都兌換成節(jié)假日的獎勵,帶他出去游玩了,然后就沒再執(zhí)行過那個制度。
這次既然小家伙自己提出要執(zhí)行,當然要配合他,并且在獎懲的制訂上,我讓他自己說加減的分數(shù)。首先我?guī)退至祟悾瑥膫€人衛(wèi)生、文明禮貌、學習情況、作息時間等幾個方面給他定下范圍,然后他自己在那里說,每天早上起來主動clean up要加十分,不收拾就扣十分,提醒了才做的不加不減。
我邊記錄著他說的標準,邊思考著以前我們執(zhí)行過的標準,突然發(fā)現(xiàn):以前的標準過多的偏重于扣分了,做到了加分,做不到就扣分。久而久之,小家伙好象天天生活在擔心被扣分的心情中,我們家長也是天天要盯著小家伙哪里又做錯了,又要扣分了。以至于有段時間,小家伙一看我拿給他記分的本子就會擔驚受怕。
現(xiàn)在隨著小家伙越來越大,懂得道理越來越多,更應該發(fā)揮他自己的自主能力,于是我決定這次訂標準,以獎勵為主,除了極其出格的“打人、罵人、故意毀壞東西”之外,其他的都不打算扣分了。然后我告訴他,“寶貝,咱們每天的日記和練字,不是強求的哦,只要寫了就給加分,不寫也不會扣分的,還有你的好多事情都不再扣分了。”
小家伙果然是很高興的,“以前扣分太多,我都不敢做了。現(xiàn)在我要努力掙分,到時候換我最喜歡的玩具。”
“好呀!”我當然更是非常鼓勵。用正向刺激給予強化行為的發(fā)生,要比用反向刺激來遏制行為的再現(xiàn)更有效果。因為人在天性里是先尋求安全,再去追求開心與快樂的事情。如果有反向刺激一直在那里虎視眈眈,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大大降低,他更多地就是在關注不應該做的事,而不能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和開心的事。
當然必要的規(guī)則還是要存在,重點一定要放到積極正面的強化刺激上。引用大伽的一句話:足夠的寬容,允許不良,足夠的堅定,糾正不良!